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家长,我想对您说
文/晁江辉兴平桑镇人
每一次考试之后,我都害怕学校组织开家长会,甚至有一些恐惧,倒不是我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我怕家长提问我一些奇怪的问题。当了这么多年老师,开过无数次的家长会,参加过很多校外的家庭教育的讲座,也给很多家长做过咨询和讲座,每次面对家长我都会有一些复杂的心情和思考。尤其是做班主任,尤其是在每一次大型考试之后,我都会思考我怎么跟家长交流,我要跟家长谈些什么话题,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成绩,还是孩子的品行和素养,是讲教育,还是讲学校文化还是讲班级凝聚力?
但是无论讲什么,我都会“培训家长”,给家长做一场讲座,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看待教育和教学,如何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等常识性问题。
后天我就又要召开进入高二文科的第一次家长会了,我此时此刻想对家长们说一些话来提前预热一下:
第一句话:学生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你是哪一类?
我把家长暂且分为三类: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在教育中,家长是原件,孩子是你的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是原件出问题了,尤其是对于那些脾气暴躁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家长更应该检讨自己。按理说,到了高中这个阶段即将成人。他们的任性和不理性往往是他们的不幸,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太受欢迎的孤独者,会给心理和学习造成不可估量的折损。
作为家长,应该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经常会听家长说:这孩子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为什么会抵消教育的效果?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和老师的配合的默契度会很低,教育是讲执行力的,没有和老师的默契配合,没有执行力,不要说做人做事能力,成绩自然你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教育是讲合力的。
对于我们班主任老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班主任老师带的并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只有家长和老师主动的配合,形成教育的最大的合力,我们的教育效果才会最大化。
第二句话:家长最应该学习,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教育孩子如此重要和神圣的工作,我们家长却从来不用学习,也不用考试;既不需要合格证,也不需要遵守教育规则,只要能生会养,永远不会下岗!结果是好多父母都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马路杀手”,孩子原本可能是“奔驰车”,活生生被父母们开成了“手扶拖拉机”还要责备孩子不行,发动机不行。因为你们可能既不懂得孩子的特质,也不了解孩子心理成长规律,却纷纷抱怨孩子这辆“车”有问题,还抱怨驾校有问题,还指责教练有问题,从不检讨自己。
其实,教育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修行,我们家长改变,孩子才能在变。
第三句话:不要总问我你孩子的成绩怎样,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知道成绩背后的深刻道理,要明白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身体的健康。我们老师也知道分数的重要性,可是分数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全部,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悲惨的教育悲剧给我们的心里阴影和极端的恐惧,我们更不能忘记人生中的四样东西无比珍贵: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正直的品质和品牌,战胜困难的勇气,相对优秀的成绩。
我们应更加明白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那不能代表这个孩子的全部,更不能代表孩子的人品,不能掩盖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我们更应明白,所谓成绩的背后其实是家长是否真正的肩负家庭教育的责任,因为家庭教育也会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
我们老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力做到“雨露均沾”,可是所有的一视同仁总是有相对性的。我们老师也是人,不是神,我们对于那些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