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豆浆惹的祸永寿县逸夫小学五年级四班马熠坤
我是一位非常爱做梦的小男生,没少挨妈妈的教训。做豆浆是我童年最滑稽的一件趣事。
一个星期六早上,我正梦到我马上要打败怪兽了,却被妈妈强制把我从睡梦中拉起来。你干什么呢?都怪你,我就要拯救世界了。我生气地说。妈妈嘲笑我说:得了吧,你还拯救世界呢,还是先把你眼前的怪兽——早餐,解决掉吧!我不,我就不,我就要拯救世界嘛,哼。我不吃饭了,反正我也不爱吃。那好,明天你做饭。做就做。在那一瞬间,我又后悔了。
该怎么办呢?到底作什么呢?我为什么要说呢?突然,我看见了面粉。我可做豆浆呀!
星期六晚上,我隆重宣布,明天我会让你们大饱口福!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我想:豆浆是白色的,应该是面粉做成的。我拿起工具先倒了一些面粉,再舀了几勺糖,然后倒了开水,最后用筷子搅拌。啊!好了!哈哈,原来做饭这么简单!我用舌头舔了一口,难吃死了。幸亏没叫出声,要不然把妈妈吵醒来,我还不被笑死。我想了一会,为什么叫豆浆呢?应该是用豆子做的吧。可是怎么把豆子碾成末呢?我苦想冥思,终于想出了妙计。我先取出豆子,再翻出以前吃饺子妈妈用来压蒜的木棒,开工了。我把豆子放进碗里,当我使劲压时,豆子不听话却在碗里跳来跳去,就是不听我的指挥,害得我费力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压好了!我慢慢地品尝了一口,噗——噗——,咋还这么难吃呢?我大声地说。就在这时,妈妈问了一句:怎么啦?妈妈一边说一边尝那两碗豆浆。这是什么,咋这么难吃。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妈妈说了一遍,妈妈说:豆浆是用豆浆机打成的。我泡好豆子,今晚给你们做豆浆
就在这时爸爸也起床了,问道:你不是说让我们大饱口福的吗?
我做了个鬼脸说:你们醒来的太迟,导致我生气了,所以推迟到今晚。
哈哈……我们全家的笑声布满了整个早晨。
虽然这件事已过去了五年,每当家里人谈起这件事,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指导老师:长孙粉玲
二老师,请善用你的语言马佩建十几年前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上一年级时,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聪明、活泼、讨人喜欢。但到了二年级,给他的评语则是小杰克不……不……总之是否定的态度,到了三、四年级更是如此。更加不幸的是,他的父母也因此变得不喜欢他。于是这个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脸色苍白,不善于与人沟通。有段时间,吃早饭时他表现得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可他的父母亲对这一切置之罔闻。终于在一天上学的途中,孩子对校车司机说叔叔,我难受后死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了,走完了他短暂而又可怜的一生。谁也不知道在他临死前的那个早上,他到底有多么的难受;谁也不会关心他是怎样一天天地度过那没有人过问的日子。初次读这篇文章时,我心里堵得慌。即使十几年后的今天,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依然很难过,泪水在我的腮边悄然滑落,泪水也流进了我的喉咙,让我哽咽,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为人们的冷漠,为孩子的不幸而痛哭。
另一个故事,则让我心里暖暖的。一位母亲在家长会上得知儿子在校表现不好时,她没有像我们一般家长那样回家后对孩子劈头盖脸大加指责,甚至大打出手,而是利用善意的谎言表扬儿子,在她十几年的表扬下,这个笨孩子华丽转身,后来居然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为这个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可见,同样是一句话,它既可以使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也可以使一个笨拙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写到这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古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确,一句表扬的话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一句出言不慎的话则有着杀人的威力。老师们,请善用你的语言,因为你不当的言语无意间会毁了一个孩子。我希望老师能用善良去宽容学生,包容他们的各种缺点:愚蠢、调皮……因为他们终究只是个孩子,他们还太小如同那幼苗,经不起狂风暴雨的侵袭。
再次,我想大声的呼吁:老师们,请善用你的语言!
作者单位:武功县普集镇甘皇殿小学
三笔三原县城关学区西街完小六年级二班高岩我的小精灵,
你一舞一动。
本子上便飘出了美丽而漂亮的文字。
你一涂一画,
画纸上便出现了一幅幅美景。
尽管你很伟大。
你很神奇,
但是,
橡皮一来
你便无处可逃。
四陈忠实先生赠书小记——谨以此文沉痛悼念陈忠实先生不幸逝世魏孝元陈忠实先生在当今文坛上的建树与成就,声望与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如雷贯耳,而一向爱收藏名家签名本赠书的我,早已就想到了他,但能否心想事成,始终是挥之难去的未知数。多少年来,几欲动笔写信,反复思忖,只好作罢。其一,他名气太大,而我是无名之辈。其二,大凡公众人物,都有多种光环和头衔,那些随之而来的兼职、代言,剪彩、题赠等等,躲之不及,常处于应接不暇,分身乏术之境地,即名人就是忙人,忙人就是累人,累人就是烦人,何况像我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索赠签名本的有多少个?你说他能忙得过来吗?他也有他的专业本职工作啊!
不达目的寝食难安的我,这次决心撞一次南墙,按家乡的话,不给米了,总得把升子还给我吧!我一改往日套路,首先,辗转弄到了他的手机号,写了一首平仄虽有问题,却能表达我真情实感的藏头诗发过去,耐心等待那见证奇迹的时刻:
陈年老酒香更浓,
忠职守业举若轻。
实至名归长安雨,
文浸笔润灞柳风。
坛满钵溢还精进,
树老枝尊再荣兴。
大路小径信步去,
旗指剑挥一荡平。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杳无音信,我已经有些失望了。到了第三天四时许,我的手机突然响了,一接话,一个似乎上了年龄的老头大口喘着气,用沙哑而浑厚的声音问道:请问,你是哪位?没待我回答,那边又说:我是陈--忠--实发音很重,显得并不轻松。我一听,简直吓我一跳,赶紧回答:哎呀,陈老师,打扰您了,我是长武县一位普通读者,您的铁杆粉丝。您现在好吗?我这一问不打紧,他却用低沉似乎很微弱的口吻说:我不好,现在得了大病,医院里住院着呢。我一听不巧,立即安慰道:大病必有大福,您安心治疗吧,待出院后给我寄一本签了名的散文自选集好吧?你把详细通信地址及姓名一同发过来吧,我明天让办公室人到我的家里去拿。先生慷慨大方的态度,使我大喜过望。又到了另一个第三天,一位自称姓杨的司机师傅打过来陈老师已把两本书的名字签好,你抽空到西安建国路83号省作协二楼来拿说罢立即挂断了电话,我既惊喜激动又有一种难言的苦衷,长武到西安并非近在咫尺啊!看来祈求对方寄来,似乎不大可能。经过寻思,只好又央求定居西安北郊的恩师,文艺评论家姚义先生,我随即拨通了电话,姚老师一听,很是乐意,当天专乘车去拿回了两本书,并在你比老师还强,我都不敢请求陈先生给我签名呢!我说:大作家,大名人都是由平凡人历练成名人的,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平民情结,您求他写序都没问题。
两天后我收到了姚老师给我用快递寄来的由陈忠实先生签名并盖章的两本大作(一本小说、一本散文)激动的劲儿难以言表,他带病满足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读者的请求,其仁爱精神与平民情结怎能不令人钦佩呢?其敦厚、坚毅而随和的长者风范,如他脸上那黄土沟壑般的皱纹一样,深深地印在我心上。
作者单位:长武县彭公中心校
欢迎老师和学生赐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等,字数千字左右。投稿邮箱:jyzkxjz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