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乡哭泣的柿子树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医院订阅哦!

摄影:杨成

家乡哭泣的柿子树

文丨高玉祥

我的故乡位于咸阳西北的长武县,南塬一个偏辟的小山坡上。干旱的黄土高塬,没有水浇地。旱地只能靠天吃饭。父辈们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过着紧紧巴巴的穷苦日子。但是,满山遍野都是一人抱不过来,粗大的柿子树。

小时候,最企盼的莫过于夏季和秋季了。夏天学校放暑假可以嬉水,还有西瓜,桃子,苹果等果木可以解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些缺吃少穿的岁月里,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能吃到夏秋之季的瓜果是多么开心而幸福的事呀。夏季过完到秋末冬初之季。最惹小孩子嘴馋的莫过于满山遍野,挂满枝头的红彤彤的柿子了!

摄影:杨成

那个年月,每逢冬初秋末霜降之季,各种军绿色的大卡车边会陆续开进我们的村子。操着各种口音的商贩来贩运柿子。据说是运往南方等地。我们这些小孩子在这时边会帮大人们爬树摘柿子。碰见一两个红彤彤的软柿子。便会迫不及待的摘下。剥掉上边那一层薄皮。三口两口吃下。那略带涩味的甜蜜,边会充斥整个口腔。幸福感立马涌上我们的心头。在摘柿子的那段时间。小山村顿时沸腾了,也热闹了。来自外地的,贩卖柿子的商贩在我们村子里来来往往的忙碌着。用大长杆秤几人抬着称柿子。花花绿绿的钞票边会装入大人们的口袋。大人们有了收入。便会塞给小孩子们一角两角的零花钱。我们这些稍大点的孩子边会缠着那些外地来的司机。讨要些废旧轮胎的内胎用剪刀剪成长长的皮子(类似皮筋)做些弹弓玩耍。那段日子充满了幸福欢快的记忆,能吃能玩能耍能打弹弓。

摄影:杨成

听父亲说,在他小时候那柿子树就有那么粗了。听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说他小时候柿子树也是那么粗壮的。栽于何年间,己无从考证。但又一点让人欣慰感恩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辈们栽的柿子树。让人们在那苦难的岁月,给大家带来了收入。给饥饿的人们带来了饱腹感。至少让大家不再饿肚子。外地司机拉走大部分柿子外,留下小部分柿子,家里的爷爷奶奶们,爸爸妈妈们边会刮去柿子的外皮,晒成柿饼。还有的人把柿子切成片,晒成柿干。在那年月漫长而严寒的冬季。坐在自家的火炕上能吃上几片晒干的柿子干。是多么快乐而幸福的事。每逢过年之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便会拿出晒好的柿饼和核桃。柿饼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糖霜。吃到嘴里,那种甜蜜,沁人心脾。是彬县,长武一带,七,八十年代中年大叔,大姐等一代人的回忆。

摄影:杨成

柿子摘收完毕后,光秃秃的树稍上,偶尔还挂着那么一两个红艳艳的柿子。惹得不知名的燕雀前来啄食。在万叶落寂的冬日,远远望去,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荒山,枯木,孤零零的红柿子挂在光秃秃的树稍上。倒是有几分残阳西下,枯树老鸹,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

摄影:杨成

一场北风过后,柿子树下飘满了落叶,奶奶带着我担着笼(彬县长武一带人们编织的一种筐子,类似菜篮子)拉着架子车去扫柿子树叶。拉回家烧炕。北方严寒而漫长的冬季全靠火炕过冬。柿子树叶填塞进炕洞里,火苗哔哔啪啪地燃烧着。映红了我们冻的红扑扑的小脸。也映红了我们的心。柿子树的果实在苦难的岁月带给了我们微薄的经济收入,帮人们度过了难关。又帮食不果腹的人们填饱了肚子。晒成柿饼又让人们在逢年过节之时品味着甜蜜和幸福。连落叶也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幸福。你说,柿子树何偿不是一种伟大的树呢?

摄影:杨成

如今,在党的好政策带领下,我们村子里第二次移民搬迁。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别墅。有好多人也买了小汽车。如今,由于农村人都搞经济开发。满山遍野的红柿子再也无人过问。红彤彤地挂满枝头。一个个柿子树,孤零零地驻立地田野。无人理睬。偶有行人路过采摘几个尝尝鲜。其它大面积的柿子果实都落了,烂在地上了。甚是可惜。呼吁有关部门及企业开发加工。柿子酒,柿子醋,柿饼等等。我等试目以待?但愿我的愿望早日实现,让柿子树不再孤寂,让柿子树不再哭泣,造福于民。

于年11月12日写于古彬州

作者·简介

高玉祥

高玉祥,生于70年代。自幼爱好写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美食营养工作者。国家高级烹调师。陕菜十大青年名厨。陕西省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交大诗社会员。

大家都在看金醇古酒业大量收购优质高粱啦~~~

送你一个不一样的长武!

长武这下要在全国出名了!

陕西苹果优秀区域公用品牌揭晓,长武苹果榜上有名!

南宫村的那孔窑洞

投稿/合作(注明来意)

高玉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ly/7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