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陆地通道的必经之地——长武县。这个位于陕西西端、历史悠久的老县城,吸引了很多当地人的目光。
长武属中华民族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的秦陇交界处,泾河中游南侧,自古为古豳国之地,是西北四省东下中原的咽喉要道,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和“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因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取“常常用武之地”之意而得名“长武”。
提到长武,就不得不说起当地的饮食文化。作为丝路古驿、秦陇门户,这里自古是多种文化聚集、往来交流频繁之地。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长武拥有了极具丝路特色的饮食文化。数量之多、种类之繁让当地人引以为豪地说:“在长武吃一个月绝不会重样!”罕见、稀有的小吃佳肴、几近失传的特色美食,让人们深感惊奇和赞叹。跟小编来数数有哪些?
TOP1长武水豆腐
豆腐在其它地方或烩或炸,或炒或烧,都是压成块干吃,惟独长武有一种特殊的吃法,就是将豆腐点好后连汤食用。这就是有名的长武水豆腐。制作水豆腐,要选上好的黄豆或黑豆,先拣去次豆和杂物,然后磨碎脱皮,拿簸箕簸净,用温水浸泡三四个小时,再磨成豆浆过滤人锅煮沸,最后用石膏或醋或浆水点。点的时间一定要严格把握,谨防过早或太迟,以保证豆腐鲜嫩可口。吃的时候,先将掰好的长武锅盔倒浆内煮沸,然后把点成的豆腐倒入再煮,最后加上盐、味精舀人碗内,放上油泼辣子食用。长武水豆腐汤清、味香、油汪辣红,豆腐鲜嫩,是上好的早餐。每天早上,市场上的水豆腐摊前总是热气袅袅,香味袭人,人头攒动,呈现一派幸福祥和的气氛。
TOP2长武酥肉
长武酥肉是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的特色美食。长武酥肉既是热菜,又是快餐,几分钟即可上桌,急着赶路的行人自然就将其作为首选了。一碗酥肉下肚,既解馋,又解困。
精明的长武厨师制作酥肉很有一番讲究,先把选好的精肉切成条块,拌上淀粉、鸡蛋、入油过火后,下锅慢蒸,蒸透备用。当做酥肉时,将肉与黄花、木耳、豆腐、菠菜等佐料按工序科学搭配组合。一碗酥肉出锅时,菜汤适中,红的肉,黄的金针菇,黑的木耳,白的豆腐,绿的菠菜五色俱全,香气外溢。吃起来不仅味美汤香,而且营养丰富。肉、蛋的营养价值不必说,而黄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具有利水、凉血功效,可主治水肿、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补脾、通便。木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物质,具有养血、活血、收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都是良好的食品。豆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不仅保留了黄豆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而且是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之一。今天人们吃饭讲口味,更讲营养。不经宣传,酥肉入口,口口相传,自己做了广告,美名远播了。
TOP3血条汤
长武人红白喜事,生日满月,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头一顿上等饭是血条汤。煎汤时加臊子、葱花、豆腐、木耳、黄花、辣子等,形成血条红,豆腐白,辣而不呛,油而不腻的特点,为地方风味吃食一绝。血条汤的关键在血条上,它的制作方法是:把白面用鲜猪血或鲜鸡血拌匀,擀成或用压面机压成细条,切短蒸熟,拌上清油晒干储存。做汤的时候,把干血条放入滚水锅里,煮泡5-10分钟,然后放进大油,加上调料佐菜,烧开即可。吃血条汤,一般要泡上白蒸馍,配上凉拌豆芽或粉丝等凉菜,这样、馍香汤热,菜凉味鲜,准保叫人解馋满意。现在,长武血条汤已进入了市场,凡到长武来的人都可以到大小食堂、饮食摊点上随时品尝独具风味的血条汤。
TOP4长面
长面多为待客家常上等便饭。讲究巧妇擀面,“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挑不断”。尤以巨家、路家塬“刀剺面”为最好。做饭时,前锅下面,后锅煎汤,臊子为荤,酸汤为素,佐料不同,风味各异。农家长面,具有薄、细、长、筋、光、煎、汪、酸、辣、香的特点。细长面浇汤,宽面干调。旧时,吃面不喝汤,倒回锅里轮迴浇面,俗称“涎水面”。解放后,妇女手工擀面逐渐由机器压面代替。佐汤蔬菜更加丰富,吃面不喝汤的旧习惯得以改变。一般农庭待客,酒肉之外,主食则是面或馍。各类面食美味飘香,令人常吃不厌。
TOP5淤面
搓洗麦面,滤淀分离面皮、面筋,将过滤淤积的面水炼蒸或摊擀薄饼,切条或压饸饹,配择骨肉,加盐、醋、葱、蒜、姜、辣子,凉调入席。
TOP6馇酥
将面、大油、葱花、调料柔和拧叠成夹层小饼,入鏊烘烤,搽油煎翻,渍黄柔酥。油而不腻,香气四溢。
TOP7长武烧鸡
长武烧鸡色泽鲜亮,肉质细烂,味道香美,为长武名吃,深受人们的欢迎。地道的长武烧鸡需宰鲜嫩肥鸡,以陈年原汁鸡汤卤煮,及时下酱上油而成,鸡形完整,金黄绛红,油明发亮,肉烂骨离,为长武设宴摆席时的佳肴,走朋访友时的佳品,风味独特,远近闻名,供不应求。
TOP8面鱼子
面鱼子,因形象银鱼而名。它更象蝌蚪,是用荞麦面做的,灰白色,是一种极普通的冷食。因为它既有稠的,也有稀的,总带些汤水,放凉了吃,味道不象一般冷饮是甜的,而是又酸、又咸、又辣。
每逢镇上庙会,街旁总有几处卖面鱼子的食摊。摊子间,摆一张小桌,有三、五张小板凳,桌上放一筷笼,插满了木筷。在小桌的一旁,另置两个大盆,上面盖着盖儿,一盆装面鱼子,一盆装兑好黑醋、酱油、大蒜泥、辣椒酱、芝麻酱、香油、咸胡萝卜末、咸白菜末的井水。食用时用漏勺将面鱼子从盆中捞起,控一下水,装碗中,再用汤勺舀兑好味的井水就行了。
面鱼子的做法很简单,将荞麦面用清水调稀,倒入漏勺,向正在滚着的沸水锅中漏,有时,可用右手执勺,左手拍打右手腕,将荞麦面糊漏入沸水中。待煮熟,用漏勺捞起,放入冷水中浸凉,再换井水泡上即成。
这是地道的陕西面鱼子的吃法,只是用生水兑汤汁、泡面鱼不合卫生要求,若换成用凉开水就比较理想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