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题沅湘兰竹图》
刘跃
两竿翠竹拂云长,
几叶幽兰带露香。
好手移来窗户里,
不须千里望沅湘。
”中国人对庭院总是有深深的情怀的,庭院深深,深藏了人们对栖息之地的眷恋与温情,院子里的一花一草,被赋予了诗情画意。在初冬的一个清晨,我信步走进文庙旁的琴鹤堂客栈,这是一座始建于民国时期现在被作为客栈使用的老院落。
(琴鹤堂大门)
进门长长的夹道,一边是文庙的红墙,早上厚厚的云层这会儿被风吹开悠悠从屋檐上飘散了过去,露出湛蓝的天空,阳光洒落在红墙上,头顶上文庙越过高墙伸展过来茂盛的枝叶沙沙作响。
(夹道)
正是秋冬交替的时节,深秋的景色里夹了几许初冬的早寒,红墙过去镶接的是白墙,墙角堆砌山石种满竹子、榕树、杜鹃、兰花等草木,院子隔绝了临安路上一切喧嚣,直叫人深感门里门外两重天。
(夹道)
夹道是直接连接琴鹤堂二进院的,步入二进院是分为两个小院的两层小楼,院子里种了一棵石榴树,在祖辈的传统观念当中,石榴不仅仅是庭院观赏植物,也寓意着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繁荣兴盛,带着人们祈愿的石榴树在春华秋实中见证了这庭院的时光变迁。两个小院落中隔着茶室,茶室中紫陶做的杯、盏、壶、盂一应俱全,正可以喝茶品茗,谈笑风云,浮生度日。
(二进院小院间茶室)
小院外是一条曲折蜿蜒的小道,小道一边是几丛笔直的凤尾竹,中国人自古爱竹,因其刚劲挺拔,正应了正直、宁折不屈之风骨,因此多有“竹里通幽”、“移竹当窗”的雅趣,园中种上竹子,当清风拂过,竹影摇曳,便有了“竹风声若雨,山冲听似蝉。”的名句。
(二进院与一进院连接的小道)
另一边有几株南天竹,墨绿的叶子中点缀了一串串红色的小果,朱红的果实像玛瑙一般,实在好看。
(南天竹)
几丛红檵木绛紫色的叶片上夜露还未散去,小小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红檵木)
沿着小道又走进了一个一层的小院落,这里藏着的却是一进院,正堂是一间雅致的客房,左厢房屋檐下放了十分古朴的雕花椅子,窗外绿意盎然。
(一进院)
整个琴鹤堂园林景观空间占了绝大部分,在临安路这样中心的地段,这样的布局对于寸土寸金恨不得每一寸土地上都盖满高楼的现代人来说可以说是十分奢侈了。但这样的布局也正完全的体现出千年来人们对古典园林建筑追求的生活艺术内涵。
(琴鹤堂)
回到二进院穿过略暗的过道便是后花园,眼前豁然开朗,一池静水出现在面前,池塘边上围绕着疏密有致的湘妃竹、龟背竹,池中睡莲圆圆的叶片浮在水面上,成群锦鲤悠游其中。池塘边上一棵歪脖子树,粗壮而蜿蜒的枝干如游龙一般弯曲的延伸在池塘上方,树荫占据了小半个池塘。池塘后是一台水榭,水榭上方的帘子卷了起来,阳光、水光齐齐映照在石栏上,水榭内挂了几幅古画,正中一溜长长的方桌,可闲坐饮茶。在花园另一边,满是葱葱郁郁的湘妃竹、龟背竹、南天竹、桂花树、清香树等绿植,有的依然常青,有的被霜染得朱红。围墙外伸满了文庙的苍天大树,如同一面巨大的屏障,将这庭院围成一个小小的天地。
(琴鹤堂后花园)
在中国传统院落里,但凡讲究风水的人家都会留出一方净土蓄水养鱼种花,因在风水文化的观念里,流动的活水代表财运,而锦鲤又带来了生机,花草树木则融于天地,于是这一方庭院里便有天、有地、有花香、有鸟语、有热茶,闲时望月,无事论禅。而这一刻,我只是一个观赏画意的过客,将这幅妙笔丹青尽收眼底。
(琴鹤堂)
在建水古城里,沉淀千年的东方美学并没有被滚滚的时代洪流淹没消退,在代代相传的文化里,它不经意的在这座古城里扎住了根,在许多琴鹤堂这样朴素静谧的幽深庭院中,任岁月流转,亘古不变。让在外的游子,匆匆的过客,卸下一身疲倦,淡泊心境,笑看风轻云淡,闲听花静鸟喧。
(琴鹤堂)
文/图:许文杰
小编说:
因小编登录后台时间的不确定性,错过了很多读者的询问消息,所以小编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