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302651531321&wfr=spider&for=pc
灵台县位于甘肃东部,地处泾渭之间,东拱关中,南依千陇,是周民族和周文化的发祥地。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公元前年,因周文王伐密须国筑灵台而得名,历史上是兵家战略争夺之要地。
解放前,灵台县人口稀少,土地平瘠,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经济社会十分萧条,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相继统治和压榨下,苛税和劳役沉重,人民群众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极端艰难困苦。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较大,在辖区内推行白色恐怖政策,灵台县地下党的革命活动相对滞后。直到平东工委派遣工作人员深入县境内,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加之红二十五军过境和红军追击军过境驻扎的影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火种,灵台人民为了摆脱压迫、谋求解放,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兵连祸结暗无天日
民国时期,灵台县同全国各地形式一样,人民群众既要承受地方军阀的盘剥压榨,又要忍受土匪豪强的袭扰抢掠,还要经受国民党当局的蛊惑利诱,在多重政治势力和军事力量的相继统治下,灵台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兵匪骚乱,豪强掠夺,灾害频繁,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土匪队伍为害猖獗灵台县境内的土匪活动主要分布在什字、梁原、新集三个乡,拥有人之多,带有半武装性质,他们与敌伪政权暗通款曲,长期昼伏夜出,奸淫、烧杀、抢劫、残害群众。尤其是什字股匪与麟游惯匪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自年10月至年解放时止,为匪祸乱5年,抢劫群众49次,抢得驴马4匹,白洋余块,白银16两,铜钱多,杀害无辜群众2人。
国民党团势力强大灵台国民党县部设有一个党部,在县级各科室和中学以及各乡镇设了11个区党部、51个区分部。三青团作为国民党的主要后备力量,在全县设了一个干事会。解放前夕国民党在党内进行“清党”活动,清除党内的政治异己分子,又从知识界继续发展壮大党团力量,在学校实行“两集”政策,凡在校教职人员必须“集体入党”,在校学生必须“集体入团”,积极壮大国民党的力量,同时限制共产党在学校活动。在地方建立30人的警察局和多人的武装自卫队,在全县安排特务18人,从事搜集情报、破坏我地下党组织的活动。
土豪恶霸欺压群众土豪恶霸是地富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国民党地方政府最得力的支柱,是乡镇长和保甲长的“太上皇”。这些人对广大农民高利盘剥,敲诈勒索,甚至强占民产,霸奸民女,有的开设赌场,引诱农民赌博,有的豢养若干亡命之徒外出抢劫行人,贫困群众吃尽了苦头。
马家队伍横行霸道至解放前夕,“马家军”八十二军骑兵连一直驻守灵台,到处设置障碍,筑建作战工事,向全县群众逼粮要款,摊派劳役。在解放军即将解放灵台前夕,马匪军垂死挣扎,迫使伪政府派伪警和自卫队员配合各乡镇伪乡丁到处抓丁绑人,让无辜群众充当他们垂死前的炮灰。
储备力量播撒火种
在20世纪30年代,灵台就有进步青年组织的革命活动,有的在当地开展革命斗争,有的在全国其他地方从事革命活动,加之红二十五军北上过境和红军追击军短期驻扎,在境内开展党的宣传,极大地影响带动了灵台人民的反抗斗争,为党的建设事业积蓄了力量。
反抗北洋政府统治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在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灵台、平凉、华亭、泾川等许多地方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反抗斗争。灵台农民蔡普明发动会党60余人,响应陕西革命军,在陕西边界的胡家店举行了起义;灵台和周边宁县、泾川、华亭等县农民用“鸡毛传贴”的方法相互联系,在陇东开展抗税、抗捐运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逐渐传到平凉,平凉的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初步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北伐战争开始后,年10月初,国民军联军向陕北、宁夏、甘肃陇东进军,灵台、平凉、泾川等地人民热烈支持国民联军,不少青年报名参军,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筹措运送粮食,主动出资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援北伐战争。一些进步书籍也逐渐在灵台县出现,灵台人民逐渐了解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青年学生的学潮运动年9月14日,灵台中学爆发了名学生参加的学潮,学潮斗争矛头针对国民党灵台县县长翟大勋及其亲信和一批贪官污吏包办灵台中学、克扣侵占教育经费、逼走校长和教员的卑鄙行径。学生围攻了县政府,广泛散发宣传材料,揭露事实真相,得到了西安、宁夏、兰州等地大专院校和附近地县中学、进步团体的大力声援,迫使甘肃省政府惩戒了翟大勋,并于不久调走。学校的教师力量也得到了调整充实,学潮斗争取得了胜利,也使灵台人民看到了进步学生的力量,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红二十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之一——灵台县什字道德会
红二十五军北上过境年8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挺进甘肃,牵制敌人力量,配合毛主席、党中央和红军主力北上。8月23日红军分兵进入崇信和灵台县境休整。红二十五军主力及军部驻扎于什字镇长坡、中永、草脉等村,并派出小分队赴灵台县城等地收集情报。经过五天,未能打听到长征红军的任何消息,8月27日,红二十五军在什字镇处决了从泾川县百烟村抓来外号“狼牙”的反动保长乔安定后兵分两路撤出灵台,奔赴陕北,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
红军追击军驻扎县境年11月,山城堡战役胜利后,中央军委命令红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和骑兵团组成追击军一部,在军长罗炳辉、政委宋任穷的带领下,从宁夏大水坑一带出发,南下追击胡宗南部。年2月7日,追击军由崇信进入灵台梁原境内,2月中旬移驻朝那、什字、西屯、独店和灵台县城等地。驻扎休整期间,红二十八军在灵台县梁原区组织了“农民抗日救国会”“抗日后援会”等抗日民众团体,通过书写标语、演出抗日节目、召开群众大会等,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落实到了灵台社会各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灵台梁原、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独店、中台的赵得堂、王天顺、李喜财、李彩成、王守义等20多名青年踊跃参加红军,走上了抗日前线。2月27日追击军编入援西军,部队集结于什字镇后,经青岗铺、泾川,移驻于镇原和固原一带。
红军两次过境灵台,虽然驻扎时间不长,但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将士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领导下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热爱。红军在灵台县播下的革命火种,为灵台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建党立本奋起斗争
面对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平东工委积极在灵台群众中寻求发展对象,培养发展党员,成立党的组织,指导灵台党组织带领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下革命斗争。
成立党的组织年夏季,灵台西屯乡青年农民柳书来为躲债到平凉大寨关家垭壑一带打短工,结识了借“三合成”药铺开展地下工作的平东工委委员李义祥和共产党员乔培仁。李义祥和乔培仁经过较全面的了解,认为柳书来出身贫苦,性情豪爽,富有正义感和朴素的革命要求,便经常有意识地向他宣传革命思想和道理,启发他的革命觉悟,经过培养,同年10月柳书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在灵台群众中发展的第一位地下党员。柳书来入党后向组织介绍了同乡小村人徐培俊的基本情况,李义祥和乔培仁通过了解认为徐培俊出身教师,为人正直,思想进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年8月,几人以柳书来的名义写信约徐到关家垭壑面叙。徐培俊到达后,李义祥通过几天的谈话,对徐培俊家庭、家乡的情况作了进一步了解,交换了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也宣传了一些党的革命道理,使徐培俊大长见识。年10月和年2月下旬,平东工委派遣乔培仁两次乔装进入灵台,在柳书来、徐培俊的掩护和协助下,详细掌握小村徐家、甘范咀一带基本情况,物色、培养党的发展对象,返回后向平东工委作了汇报,积极谋划灵台地下党的创建工作。年3月上旬,徐培俊经乔培仁介绍,平东工委批准,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乔培仁、柳书来、徐培俊三人成为灵台地下党组织的创始人。
灵台工委机关驻地小村徐培俊家旧址
年3月下旬至4月,灵台地下党组织以小村徐家为据点,先后发展小村徐培让、徐培钊、徐培金、徐善魁、徐正义5人入党。4月底,中国共产党小村徐家临时党支部成立,乔培仁任书记,徐培俊任副书记。临时党支部建立后,党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半年后在附近一带发展党员27人。平东工委决定将临时党支部改为中心党支部,并增设当庄党支部,徐培让任书记。中心党支部建立后,党在灵台的地下活动以小村为基础,将秘密发展党员和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至年底,党的活动由小村徐家扩展到西屯、中台、什字、蒲窝等地,党员总数达到97人,新建堡子场、前岭、进殿、杨村及蒲窝5个党支部。
年10月,经甘工委批准,区级中共灵台工委正式成立,乔培仁任书记,徐培俊任副书记、徐培钊、徐正统、徐正义为工委成员,工委机关驻地在小村徐家(解放前夕,因形势紧张,曾一度驻平凉土谷堆附近的潘家湾)。年6月,经甘工委批准,平东工委对灵台工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从边区调来寇来宾(陕西人,化名刘永福),乔培仁任书记,寇来宾任副书记,徐培俊、徐正统、徐培金为委员。随着领导力量的加强,党的活动进一步活跃,至解放前夕,灵台工委先后在灵台县境内建立5个中心党支部,13个基层党支部,共发展地下党员名。加上崇信工委在灵台境内发展的党员73名,泾川工委发展的党员30名,长灵工委发展的党员61名,灵台县境内地下党员总数达到名。从年春到年7月,在平东工委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单线联系、个别发展,从基层到上层,从外围到内部,在灵台县西屯、什字、梁原、龙门、邵寨、中台、蒲窝等11个乡镇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发展党员多人,建立县级工委一个,中心党支部5个,基层党支部16个,为迎接西北大解放,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府,从组织上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长灵工委活动地之一——今邵寨镇黎家河村
宣传党的政策灵台县地下党组织诞生后,就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方面,把群众工作作为根本使命,通过秘密扎根串联、个别发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扩大政治影响。年解放战争开始后,党组织在群众中宣传人民解放军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钢铁长城。张贴人民解放军布告,宣传我党的政治纲领和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指出以蒋介石为首的伪政权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加之前面红军队伍二次过境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人民群众非常热爱红军,真心接受共产党的主张。这从政治上、思想上争取了群众,安定了民心,为早日解放灵台做好了思想和精神准备。
组织三抗斗争为了对付“马家军”八十二军骑民连和伪政府,灵台县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实行“三抗”政策,采取一跑、二拖、三斗的策略,把精壮的男性青壮年人组织跑掉,留下跑不动的老人和妇女娃娃看守门户,应付事变;在给伪县府和马匪骑兵连送交草料原本一天可以送到时在路上故意拖延两三天;当面以力反抗,反抗无效后变换战术斗争。梁原乡公所关押了被抓的48名壮丁,三天后要交给马匪处置,在这时不我待的紧要关头,20多名地下党员和红色群众包围了乡公所,夺取武器,释放了被关受难的农民。邵寨乡公所抓了30名壮丁,派王凤岐、王仲芳(二人系地下党员)等解往灵台,途中二人机智地将壮丁全部放走。“三抗”政策保护了群众,直接控死着敌人。
建立武装力量年1月,灵台工委建立了以梁原官村、王家沟为据点的地方武装。随后的工作中,地下党发现梁原乡公所搜刮的一批款项未上缴,还有十余支步枪,遂决定由平东工委武装行动队、崇信游击小组与灵台地下党配合,夜袭乡公所夺取枪支,帮助建立灵台游击队。5月17日,灵台工委接到平东工委通知后,地下党员朱耀庚、王志明实地侦察,摸清了敌兵力、警戒、住宿及存放武器地点等情况。18日,按平东工委决定,平东工委武装行动队、崇信游击小组人员在平东工委行动队队长杨希江带领下,先后袭击了崇信县赤诚伪乡公所和灵台县梁原伪乡公所,夺取了敌人的全部枪支11支。后经平东工委批准,灵台游击队正式成立,徐正统任指导员,王志明任队长,王效武任副队长,由30余人组成,平东工委也给游击队配发长枪15支。游击队成立后,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袭击伪乡公所,夺取武器,解救被抓壮丁等游击活动,公开给伪政府以武力威胁。武装斗争的开展,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教育了群众,使广大群众看到了人民革命的力量,增强了对党的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革命队伍中来。
开展正面交锋年6月,由于叛徒的告密,进殿、小村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工委负责人徐培俊和四名地下党员被捕。事发后,灵台工委在平东工委和崇信地下党组织配合下,一面向伪县长孟云亭写威吓信,晓之以理,一面派10多名游击队员武装包围孟的老家,武力威胁,迫使孟云亭放了被捕的5名地下党员和先期被捕的蒲窝3名地下党员、3名红色群众。国民党伪官吏上至县长,下至保长,常常到群众家里敲诈勒索,催草要粮派款,拉丁抓夫,打骂群众,特别是以权强奸民妻民女,激起群众的强烈反抗。我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采用不同的方式反对敌伪官吏,开展了正面的斗争,给敌伪官吏以沉重打击。年6月25日,塔贤四保保长王培英因抓丁、催草派款、强奸民女,激起群众愤怒,当日在其返回途中,被我3名地下党员和群众持棒打死,正面斗争有效地激起了群众的斗志。
革命军队三过灵台
三五九旅过境年6月,王震率领三五九旅中原突围后,于7月26日到达陕南。毛泽东致信西北局书记习仲勋,要求部署接应王震所部北上。8月11日,习仲勋电示甘工委、陇东地委和陇东军分区,要求武工队配合,出击六盘山东、西地区和陇南,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接应三五九旅。8月27日,王震所部从崇信入境灵台横渠、上良,翌日经什字、西屯北庄、二马进入泾川。28日清晨,部队兵分两路,一路出灵台进入泾川,经凤口、庙头过泾河入宁县;主力部队于西屯,经北庄、二马等村下黑河川,渡黑河进入泾川县境。29日,经玉都进入镇原屯字镇与解放军右翼兵团接应部队警备第三旅会师进入陕甘宁边区,部队过境时,上良、什字、西屯等地20余人先后为部队带路,运送行李和武器。北庄孙学明等二人一直带路至镇原县的太平镇。
首次获得解放年4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取得宜川大捷后,西野一、二、四、六纵队四万余人在彭德怀司令率领下席卷泾、渭之间广大地区,直捣宝鸡胡宗南总兵站基地。4月21日夜,西野六纵队所属教导旅一团一营、三营和团直属部队在团长罗少伟带领下占领灵台县城,任命随军带担架队的民运科副科长呼思恭为灵台县长,第二天中午在东关小学操场召开庆祝大会,在街道上刷写标语,开展宣传,安抚群众情绪。23日,部队打开灵台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几十名无辜群众,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24日,部队奉命撤离灵台返回长武阻击敌人,保障正向宝鸡一线推进的主力部队右后侧安全。这次人民解放军占领灵台县城,被称之为“灵台第一次解放”,虽然前后只有四天,但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动摇了国民党在灵台的反动统治基础,加深了群众对人民军队的认识和了解,极大地鼓舞了灵台群众的革命斗志和热情。
西野二次过境西府战役结束后,西野为摆脱敌军的重兵围追,迅速挥师北上。年5月2日至6日,先后共有两个纵队的兵力从千阳途经灵台南部山区,占领新集、百里、星火、上良、朝那、梁原一带。此间,曾发生了百里阻击战和星火遭遇战,之后部队经崇信、泾川返回边区。革命军队三过县境,使灵台人民看到了红军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革命精神,为灵台党的革命工作增添了力量。
喜迎解放重获新生
年7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和六十五军一九五师分两路进入灵台县城,灵台解放,从而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随后,解放军对灵台实行军管。灵台工委负责人赶到县城,与解放军接洽,协同部队及时成立了解放委员会和接管委员会,负责接收接管工作。先接管粮库,接着在大街上张贴布告,查封国民党机关,登记国民党流散人员,收缴流散的枪支弹药。国民党县自卫队五百多人全部投诚,缴获长枪多支,轻机枪5挺,手枪3支,战马18匹。
7月28日,十九兵团委派吴国栋等9人到达灵台,8月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共甘肃工委任命的灵台县委书记兼县长李正林来到灵台,协同吴国栋及灵台工委负责人,开始进行建政工作。8月7日,中共灵台县委和灵台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人民政府成立后,接管委员会正式接收了国民党各机关、部门、学校等机构,随后便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动员群众筹集物资,积极开展支前工作,为部队运送粮草,制做军鞋,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灵台人民也结束了黑暗的旧日子,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新生活。
作者:张玉芬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