长武巨鹰荣登年1月ldquo

2月14日,咸阳市文明办发布了1月份我市上榜的咸阳好人,本次共评选出巨鹰、高三民、万东河等6名典型,截至目前,我市共评选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市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巨鹰

敬业奉献

巨鹰,男,汉族,年7月生,长武县公安局反恐中队中队长,三级警司。年,入选陕西省公安刑侦专家人才库;年,被长武县委、县政府评为“长武好人”;年,被评为长武县“劳动模范”。

巨鹰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长武县公安局亭口派出所、城关派出所、县刑警大队工作,现任长武县公安局反恐中队中队长。从警以来,他工作积极认真,执法文明规范,在关键时刻能够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赢得广大群众和警队战友的一致好评。调任反恐中队中队长以来,他先后带领中队民警破获各类刑事案件余起,刑事拘留各类犯罪嫌疑人余名,打掉各类犯罪团伙20个,成功侦破“.1.18”福祥金店被抢案、李振宇等特大贩卖毒品案。年,在借调公安部期间,他参与了“.3.01”暴力恐怖袭击案等一批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由于成绩突出,巨鹰同志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次被咸阳市公安局评为“侦查破案能手”。巨鹰说:每当案件真相大白,群众损失得到挽回,受伤的群众受到抚慰,嫌疑人受到法律制裁时,觉得自己才无愧于头顶的警徽、身上的警服。

警徽闪闪,守护平安,铁骨铮铮,青春飞扬。巨鹰同志扎根基层,敬业奉献,守护一方平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万东河

敬业奉献

万东河,男,汉族,年1月生,渭城区城市人家裕源小区居民,公厕管理员。年,被渭城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环卫工人”;年,被市环卫处评为“优秀公厕管理员”。

年,万东河应聘成为渭城区公厕管理员。8年来,他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每天坚持准点开放,延时关闭公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公厕的设施设备损坏了,他自己动手修理,管道堵塞了,他想办法疏通,时间久了,竟成了环卫处有名的“厕所维修工”。厕所管理间内,钳子、起子、手电筒、打气筒、钢丝等一应俱全,一些小问题、小故障他基本上都能自己解决,还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了“跟踪式保洁”的工作方法,被环卫处作为成功经验进行了宣传推广。每到冬季,天气寒冷,厕所管道经常被冻住,他就用炉子烧几壶热水,一壶一壶用热水给管道消融,保证不影响厕所冲水和保洁洗排。有时天晚了,外边光线不好,他就用手电筒照亮台阶,方便群众如厕上下台阶。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他就主动上前搀扶,帮助提东西或看管宠物等。有一次,一位老人如厕后长时间没有出来,他就急忙敲门询问,发现无人应答,赶紧用钥匙将门打开。原来,老人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久蹲猛起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双眼一黑昏倒在地。他急忙抢救,将老人抱到管理间沙发上平躺,并拨打了急救电话。事后,老人带着儿子专程给万东河送去了感谢信和锦旗,他憨憨一笑说:“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群众方便、大家满意,我苦点累点也开心!”

万东河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厕管理员,但他干一行爱一行,八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只为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他是让人尊敬的文明卫士,更是富有爱心的环卫使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的敬业奉献之歌。

池卫平

孝老爱亲

池卫平,男,汉族,年5月生,彬县人大办汽车驾驶员。

年7月,池卫平的妻子郭会芹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由于病情反复,医院先后四次为其实施了开颅手术。17年来,为了给妻子治病,他经常医院,倾尽所有为妻子治病,并精心陪护、悉心照料,不论生活多么坎坷,求医之路多么艰辛,他都无怨无悔,与妻子风雨同舟、共同面对。四次开颅手术之后,妻子郭会芹留下严重后遗症,脑萎缩、脑积水,行动不便,丧失语言能力,经常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他就自制晾衣架,用电暖器烘烤,准备3套被褥随时更换、轮换使用。他白天要按时上班,晚上回家抽挤时间清洗妻子弄脏的衣服、被褥、床单等,17个春夏秋冬,家庭、单位、医院“三点一线”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为了减轻妻子的病痛,他经常为妻子做手足按摩,并定期为她擦洗身体,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妻子准备饭菜,下了班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经常忙得腰酸腿疼。他却说:妻子在,家就在,我一定要为她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当命运的风雨来袭时,池卫平没有退缩,而是毅然扛起生活的重担,用爱心为患病的妻子撑起了一片艳阳天,用17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之歌。

高三民

敬业奉献

高三民,男,汉族,年4月生,医院医师,曾任医院内科主任。年退休后,被原单位返聘,现仍工作在医疗一线。

年,高三民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学历,并顺利评定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他从医50余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被彬县、旬邑、长武、淳化、永寿等地群众称为“神医”。他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编纂了《胃癌中医治疗》、《逍遥散临床应用》、《小柴胡汤临床实践》、《温脾汤治疗肠梗阻》、《补血地黄汤治疗再障贫血》等多本医学书籍,先后有4篇论文被国家级和省级医药卫生期刊发表。为了适应医学科技发展和诊疗工作需要,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仍自学电脑、互联网等技术,并多次主动要求下乡扶贫,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惠民活动,为农村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对个别经济困难的患者,他慷慨解囊,尽己所能施以援手,减免部分诊疗费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经高三民诊治的患者就多达7万余人次,治疗疑难杂症0多人次,抢救危重病人多人次。

50余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高三民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守护百姓健康,以一颗赤诚之心忠于党和人民的医疗事业,彰显了坚定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是基层医疗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他的事迹被省市媒体多次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王磊

见义勇为

王磊,男,汉族,年5月生,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居民。

王磊勇救落水母子的故事,至今在当地广为流传。年7月17日,正在马栏山水库钓鱼的王磊,被突如其来的呼救声一惊。闻声望去,一对母子正在马栏河中拼命挣扎。紧要关头,王磊来不及细想,一个猛子纵身跳入水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去。由于河水湍急,落水女子与小孩被冲散,他一把拉住落水妇女,并用力拖拽,先将她救上岸。紧接着,王磊回转身,喘着粗气又一头扎入水中,搜寻落水小孩。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王磊感觉体力明显不支,他一手攀着岸边的石头,一边不断向前寻找,终于发现了落水的孩子。他抱起孩子,咬紧牙关,奋力向岸边挪动。由于落水时间过长,孩子已陷入昏迷。上岸后,王磊顾不得休息片刻,喘着粗气说:“赶快看孩子,看看孩子好着没?怎么一直没有哭出声来?”在岸上其他群众的帮助下,母子两人被紧急送往马栏卫生所,医生及时对落水母子进行了紧急抢救。为了使母子两人完全脱离危险,王磊又配合医护人员将母子俩送到了60医院进行救治。由于救治及时,母子二人脱离危险,转危为安。

临危不惧,仗义施援手。在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之时,王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令人感动。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群众一致称赞:王磊好样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李明选

孝老爱亲

李明选,男,汉族,年9月生,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金泰怡园小区居民。

李明选3岁时,被秦都区的杨秀兰收养。一转眼,50多年过去了,如今李明选已经59岁,养母杨秀兰也已96岁高龄。几年前,经人介绍,李明选与贤惠善良的王丽重新组合了家庭,当时,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孩子,李明选还带着年迈的母亲,新的家庭虽是四世同堂,但三代人没有血缘关系。他对再婚妻子王丽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孝敬自己的母亲杨秀兰!”他的孝心感动了妻子王丽。结婚后,夫妻俩共同照顾年迈的母亲杨秀兰,四代人相处和睦,家庭幸福,其乐融融。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夫妻俩就轮流为老人按摩腿脚,活动筋骨,及时为老人更换干净的衣服、被单,一日三餐尽可能按照老人的口味安排,有时还变换饭菜花样,为老人补充营养。在李明选和爱人精心的护理下,老人的身体日益好转,基本上可以下地简单活动。为了方便母亲下地活动,夫妻俩每天都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将家里的阳台装点成了小花园,种上了老人喜爱的花花草草。每天晚上,李明选和王丽都先伺候老母亲用餐洗漱,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看着母亲睡着了,他们才收拾就寝。每逢有人提起儿子李明选、儿媳妇王丽,杨秀兰老人总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说:“我有个好儿子,也有个好儿媳!”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年来,李明选夫妻俩以一颗善良感恩之心回报母亲养育之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年,李明选、王丽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文明咸阳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cz/2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