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昌为
鱼昌为,陕西省长武县人,年8月生,年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同年7月分配长武县农技中心工作,现为长武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鱼昌为在小麦育种这块田地上辛勤耕耘。他独立主持完成了“长武”的选育、示范和推广种植。长武属强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匍匐,抗旱耐冻,耐青干,较抗干热风,成熟早,落黄好;经检测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种标准。从到年,长武先后参加了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渭北旱地小麦预备试验、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均较对照增产,平均亩产公斤。“长武”作为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于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作为陕西省渭北旱原首个强筋小麦品种,年列入咸阳市科技计划,年受到陕西省农业新产品重点推广计划支持,年列入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在陕、甘等省迅速掀起种植高潮,已增加农业产值2.4亿多元,获咸阳市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农业推广成果三等奖。
参与培育的国审小麦品种有长武和长旱58。在我国黄淮麦区表现突出,在河北、河南、山东、甘肃和陕西广泛种植。长武为弱冬性、中熟品种,适宜在陕西省渭北、甘肃省陇东等旱肥地种植,尤其适宜旱塬地区地膜栽培。长武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多万亩,增加农业产值1.4多亿元。先后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旱58为半冬性、中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种。适宜黄淮冬麦区海拔米以下地区种植,如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长旱58于年通过全国农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列入科技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年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被评为优秀项目,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小麦区域试验是一项检验和鉴定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高低、品质好坏的重要的农业科学试验,多年来,鱼昌为同志一直连续承担着陕西省渭北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任务,本着对农业、对农民、对育种者负责的态度,认真着手每一个试验环节,踏踏实实,力求客观真实地做好试验,不断提高实验技能,改进操作手段,降低试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减少失误,把实验做真做实。完成省级以上试验总结报告三十多份,在主持单位组织的多次观摩检查中,受到好评,上报的试验总结报告数据真实可信,均被合理采纳利用。
鱼昌为同志政治觉悟高,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科研领域内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多次受到省、市、县及部门单位的表彰奖励,年获“咸阳市跨世纪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年获“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年荣获咸阳市“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被共青团咸阳市委授予“青年突击手”,年荣获咸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奖和第八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年当选政协长武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年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长武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