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连续下了几天雨,今天雨刚停,天还阴着,早早吃过早饭,我们驱车从县城出发,准备去巨家镇的马成寺。从亭巨路走过正在修建的泥泞不堪的单行道,县道路边装着苹果,整齐排放的装苹果的专用箱,十来个包装装箱的挑拣女工,在这个阴冷的秋天,每个人都包着御寒的艳丽头巾,用手推车来去穿梭推运苹果的果农,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路过荣兴村时,一亩亩还没摘红彤彤的果园就像婴儿粉嘟嘟的脸,分外惹人喜爱,也令人垂涎欲滴。刚收获的金灿灿的玉米,被架在了大门前的椽上,晒在水泥硬化的广场上。黄色的豆角地这里一片,那里一片,随意的分布在生产路的两侧,雨刚过,格外的金黄,分外的清新。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景象。从路家,巨家到马成寺村,一路就遇到四个正在装苹果的大车,现场装车,现场运往全国各地。马成寺村的分叉路口,怕走错路,询问了两位果农,坡很陡,车子转弯很冲,需要谨慎把握方向盘,不然车轮就会随时出了沟边边,走的相当揪心。一到山脚,村委会的院子格外的醒目,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马成寺村。
马成寺村,位于巨家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方向10多公里处河滩地区。四面环山,村庄位置偏僻,一条南河穿过门前。东与佛爷殿村,南与常家村接壤,西与甘肃省灵台县告王村相接,北与长武县枣元镇张家沟村隔河相望。由河哪村、四滩村、上河村个自然村组成,辖个村民小组,共户、44人,全村总面积多亩。村民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
马成寺村村名以马成寺寺院建在村内而得名,沿用至今。马成寺为南河川一座古老的佛寺。根据记载推测,马成寺距今有--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将柏树岗的关圣帝君请下山,在千佛殿前另起一院,盖起了关帝殿。寺院在过去长武地区乃至灵台一带很有名的地方南河川的一道风景区。据传,马成寺是灵台县马、成两家财主联合修筑,所以起名叫马成寺,“文革”期间,被全部拆除,现在仅留下地基的痕迹。
图为马成寺寺院遗址地基很早的时候,马成寺的村民七零八落的住在一个个山头上,一个山头三四户人家,且居住距离很远,据说清朝末期人们才陆陆续续下到河滩安居,但是仍是窑洞,生活异常艰难。年市县投资万元,村民集资16.5万,修筑水泥路5.5公里。年县水利局投资40万元,打机井一眼,建抽水站一处,家家通上自来水。年县电力局资助完成低压线路改造。4年县委组织部投资16.5万元,建起5间平方办公室,修建卫生间间,配有常用医疗器械,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4年新建幸福院一处7户14间,安置困难群众1人。新式居民点建起来了,家家农机具齐全了,电视通讯网络联通了,退耕还林,生态林补偿,粮食直补等许多惠农惠民政策得以落实,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大大改善。目前,全村所有村民均参加养老及医疗保险。走进马成寺的村委会,正值国庆假期间,但是这里的扶贫干部和村上干部放弃休假,还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着,首先为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点赞!农业合作化初期,这里的村民就把滩涂地进一步开发利用,引进栽植桃园、梅李子园、核桃园、柿子园、杏园,近几年又学习外面技术栽植了樱桃园、草莓园,盛果期间引来长武周边的游客前来采摘。尤其夏季种植的西瓜,个大瓤沙甜、口感好,种植面积达到六七十亩,还出现过张俊贤种瓜能手美誉,方圆人只要说是马成寺的瓜就争着抢着买。西瓜园樱桃园草莓园梅李子大红枣柿子园丰收的玉米成熟的高粱刚播种的麦田新修的南河桥潺潺流淌的南河水马成寺采风工作顺利而又圆满的完成,我们朝着南河桥方向前进,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怀着对马成寺无限的眷恋,欣赏着山区的美景、抱着对马成寺村部分居住分散群众即将搬迁的憧憬一路向北,朝着张家沟被茂密树林掩映的方向一路前行,去追逐明天的旭日东升!大家都在看扶贫路上的“最美新娘”《岁岁年年柿柿红》开拍了---我们美美的当了一回小演员7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年早一些天冷了,长武娃教你烧炕(附教程)厉害了,我的长武苹果投稿/合作(注明来意)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