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导语
4月21日下午,省政府举行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肖志颖向社会各界通报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杨新龙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发布会。省内外主要新闻媒体30多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我省生产总值.3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亿元,下降4.7%;第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下降3.7%。
01
农业生产基本平稳
粮食生产形势较好
冬小麦整体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截至4月9日,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91.6%,比上年同期增加4.9个百分点,比常年同期增加7.1个百分点。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3.5%和3.6%。3月末生猪存栏下降7.9%、降幅比上年末收窄11.6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增长3.1%。一季度肉类产量70.5万吨、下降18.2%,禽蛋产量34.4万吨、增长9.8%,牛奶产量7.4万吨、增长9.6%。
02
工业生产下降
民生物资和基础工业品生产保持增长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降幅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股份制企业下降5.5%。分行业看,40个大类行业增加值中有11个保持增长,其中烟草、钢铁、电子信息业分别增长18.1%、9.1%和7.6%,与居民生活保障、疫情防控保障相关的方便食品制造、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33.8%和45.5%。从产品产量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分别增长1.1倍和44.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65.1%;基础原材料生产平稳,生铁、粗钢、平板玻璃、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增长13.7%、17.4%、30.9%和1.3%。
03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1%,降幅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7.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6%,制造业投资下降19.4%,民间投资下降13.6%,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5.4%。社会领域投资继续加强,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9%,教育投资增长16%。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5亿元,下降7.6%。商品房销售面积.8万平方米,下降29.4%;销售额.3亿元,下降29.2%。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增长26.6%。
04
市场销售减少
生活必需品和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同比下降11.9%,降幅比全国低7.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亿元,下降14.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亿元,下降1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亿元,下降10.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3亿元,下降8%;餐饮收入.4亿元,下降41.2%。限额以上商贸单位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9.7%,汽车类下降2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8.3%。网上零售快速增长。一季度,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4亿元,增长33.5%,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7%提高到12.6%。
05
进出口放缓,利用外资增加
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同比下降4.2%,降幅比全国低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1亿美元,下降8.1%;进口73.8亿美元,增长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9亿美元,增长2.4%。
06
财政收入减少
民生保障继续加强
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亿元,同比下降13%。财政支出.6亿元,下降13.9%,其中卫生健康、农林水、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商业服务业等民生支出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1.5%提高到26.9%。
07
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同比增加
贷款结构趋于优化
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亿元、增长8.1%,余额比年初增加.5亿元、同比多增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9亿元、增长15.2%,余额比年初增加.6亿元、同比多增.5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5%、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3亿元、同比多增.9亿元;工业贷款余额增长9%、同比加快5.3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4亿元、同比多增.4亿元。
08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3月份主要指标明显回升
我省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加快推进全省企业复工复产意见等,取得积极成效。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2月下降12.1%转为增长6.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由下降21.2%转为增长0.2%、进出口总额由下降7.9%转为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下降5.2%转为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比1-2月收窄13.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收窄12.4个百分点。
0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回落
工业生产者价格低位运行
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其中1月、2月、3月分别上涨5.7%、5%和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4.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衣着价格上涨0.4%,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鲜菜价格上涨4.9%,猪肉价格上涨1.2倍。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3月份下降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9%,其中3月份下降1.9%。
10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名义收入增加实际收入减少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8.2%;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0.6万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名义增长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6%。
总的来看,随着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省经济发展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六保”,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记者问实录
Q1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从数据看一季度经济增速出现了少有的下滑,请问您如何看待一季度我省经济运行情况?下一阶段经济走势如何?
肖志颖: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比较大,主要指标出现明显下降,但我们看到也切身感受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方面抓疫情防控,一方面抓复工复产,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等多条政策举措,省领导一线包保督导,各地精准施策,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
1
3月份主要指标明显回升
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投资、限上消费、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一季度这些指标降幅比1-2月分别收窄6.8、13.8、6.9和3.7个百分点。
2
新经济新业态快速成长
新产业逆势增长,3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比1-2月回升23.1个百分点。新产品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产量增长1.1倍和44.2%,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27.9%和24.5%。应对疫情冲击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业态快速发展。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5%,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3.5%,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增长36.8%。日均快递业务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3月份快递业务量1.6亿件、增长38.6%。
3
短板领域投资加强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9%、教育投资增长16%。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分别增长92.9%和21.4%,在此带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5%提高到15.6%。
4
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水电气供应稳定,与居民生活保障、疫情防控保障相关的生产保持增长,生活必需品供应比较充裕,一季度禽蛋产量增长9.8%,蔬菜产量增长3.6%;限额以上商贸单位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9.7%。物价涨幅逐月回落,且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仅上涨1.1%,价格水平总体稳定。
5
在地作物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春播面积增加
关于下阶段走势,目前国际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需要做好应对较长时间困难的准备。就省内一些相关指标看,用电量、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前期都有明显回升;3月份申报入库的投资项目环比显著增加,预计4月份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市场销售随着复商复市进程的推进将进一步恢复,3月份这种明显改善的势头将会延续。特别是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更大政策力度对冲疫情,预计国家和省里将会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判断,下阶段经济会延续回升的态势。
Q2
安徽日报记者:前两个月受疫情影响,我省居民消费大幅下降,3月份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省消费市场恢复如何?当前消费市场有什么新特点?
肖志颖:
谢谢你的提问。疫情发生后,由于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大家外出购物就餐等活动受到限制,我省消费确实受到明显冲击。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推动复商复市,特别是各级领导带头外出就餐、带头走进网络直播间当“主播”为特色农产品“带货”等,我省还创新举办“皖美好车云端GO——安徽汽车云展消费活动”,部分地方还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消费,应该说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我省消费市场出现了快速反弹。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1-2月收窄4.8个百分点,恢复速度快于全国3.3个百分点,且3月份当月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当前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乡村市场快速恢复
3月份乡村市场限上零售额由1-2月下降15.8%转为增长12.3%,已恢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城镇市场限上零售额降幅在明显收窄。
2
线上销售进一步加快
3月份,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2%,比1-2月加快46.6个百分点;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增长71.3%,比1-2月加快58.6个百分点。
3
“吃”类商品销售由降转增
“行”类商品销售降幅收窄
从商品类别看,吃类商品限上零售额由1-2月下降2.2%转为增长2.6%。行类商品限上零售额下降19.1%、降幅比1-2月收窄8.9个百分点。
4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仍在下降
受旅游、聚餐、商务出行、会议等活动减少影响,住宿餐饮市场恢复相对缓慢。下阶段,还要切实采取措施促人气回升、消费回补,努力把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Q3
新华网记者:从发布资料看,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4.7%,是否意味着农业生产形势不那么乐观?
杨新龙:
谢谢你的提问。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主要是畜牧业影响。由于前期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生产环比尽管在改善,但是同比还是下降的。一季度生猪出栏下降26.5%,猪肉产量同比下降了25.9%;同期,羊肉、禽肉也有所下降,所以拉低了第一产业增加值速度。
1
就畜牧业来看,生猪养殖正在恢复
尽管一季度我省生猪存栏同比继续下降,但环比出现增长,增长幅度达4.5%(全国3.5%)。这是自去年一季度以来,环比首次增长。一季度,我省能繁母猪存栏加快恢复的态势尤为明显,在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3.7%、0.6%和11.8%)的基础上,实现了同比和环比同时增长,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1.8%(全国9.8%)。随着国家和我省一系列促进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落细,全省生猪生产有望加快恢复。
2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我省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升,春耕春播正有序推进。冬小麦整体长势好于常年和上年。截至4月9日,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91.6%,同比增加4.9个百分点,比常年同期增加7.1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情况,当前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形势总体有利。
Q4
中安在线记者:你好,刚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安徽CPI上涨4.9%,请问后期走势如何?
杨新龙:
谢谢你的提问。一季度我省CPI处于比较高水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食品价格涨幅比较高,特别是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4%,猪肉价格对总体价格的拉动作用接近3.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4.9个百分点里有3.1个百分点是猪肉的贡献。二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一季度,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各地强化了物流管控,物资运输等成本增加,推动了价格上涨。
从一季度CPI同比走势看,1-3月我省CPI同比涨幅分别为5.7%、5%,4%,涨幅逐步回落,回落比较明显;从环比看,3月份随着国内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物流和生产加快恢复,我省CPI环比由上涨转为下跌,下降1.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5.4%。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物流基本恢复正常,企业的复工在加快,消费品的供给充足,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扩大的可能性比较小,物价涨幅将逐步回落。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与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在基本概念、口径范围上一致,但核算的资料来源和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受基础资料的限制,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主要采用相关指标推算。
(3)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其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年各季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7)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9)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合肥海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省商务厅;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来源于省财政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城镇新增就业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0)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可能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来源:安徽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