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西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全市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4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68万。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有着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中华养生文化名城及国家园林城市。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立体交通的新枢纽。咸阳位于祖国版图的中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自古就是西部战略重镇。今天的咸阳,称得上西北连接世界最便捷的城市。拥有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从这里坐飞机出发,一小时之内可达全国40多个重要城市。毗邻亚洲在建最大的火车站,全国9条铁路、6条高速路在此纵横贯穿,正在规划建设的北京至昆明、乌鲁木齐至上海两条高速铁路唯一的交汇处也在这里,咸阳将形成到其他重要城市的陆路一日交通圈。届时从咸阳坐火车到北京4个小时,上海5个小时,必将为咸阳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历史人文深远宏阔,是中华文明天然的博物馆。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也让咸阳成为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地方。咸阳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多达1处,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举世无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不来陕西领略不了中国历史,不到咸阳就体验不到秦汉雄风和中华原生态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始于咸阳,秦创设的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以及大一统思想,影响深远,秦开创蕴含的革新开放、创新进取、诚信有为的文化元素,是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现代产业基础坚实,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咸阳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是关中粮食生产的白菜心,每年给国家提供万吨以上的商品粮,尤其面粉品质优良,享誉三秦。年产水果多万吨,是世界上唯一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指标的最佳优生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国总量10%以上的优质苹果来自咸阳,全球六分之一的浓缩果汁出自咸阳。同时也是陕西最大无公害精细蔬菜生产基地,销售范围辐射西北。咸阳地下水、煤炭、石灰石、地热等其他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今天的咸阳,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西北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的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医药、纺织、食品、建材、航空物流、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
生态环境优美宜人,是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的现代宜居城。咸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境内渭河、泾河、沣河交汇,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自然条件宜人,神刀、神针、神脉、神袋、以及攻克肿瘤克星的神医等五神全国闻名,食疗、医疗、药疗、水疗、足疗、茶疗等六疗特色保健项目一枝独秀,每年吸引国内外多万人次观光旅游。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美丽、浪漫、温馨的城市家园,建设了一批秦汉主题鲜明的古典景观,整座城市溢满着浓郁的秦风古韵。蓄渭河水而成的咸阳湖景观碧波荡漾,给咸阳增添了灵气,引来了人气。5年来,咸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天以上,城市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位居北方城市前列。今天的咸阳,已成为中华养生文化名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越来越让每一个咸阳人感到自豪,也让每一个外来者称羡。
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是未来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大引擎。咸阳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令人憧憬。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西安(咸阳)打造成万市区人口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届时,10公里长沣河将变成清水长廊,渭河将成为我们的城中河,昔日秦都城沣渭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恢宏气势将重现咸阳,一个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咸阳,一个更加开放、加速崛起的咸阳,一个天蓝水绿、更具魅力的咸阳,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行政区划
咸阳市行政区划图
截止年末,咸阳市下辖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共2区1市10县,个建制镇、25个街道办事处,汉、回、蒙、藏等41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99.8%。
咸阳市区划概况
指标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万人)
镇(办)(个)
全市总计
.4
.68
秦都区
.4
51.31
12
渭城区
.8
44.23
10
兴平市
.6
54.87
13
武功县
.1
41.74
8
乾 县
.6
53.20
16
礼泉县
.3
45.34
12
泾阳县
.8
49.50
13
三原县
.6
40.89
11
永寿县
.9
18.69
11
彬 县
.1
32.79
13
长武县
.3
17.01
9
旬邑县
.4
26.54
11
淳化县
.5
19.57
12
(年末)
此外,天然博物馆,武术之乡,农业发源地,温泉之城……
作为咸阳人,可能你真的不太了解你的家乡。
咸阳斩获了数不清的桂冠,涵盖了文化、经济、资源、农业等各个领域。
咸阳,真的是个很了不起的地方!
1、武术之乡:泾阳
泾阳是陕西的两个全国武术之乡之一,多少年来一直有着习武的历史。几十年来,有一代代的武术精英从泾阳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泾阳几代武术教练的辛勤努力。谭建湘就是其中之一。谭建湘今年从小习武,现为泾阳县武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多年来为泾阳的武术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泾阳武术界的泰斗式人物。
2、特色魅力旅游之乡:礼泉
礼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建县已有2多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文物旅游,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县继果业之后的又一特色支柱产业,成功打造了关中印象体验地、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袁家村。
3、沙棘之乡:永寿
永寿资源丰富,煤炭贮量0多万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陶土储量多万吨,6万多千瓦泾河水能资源亟待开发,全县森林覆盖率25.1%,林木蓄积量63万立方米,居咸阳市之首,10万亩沙棘给永寿戴上“沙棘之乡”桂冠。
4、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乾县
境内文物古迹多达处,帝王陵墓3座,列陕西省十八个文物大县之首。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举世闻名,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年接待游客万人(次)。
7、中国水利史“天然博物馆”:郑国渠
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遗址历来享有中国水利史“天然博物馆”的盛誉。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益当地,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的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首开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促使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的建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丝路明珠:彬县
一代兴王地,千年志古豳。彬县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建于唐代的大佛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主佛像阿弥陀佛高20米,为陕西省第一大佛,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年6月22日,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咸阳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的空白。
6、果乡煤城:长武
长武是煤城,地处陕西省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腹地。它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是全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是国家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享有绿色食品苹果原产地域保护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等多项殊荣。
7、历史文化名城:三原
三原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名人辈出,唐卫国公李靖、明吏部尚书王恕、清代“天下第一长联”作者孙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彰显着三原深厚的文化底蕴。
7、蔬菜之乡:泾阳
泾阳县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蔬菜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全县已形成了云阳、扫宋、蒋路、龙泉、燕王五个种植过万亩的蔬菜大乡,30个亩以上的蔬菜大户。主栽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西葫芦、板椒、蘑菇、甘蓝、大白菜等50余种。
7、辣蒜之乡:兴平
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誉,是大蒜和辣椒生产的优生区。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辣椒吨;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年产蒜苔3万吨,蒜头3万吨。
7、中国民间剪纸之乡:旬邑
旬邑是被《诗经》所反复吟唱过的古豳之地。如今,旬邑又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以“剪花娘子”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的作品为代表的剪纸艺术驰名海内外。
7、山水园林城市:淳化
淳化生态环境优越,境内有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四十里黑松林文化生态长廊、关中大峡谷和仲山、爷台山等风景名胜区,全县森林盖率达到46.5%,林草覆盖率达到58.6%,是驰名的“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渭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关中夏都”、“天然氧吧”等美誉。
7、农业发祥地:武功
手织布在武功历史悠久。武功县曾是古有邰之国,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圣地,为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传统的农耕文化,给了人们天然的分工,即“男耕女织”。早在东晋时期,武功才女苏蕙(字若兰)织出的回文璇玑图诗就名场天下。
7、中国温泉之城:咸阳
截至年,地下热水储量达2亿立方米,地热水富含氡、硫、锂、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温度高、压力高、水量高、效益高等特点,达到优质医疗热矿水的标准,在西部乃至全国少有。
咸阳,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咸阳,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咸阳,一个满载荣誉的地方。
家乡,我为你骄傲!!!赞一个!
综合:咸阳市统计局咸阳日报亲网
关于·About
订阅与联系
?回文章顶部,点“瑞果网”进行订阅(推荐)?搜号码:rungo或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