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种”下产业扶贫“金种子”
全县培育扶贫主导产业,村村发展特色产业,户户有脱贫增收项目,把贫困群众牢牢镶在扶贫产业链条上。今年以来,长武县“种”下产业扶贫“金种子”,激活贫困群众的昂扬斗志,紧紧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实打实带领贫困群众快步迈向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围绕产业实际,长武县积极培育苹果产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改造老果园、新建高精尖示范园等一系列举措,而这背后是长武贫困群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截至5月初,全县新建高标准果园亩,其中贫困户新建果园亩,新建亩以上苹果产业扶贫示范园5个,帮助贫困户实施果园大改型亩,间伐亩。
利用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长武县壮大特色种养产业,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培育、畜牧养殖等特色种养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今年以来新建设施蔬菜亩,发展食用菌棚,中药材种植亩,栽植花椒亩;新建规模养殖场9家,新增存栏猪头,牛头、羊只、鸡5.3万羽,扶持带动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长武县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内涵和民俗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依托相公镇青龙山休闲旅游区、丁家镇十里铺窑洞文化产业园、亭口镇丝路驿站及习仲勋革命旧址等乡村旅游点发展旅游产业,已培育10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鼓励58户困难群众在景区摆摊设点出售刺绣、剪纸等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同时利用扶贫资金入股乡村旅游项目,带动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多元投资、集中建设、村户收益、保底分红是长武县光伏扶贫的原则,现已在全县8个镇办个行政村建成光伏发电系统处,装机容量11兆瓦,扶持全县所有贫困村村集体年均增加收入4-5万元,带动贫困户户,户均年发电收益元。同时扶持建设光伏农场的种植养殖项目,在光伏组件下面种植香椿、黄花菜等易作务、喜阴的农作物,开展树下散养鸡,鸡粪做肥料,实现光伏农场的综合利用、立体增收。
长武县抢抓“互联网+扶贫”大潮,投资70万元建成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创新出了“产业+电商+贫困户”“园区+电商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新建了6个村级服务站,开发了30多个网店,40位贫困户变身“老板”,余人实现就业。今年以来,借助脱贫助理企业在"公益中行”平台上线销售种农产品,8个镇办贫困户实现分红万元,户均增加收入元。
长武县不仅“种”下“金种子”,还助力“金种子”茁壮成长。现已培育2个现代农业园区、4家家庭农场、4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根据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能力,开展多元化产业扶贫。不仅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也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由量的积累实现质的提升。
同时广泛动员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技术团队、高校及科研推广机构参与产业技术帮扶,通过优化专家结构,转变帮扶形式,让贫困群众学得会、用得上、农致富。其中农业部门的72名技术人员包抓全县79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现已开展培训场次,累计培训人次。
为了紧紧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长武县提出了产业扶贫“四个一”保障体系建设,即每个村要发展一个龙头企业、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建设一个扶贫产业园、建立一个电商平台),从示范引领、基地带动、合作经营、产品销售四个方面,保障产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目前,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将有力地推动该县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彬县深度融合让产业扶贫扛“大旗”
今年以来,彬县加快建设“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力争年底实现贫困村退出22个、稳定脱贫人。
彬县按照“壮大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转换一批”的思路,扶持15个扶贫产业园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逐步做大做强。通过实现“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全面发展,已建成15个重点产业园涉及10个镇(办)43个村,规划总占地面积8.38万亩,计划总投资23.64亿元,完成投资11.02亿元。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分红、劳动增收等途径,兑付群众和村集体各类收益.43万元,带动户18名贫困群众实现收益.9万元。
该县布局15个差异明显的产业园区,形成了五个优势产业带:北塬的农业综合产业带,主要发展优质苹果、烤烟和农产品加工;南塬的粮畜综合产业带,主要发展粮油、苹果、养殖和优质小杂粮;南部的林药综合产业带,主要发展生态林、牧草、中药材、干杂果和小麦良种繁育;川道的瓜果蔬菜产业带,主要发展优质露地及设施大棚果蔬;山坡的柿草综合产业带,重点发展柿子、大枣和牧草种植。
目前,15个园区一期占地8.38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1.02亿元,覆盖了果业、蔬菜、养殖、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等领域。
全力抓好义门康泰养殖专业合作社、北极融诚、水口丝路天台等6个扶贫产业园,先行先试,积极推行“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发展模式,已有15个“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基本建成,计划至年底,“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发展到20个以上。
为了破解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该县出台了《彬县金融支持“三变双五”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县政府设立了万元的风险担保基金,撬动农商银行工商银行贷款4亿元,已协调为融诚、丝路天台、太峪海越、龙高裕才、韩家正昊等各产业园,累计提供了万元的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支持,为园区做大做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去年开始,县委、县政府5批次组织干部赴贵州实地考察,抽调专职人员5名,财政列支50万元专项经费保证改革顺利开展。保障“三变双五”模式顺利推行,确保“三变双五”改革持续健康深入推进。
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各镇办党委把园区覆盖区域产业相同(相近)、地域邻近的若干个村联合起来,实行“组织联建、会议联开、工作联管、考核联评、发展联促”的机制,要求联村党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联席会议,重点研究解决产业发展、园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以及产业扶贫中出现的新动向,做到堡垒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抱团发展,实现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及精准脱贫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咸阳日报全媒体综合报道:梁高强、席博平编辑:李晶校对:豆雅博审核:张蓉
签发:张林彦
精彩内容
这个五月,许你一座绿色立体的咸阳城
记者探班《隐战》剧组廊桥茯茶等咸阳元素贯穿全剧成亮点
你还宅在家里吗?年,咸阳将举办这么多体育赛事!快练起来!
号外!号外!咸阳成人乙肝疫苗免费免疫接种啦!
咸阳市聚焦省十六运启动城建“六大工程”
泾阳县到云阳镇的公交车正式开通啦!
咸阳严打开始啦!这十种黑恶势力将被扫除,特别是这些领域....
重磅!咸阳市第四轮巡察工作开始了,要巡察这15个地方
咸阳政能量
资讯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