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人物东风第一枝陕菜起宏图陕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这首描摹春雪神韵、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所用的词牌名曰《东风第一枝》,由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史达祖所作。东风即春风,雪中那凌寒怒放的梅花向古即被国人视为“东风第一枝”。

新年前夕,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郑重下发的《关于印发推进陕菜品牌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开宗明义地指出,陕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陕菜作为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流派,经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风味特色和烹饪制作工艺,不仅在中华餐饮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在现代中外经贸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承、发展和创新陕菜,是深化商贸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措施,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促消费稳增长、彰显陕西新形象的重要内容。这一千载难逢、特别重要的利好信息,不就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陕菜振兴传承、发展繁荣的又一个大有希望的春天即将到来,那风雪之中的“第一枝”正在向你我他频频挥手致意呢!

盛会喜逢同道人

在由陕西省饭店协会日前于止园饭店隆重举办的年迎新春陕菜厨艺交流会上,经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陕菜突出贡献大师、陕西省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樊建国老师引荐,从厨已历二十多年、身体壮硕、面貌憨厚质朴的国家高级烹调技师、陕西烹饪大师、“首届中国韩城黄河鲤鱼美食节”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之一、蒲城县水立方温泉大酒店行政总厨兼餐饮总监马东起和记者互致问候之后,对眼前这位东府青年名厨的采访便随即开始。

西奔长安为学艺

说来也不奇怪,业已在陕菜五味和谐互补、水火相济之道打拼奋斗、砥砺前行了二十多年的这位庖厨高手并不是咱们陕西人,年11月,马东起出生于中原大地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大马乡,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烹饪学校的他年高中毕业后,鉴于比较紧张的家庭经济条件,抱着学习掌握一门手艺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的朴素想法,马东起独自一人辗转来到西安,想请在延光厂招待所从事烹调炒菜的哥哥帮助自己找到一份活路,以便为今后安身立命打下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在哥哥的帮助引荐下,同年夏天,西安市友谊西路上一家名叫庭院酒楼的社会餐饮企业,慷慨的接收了这位当时不知道烹饪为何物的“一张白纸”式的学徒娃。在按照“惯例”干了几个月的洗菜刷锅、保洁打杂等“打下手”的工作后,马东起终于有了站在砧板前学习菜肴切配的机会。“是朱宏喜、郭志刚等启蒙师傅费尽心力,一步步带着我叩开了餐饮烹调专业技能知识学习探索钻研的大门,尽管说从厨二十多年的心路历程早已经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师傅们当年手把手耐心热情传授烹调技术基本功夫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这种知遇之义、引领之之恩就是到今天我也不可能忘记。我感觉感恩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马东起诚恳地表示。

艰苦备尝练本领

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餐饮企业的食材远没有今天这样丰富,为了一门心思苦练刀功,食材初加工遗弃的黄叶烂根,以及罐头瓶子上的标贴,都成为马东起苦学刀功技术的最好材料。在前后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天第一个来到后厨,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可以说非他莫属。“罐头标贴每天最少要切一大碗,练的那个痴迷程度几乎达到了走火入魔,呵呵。”这位膀大腰圆的中原汉子多少有些腼腆地告诉记者。在丰登路福禄星酒楼,凉菜制作和一应卤水腌腊技术成为马东起一个全新的学习参悟奋斗目标。是陕菜大把式李志民、刘新社言传身教,指导帮助他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原先一双不大听话的手一天天变得灵活自如起来。年年初,已经积淀了一定烹饪基础的马东起终于在庆安宾馆后厨,开始了朝思暮想、心驰神追的炉灶炒菜、砧板切配生涯。在这里,他有幸跟随一代陕菜大师秦重九先生的高足韩永利师傅学艺,受教良多,进步突出。因为他尊敬师傅,踏实勤奋认真敬业,干起活来又不怕吃苦,舍得出力,故而深受师傅们的喜欢和一致好评。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马东起照旧坚持每天早来晚走,他告诉我,年轻人多出点力多干点活不会吃亏的,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必须先做好小事,小中有大呀!“早上来了掏炉灰,烧水沏茶,清洁炉灶砧板,中午饭口忙罢就装沙子练习翻瓢;晚上临走前不但要磨好厨刀,还要给师傅把工作服洗净晾好,为了早一天学到真本领,这点小事情咱不但要争着去做,而且还要做好做扎实,哪怕是咬牙也要坚持。”

东府天地眼目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六度荏苒光阴的修习参悟,六年寒暑无辍的执着打拼,年夏天,于炉灶砧板均拥有了相当基本功夫的马东起经师傅特别推荐,到阎良试飞院宾馆正式担任炉灶炒菜师傅,依旧干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基于开阔眼界,全面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思想,年至年内,在西安市西郊地区汉城南路某中型酒楼,时年只有二十五六岁的马东起果敢地承包了这家社会餐饮企业,第一回以厨师长的身份带领团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餐饮服务。他身先士卒处处带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经常撸起袖子在厨房里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用行动赢得了大家的热爱与信任;与此同时,酒楼地道美味的陕菜佳肴为企业迎来了许多回头客,进而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至年,这位厨师长又受命来到东府渭南大荔黄河宾馆,成为这里的后厨核心人物。采访中马东起告诉记者,这家宾馆在渭南地区比较有名气,地方宽敞设施齐全先进,客人时常爆满,节假日期间经常一开就是一二百席,工作量大要求严格,丝毫不敢马虎。各个工序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和出品品质的把关,成本核算与人员管理,等等,在黄河宾馆的这几年中,除过厨师业务技能的不断学习钻研深造,咱全面管理知识的提升,也是宾馆培养帮助、磨炼摔打的结果。年年末至年,西安西郊地区喜来登酒店附近的协和宾馆又成为马东起锤炼厨德厨艺的一方崭新的舞台。身为厨师长的他殚精竭虑,事事带头率先垂范,把这家隶属于某部队的综合餐饮企业经营得虎虎生风,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此同时,在和兄弟部队经常开展的烹饪技能比赛交流活动中,已经在三秦大地餐饮界崭露头角的马东起以其扎实的烹调技术,多次获得荣誉与奖励。

“水立方”中展经纶

年至今,经过对方慕名盛情聘请,马东起把经年累月风尘仆仆、步履匆忙的双脚牢牢地扎在陕西东府明珠,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蒲城,出任蒲城县联大水立方温泉酒店行政总厨兼餐饮总监。众所周知,作为渭南地区著名的农业和人口大县,秦时名重泉县唐称奉天的蒲城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仅仅大唐一代,安卧长眠在斯地的唐室帝王就达五位之多,其中的桥陵、泰陵更以其恢弘庄严的气象为世人称道并春秋瞻仰膜拜,寄托思古之幽情。清代以公正廉洁著称的贤相王鼎、近代叱咤风云、为中国革命立下不朽盖世功勋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都是从这一方水土上走出的著名历史人物;这里的椽头馍、面辣子、高丽肉、辣酱肘子、酥饺等地方传统美食传承久远,历久不衰;蒲城更被称为酥梨之乡、花炮之乡。

光荣跻身三星级酒店行列的水立方温泉酒店位于蒲城县北环路,占地面积15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先进,可为广大客人提供餐饮、住宿及温泉洗浴等全方位一流服务,在渭南地区颇具影响。这里宽敞明亮、格调高雅、温馨洁净的宴会大厅及18个包间,可接待人同时就餐,且一应菜品陕西地方特色浓郁,倍获广大食客喜爱欢迎。近年以来,年富力强的马东起大师多次组织后厨中坚赴省内外学习交流厨艺,着力发掘整理东府及县域地方特色美食,并反复试验融合创新,与时俱进,迎合了新时代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坚持将绿色、营养、健康、少盐低糖、无添加剂作为烹调制作所有出品雷打不动的第一要求,为酒店聚集了不少人气,回头客堪称与日俱增。酒店次第推出的红烧深海鱼头、小米野菜丸子、油泼海参、健康大拌菜、蒜香鸡蛋、养生菜鱼、炭烤银鳕鱼、农家油饼、东府特色蒸饺等地方特色菜品,更成为许多美食达人及众多游客趋之若鹜争相品鉴的招牌菜肴。

大赛频频传好音

在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学无止境的餐饮征途探索钻研、矢志跋涉中,尊师重道、敬业勤奋的马东起不改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在一位位师傅的悉心指导栽培下,依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踏实奋斗,相继荣获了许多行业荣誉,令人欣喜。年金秋,在西安市北郊锦鹏国际酒店用品城举办的第六届陕西省饭店业职业技能大赛暨首届“丝路起点”创新技能大赛上,以“群龙戏珠”、“水晶冬瓜”两道创新陕西菜品一举捧得热菜金奖,同年国庆节期间,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韩城市举办的“首届中国韩城黄河鲤鱼美食节”活动中,马东起意气风发地与百名中国烹饪大师、陕西烹饪大师同台献艺,联袂制作出前无古人的“百鱼宴”,创造了最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这个英雄团队中的一员。在年10月于我省渭南市成功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厨师节期间,赛事不断,佳音频传。在陕菜品牌创新烹饪大赛常规项目赛中,马东起不畏强手沉着应对,以慧心妙手制作的“金钱酿发菜”、“珠联璧合”两款传统陕菜,斩获“中国陕菜优秀奖”;早于当年四月在西岳华山举办的厨师节预赛——“穆堂香杯全国厨师华山论剑烹饪技能大比武”活动上,马东起便已将银奖收入囊中。不久前,在由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最美厨师、渭南市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任李创伦大师牵头组织陕西选手参加的“第四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餐饮服务业职工技能大赛”活动中,这位陕菜中坚又以其扎实过硬的烹饪功夫,被组委会授予“优秀选手”光荣称号,为三秦儿女和大美陕菜赢得了新的荣耀。

恩师提携永感恩

古人云天道酬勤,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这些年来,一贯谦逊低调、朴实无华一门心思钻研参悟五味和谐、水火相济之道且乐此不疲勤勉有加的这位中原汉子的餐饮情怀,被一位位德高望重、技艺炉火纯青的前辈大师看在眼中,喜在心头。年11月下旬,鉴于马东起在行业中的不俗表现,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陕西官府菜嫡系传承人郑新民先生欣然将其纳入麾下,成为正式入室弟子。一年半后在西安市北郊锦鹏国际酒店用品城,宝刀不老、德艺双馨的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陕菜突出贡献大师王彬恩、樊建国、徐长安、王志民、左汀、梁力行等一代行业翘楚,又特别高兴地成为马东起钦仰有加的恩师。“师傅们对我的认可、信任、指导教诲帮助,是我这辈子拼尽全力干好餐饮工作的巨大动力,特别荣幸的同时,自己又时常感到责任重大,压力不小。”采访中他兴奋地好几次告诉记者:恩师们几乎每个人都来过水立方,更是精心仔细的对酒店的菜品、我的思想动态,及酒店后厨的全面综合管理提出了许多十分宝贵的建议和看法,对我的支持帮助特别大。我从内心里感谢师傅,感谢他们对振兴传承、发展创新陕菜做出的巨大贡献。恩师的高洁人品,敬业精神,朴素低调、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尽善尽美的烹调技艺,咱这一辈子恐怕再努力也学习不尽呀!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陕西省劳动模范、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陕菜特殊贡献大师、西安肉夹馍首席工程师樊建国先生充满赞许地表示,东起为人处事谨慎低调,特别喜欢钻研学习,特别热爱咱们餐饮这个行道。为了繁荣发展大美陕菜,小伙子可以说是遍访天下同道,广拜天下名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菜品风格,这个不容易,不简单。他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而且每到一个地方都把事情做得比较好,都能够成功;我们六个师傅欣赏他,看好他,传道授业解惑义不容辞,没麻达!

蓝桥明月文龙作歌赞曰——马东起,马东起,虽系中原人氏,三秦情愫谁堪匹?早年投亲,长安庖厨苦学艺。打杂择菜洗锅,从容步履,知他万丈高楼起平地;退而结网,远胜却临渊羡鱼。庭院酒楼,福禄星餐饮,感念启蒙师傅知遇。如醉如痴练刀功,纵晨昏寒暑何计?阎良“试飞”舒羽翼,大荔“黄河”经风雨。水到渠成“水立方”,知陕菜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恢弘壮丽,诚不二母亲菜系!行业大赛彰显实力,频将金牌高举。蒙恩师垂爱提携,教导栽培春风化雨。重泉甘露沐浴,奉天唐音风雷激。端的是人杰地灵,更兼天时地利。省政府发文助力,东风第一枝,感奋何及!直教咱大美陕菜扬眉吐气,神州域外享口碑——崛起,奋起,雄起......

陈文龙简介

资深媒体高级记者,陕西省望贤书学会理事,诗人,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榆林市烹饪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陕菜网《陕菜春秋》《陕菜人物》栏目主编。

陕菜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gr/6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