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动态关中十三珍之韩城味道

看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韩城是个有味道的城市,一是有文化味,一是有美食味。文化与美食两者完美搭配。

一提到韩城,有文化的人就会想到“风追司马”四个字,很文雅,很高大上。而普通人可能就会说“党家村”和“羊肉饸饹”,这就是差异。其实个人觉得,“党家村”和“羊肉饸饹”更接地气。

韩城的历史就不用多说了,那是相当的悠久,悠久到韩城老城从唐至民国的民居星罗棋布,唐风宋韵遍地流淌。古城内文物古建筑多,民俗民居特色鲜明。以文庙、城隍庙、东营庙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被誉为中国最有潜力的古城之一。为什么这样一处好玩的地方居然没让大家都知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芸芸众生都挤着挤着往平遥跑,尤其是陕西人去山西看稀罕,却把自家的宝贝晾在一边,不好理解啊。

走在古城的街巷中,扑面而来的气息,味道深沉、庄重,心一下静了,潜意识地放慢脚步,细细感受。

以前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来韩城就会直扑党家村,看完就会再扑司马祠,然后狂奔回西安,吃饭睡觉。这对韩城太不公平了,对自己也是不负责任的。

不是说这两个地方不好,当然好。党家村,是来韩城必看之一。相传清朝前期,党家村有党贾两姓,分别在豫鄂交界的唐、白河流域经商。由于能抓住时机,经营得法,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更是党家村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据传能日进白银千两。

富裕之后的党家村重点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大兴土木,翻旧盖新,进入了一个修建四合院高潮时期,同期还筑起了祠堂、庙宇、文星阁等配套建筑。为保卫村子安全,在咸丰初年,村中还集资两白银筑建了泌阳堡,建起了寨堡中几十座四合院。这种依塬傍水、村寨合一、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造型和构成机体,令当代建筑学家都叹服不已。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修建学堂,普及教育。因此,韩城自古就有“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说法。

从党家村又说回古城。古城地势较低,出得城来,有一高坡,古名“死牛坡”,说是牛拉车上坡都会累死。好像不是夸张,当时这个坡非常陡,当地人说过去真有牛在半坡上累趴下,所以这个故事就流传至今。现在这个坡平缓多了,但车行其上,去往古城里,还是会感到坡度的。我就非常奇怪为什么古城会修在这么个低地,走了一圈发现城西是澽水河,是一道天然屏障,但东北面是高原,无险可守啊。留着以后再探寻答案吧。韩城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悠久的文化必有悠久的饮食,不管是古城还是新城,韩城味道无处不在。原汁原味的的羊肉饸饹、馄饨、羊肉糊卜,都是韩城的养生美食精华,值得品味!羊肉与荞麦搭档,羊肉饸饹便顺理成章地发展成为当地的名小吃。羊肉饸饹馆在韩城随处可见,可为当地风味小吃头牌。“臊子馄饨”,含有“团圆美满”之意。礼仪仁厚的韩城人把馄饨作为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场合招待亲朋厚友和贵宾的待客饭。羊肉糊卜更是韩城的一大特色饮食。几乎所有到韩城的客人,必定会受到这样一种美食的款待。这里不仅有小吃,“六碗”、“十碗”的宴席大菜也是有的。

韩城的饮食非常特别,其融合性显而易见。这里是“风追司马”,但也经过民族战乱和兵火洗礼。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曾在这里与汉人争战,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下来了,经过岁月的磨砺,心情平淡,渐渐相处融洽。韩城的方言与渭南地区其他县市就不太一样,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的痕迹。饮食方面就更为明显,整体粗犷但细节精致。以馄饨为例,韩城的馄饨与白水类似,都很小,指甲盖大小,但还是有区别。有的不包馅,有的只包些切碎的白萝卜丝。因食用场合不同,面皮折成的形状也有差异,但都表达了和和美美的意思。当地有个歌谣,很形象:“清水水,和白面,一擀擀下多半案。左折右折刀儿切,面片变成莲花瓣。你捏一,我捏三,捏的蝴蝶有万千。排成行,列成队,眼看翅膀还在扇。”有味道吧。

韩城的馄饨耍的就是臊子,就是汤。吃前先将馄饨蒸熟放凉。胡萝卜、黄花菜、木耳、豆腐块、油炸豆腐丝、大肉片、青菜、菠菜、白菜、葱、姜等烹制而成的臊子汤,煮到色香味浓,将馄饨放进碗中,浇入臊子汤,绝对提味。红、黄、绿、白、黑、褐,丁、条、块、丝、末、片应有尽有。五颜六色的,煞是赏心悦目。这还没完,小菜伺候。吃馄饨有讲究,必须有小菜四碟(如酱笋、糖蒜、韭花、辣酱等)。四小菜置饭桌中央,还要放一个精致的小细瓷碗,盛米醋(不用醋壶)。吃饭前,先用一小盘将小菜、醋碗和盘端上,置于饭桌中央,绝不可用手一碟一碟往上端。上饭,也皆用盘子。夹起小馄饨细细地品尝,甜、咸、酸、辣、鲜五味俱全,只是感觉到硬硬的筋筋的,很有嚼头。

韩城川原地区,经济发达,盛产小麦、蔬菜,农户又家家养猪,西北山区特产山珍,发达的商业又为本地运回了各种各样的埠外物资,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上士商文化,极富地方特色的食文化便产生了,臊子馄饨便成为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标志着韩城的食文化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每年正月初一韩城各家早饭必食馄饨,这是韩城与外地春节饮食的最大区别。另外,结婚、祝寿,上梁,喜庆也皆以食馄饨为敬事。一餐馄饨,主人的家道及文化素质便一览无余,这是吃其他食品所无法比拟的。

韩城有故事,逛古城,曲径通幽,可以倾听,可以邂逅;韩城更有味道,在七街八巷里,闻香识味,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十三朝的积淀,千百年的发展,韩城味道亘古弥新,去韩城,先从一碗馄饨开始。

关中十三珍,美味领导者!

招商咨询赵先生

推荐身边的陕菜旺店,期待您的参与!

联系张女士

陕菜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ly/7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