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君子,笃志于学历史博主申威隆谈

在长武县相公镇,有一座隋代的牛弘墓。由于这里交通不便,过去多次经过长武,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来到此地。年2月18日,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我终于找到了这座墓冢。

牛弘墓在相公镇西北的田野中,墓冢呈圆锥形,周长约53米,高约4米,四周被绿色围栏环绕,旁边的院落是文管所。围栏北侧的大门没有上锁,顺着砖砌的通道,可以直达墓冢边,夕阳西下,倍感荒凉。

在墓冢的北侧,分别竖立着两块陕西省重点文保护单位碑,西侧的新碑上书写着“牛弘墓”,东侧的老碑上却写着“牛宏墓”,哪一个是对的呢?在《北史》《隋书》《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将他的名字写作“牛弘”,可见“牛宏”的写法是错的。

牛弘墓不大,并且远离公路,所以很少有人来这里参观。打听了半天,才终于找到。在相公镇的东端,路口的转盘之中,有一尊牛弘的塑像,顺着他面对的大街一直向西,一座写着“牛弘故里”的牌坊出现在道路右侧,沿着这条小路一直向前,道路尽头就是牛弘墓了!

在牛弘的墓前,原本矗立着两尊裸体石人,袒腹露乳,双腿齐跪,双手交叉于胸前。当地人将它们称为“石爷”和“石奶”,石爷乳房扁平,石奶乳房高耸。可惜,我并没有在这里看到它们,据说已经被迁移到长武县博物馆。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牛弘墓前还有献殿和门楼。从空中俯瞰,墓冢恰好位于群山汇聚与河流环抱的谷地中心,风水绝佳。这里符合隋唐堪舆之法,应该是精心选择的墓地。

临走之前,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精灵3无人机对牛弘墓进行航拍。无人机从墓冢北侧砖砌的小路上升起,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围绕墓冢飞行一周。

牛弘(~),安定鹑觚人。在北周时期,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任吏部尚书,擅长文学,精通法律,史称“大雅君子”。跟随隋炀帝到江都,结果不幸病死在那里。

在《北史·牛弘传》中记载: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问,直答曰:“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纪实航拍)

附文章《大智若愚的牛弘》:

相传隋朝时,牛弘得到皇帝的信任,荣耀于当时,但是他的车子、服饰俭朴。侍奉皇上极尽礼节,对待下属十分仁爱。说话迟钝,但行动敏捷。

皇上曾经让他传达诏令,牛弘到了殿阶之下,不能说话,退回来谢罪说:“我把诏令的词语忘了。”皇上说:“传达诏令是小口才,本就不是重臣的任务。”更加称赞牛弘的质直。

牛弘性情宽厚,坚定志向努力学习,虽然政务繁杂,仍经常手不释卷。隋朝的众多老臣中,始终得到信任,没有因过失而悔恨的,只有牛弘一人。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喜欢喝酒,酒醉逞凶,曾经因为喝醉了,射死了牛弘架车的牛。牛弘回到住宅,妻子迎上来对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听说了此事.没有任何惊怪责问,只是回答说:“做成干肉吧。”

牛弘坐下后,妻子又说:“小叔子忽然射死牛,真是一件极大的怪事。”牛弘说:“已经知道了。”脸色如同平常,继续读书不止。他对人宽厚和蔼,从来就是如此。

古人赞赏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牛弘的行为,可以算是最形象的注释了。牛弘在隋朝,初任秘书监,官至吏部尚书。他好学博闻,宽厚质直,颇受世人敬重。即使是当时傲慢自负、看不起同朝大臣的杨素,也只有见到牛弘,才不敢放肆。杨素曾经感叹说:“牛弘,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愚不可及”的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大智若愚”,不是刻意做作,而是一种真正超然物我的至高境界。以牛弘的行事来说.他虽然荣宠当世,但车服卑俭。那些看重权势虚荣,醉心于物质享受的人,能够有如此作为吗?

牛弘久居重臣之位,然而朝堂宣敕一幕,竟把诏令词语忘了,忘了就说忘了,毫无官场做作,质直得令人忍俊不禁。他完全可以下令叫别人:“取诏令来,我要宣读!”如此遮丑,天衣无缝。那些患得患失,装腔作势的人,能够做得如此坦然吗?

若牛弘者,真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清代郑板桥也讲过类似的话:“难得糊涂”!也很值得品味。(文:历史的人文学)

——END——

往期精彩:

《触及》01期

那些离开长武的80、90后怎么样了?

《触及》02期

回长武工作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听他之言,触及我心”,爱长武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北京中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gr/4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