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三农”工作蓝图中,渭南市大荔县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春夏之交,沿着渭河北岸一路向东,大荔处处都是朝气蓬勃的景象:道路两旁娇艳的月季竞相绽放,成荫的绿柳随风飞舞,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广场、整洁的庭院、古色古香的村史馆和科技感十足的农业园区。“我们把道路景观、乡村景观融入全县的大景区、大花园建设中,让人有‘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走’的美好感受。”5月8日,大荔县委书记王青峰说。
大荔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4个村庄获评国家3A级景区。作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大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正一展宏图,再创辉煌,一场由美丽乡村到农业公园的“几何裂变”正在发生。
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已建成亩(约6.67公顷)露天花海,20亩(约1.33公顷)冬枣等瓜果采摘体验大棚,“花卉培育温室大棚”、“蔬菜无土栽培展示大棚”、“大荔农展馆”、“朝邑湖湿地观光、垂钓、畅游芦苇荡”、小吃街、民俗村等让人流连忘返。图为游客在该村大荔农展馆内参观。记者刘强摄
乡风文明“现在时”
“国家富强是我梦,和谐生活幸福路。公正法治是保障,爱岗敬业乐奉献……”在赵渡镇严通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老党员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老党员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始为乡风文明做实事。在老党员的示范带动下,现在的严通村邻里和睦、敬老孝亲、人人向善的风气已经形成。
“大荔的美看得到,还能感受得到,美在内涵里。”4月25日,大荔县县长翟玉宝说。
在严通村,17条巷道按照“德”“礼”命名,“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年年评选,“善行义举榜”“道德讲堂”、红白理事会样样齐全。在村里走访,一项项扎实的工作、一处处微小的细节不时提醒着记者,文明村庄的图景正在变成现实。
在大荔县,严通村是实施城乡新型殡仪改革和农村婚丧礼仪改革的标兵。严通村设立“两改”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和村民全程监督提醒村民操办婚丧事宜不能铺张浪费。自年至今,全村“红白”事节省开支40余万元。群众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变成了今天的讲文明、比家风,文明乡风成为新风尚。
村里风气好起来了,群众的钱包也鼓了起来。眼下,严通村正在打造集冬枣采摘、农业体验、农家乐等为一体的黄河乡村游精品线路,全村一起奔小康。
在渭南市的领导和支持下,大荔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县累计赠送家风家训1.4万余条,建成省级以上文明村镇5个,评选表彰各类典型2.3万余人。
富裕田园“进行时”
在大荔县羌白镇白村新颖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设施大棚鳞次栉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千余亩的农业园区仅靠几个人维护运营。“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园区负责人霍新颖说。
按照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智能化管理的思路,在大荔县的支持下,霍新颖建起座日光温室、62座钢架大棚、3座智慧农业无土栽培棚。通过“互联网+”,园区里绝大部分农业生产工作在“指尖”就能完成。如今,这个园区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年,进驻园区的农户总数已达户,产生经济效益余万元。
截至目前,大荔已发展65万亩(约4.3万公顷)枣、68万亩(约4.5万公顷)瓜果菜,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5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余家,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1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64亿元。
农业公园“将来时”
跟随着航拍镜头,波光潋滟的朝邑湖湿地美景尽收眼底。远处,宁静的平罗村青砖黛瓦,乡韵悠然。“朝至丰图仓,夜游同州湖,日览乡村景,泛舟湿地上。”在大荔,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最亮的一张“名片”。
大荔县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花园、把全县建成大景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农村公园星罗棋布,大荔已经成为陕西最佳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如今,大荔以农业、体育及地域特色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牵引,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域国家级农业公园。
大荔县将乡村、农田、道路、景区景点作为一个互为补充的整体,全域一体,全域推进。在景观塑造上,大荔对静态的自然景观、农业景观、人文景观和动态的生产场景、生活场景、文化活动场景、商贸活动场景进行包装推广,做到动静皆景。同时,在打造全域农业公园中,大荔县按照春有花、夏有瓜、秋有果、冬有雪的地域特点进行规划建设,做到四季休闲、全时皆景。
按照总体规划,围绕全域农业公园建设,大荔县将重点打造丰图义仓、皇家沙苑、朝邑湖湿地、黄河湿地风景区和长安田园综合体等8大景区;建设麦田公园等10大创意主题公园;在县域内建成东府湖、玫瑰湖、沙苑湖等8个湖泊和个园林涝池,“八湖环大荔、百池润同州”的景象正在逐步形成。(记者郑栋武丹)
往期精选
●全媒体行动
彬县:陕甘宁毗邻区域崛起的新中心
●全媒体行动
长武县:扶贫花开幸福来
来源:陕西日报
监制:孙文生
审核:林琳
责编:任虎鹏
编辑:陈怡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