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读书计划·耳畔书香
经典文学,你不能只是路过
再读毛泽东《论持久战》: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宝贵教材金民卿红色文化网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经历过艰辛曲折的斗争历程,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斗争经验,我们要从党的斗争实践和反复经验中汲取思想智慧,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一部我们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宝贵教材。
年春,在陕西延安一间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在撰写《论持久战》
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为研究抗日战争问题积累了军事理论基础
深入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形成重大理论思想观点,是毛泽东理论创新的重要特点。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积累了革命战争的宝贵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深刻教训;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斗争,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教训。这些都是毛泽东进行深刻总结和理论提升的直接基础。
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军事著作、《战争论》等西方军事学著作,撰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总结党领导革命战争特别是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他把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用于战争理论,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指导必须要符合客观情况,战争胜负虽然主要决定于客观基础,但也取决于作战双方的主观能力,因此必须发挥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他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阐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人民战争的思想,总结了红军战争的指导路线、战略战术,如“围剿”和反“围剿”长期反复的规律,积极防御的战争方针,主动退却、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克敌制胜的作战方法,运动战作为主要作战形式、采取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等。这些思想为研究抗日战争问题作了理论准备。
在推动党的军事战略转变过程中,逐步提出对日战争的持久性特点。“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就已经开始思考抵抗日本侵略问题。中央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作出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会后,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和政策策略,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提出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年7月在同斯诺谈话时,毛泽东提出要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国人民奋起抗战,对日战争必将是持久性战争,战争的结果必将是中国胜利。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和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毛泽东及时根据形势发展对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升。中共中央召开了包括洛川会议在内的一系列会议,毛泽东撰写了一系列论著,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深入分析中日双方的实际特点,逐步形成了以全民总动员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总方针、以正确的战略战术为支撑的抗日持久战理论。例如,在洛川会议上,他强调只有实行全民抗战,才能彻底地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党的任务就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此后一段时间中,他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