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豳名家列传尚丕勋

平民书法家尚丕勋

长武县城三岔路口的铁杆围栏内,翠柏碧草之中,巍巍矗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记述八位先烈的丰功伟绩,对联和横批是对烈士的悼念和歌颂。纪念碑上的文字内容均为时任长武中学校长、后任长武县副县长的鱼澄如先生撰写,而书法则出于平民书法家尚丕勋先生之手。

尚丕勋,陕西长武人,年出生,祖居县城东街,后迁至南关。少年时代就学于长武县第一高级小学,毕业后在长武县政府任职,年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即调为该会职员。解放初曾在长武县初级中学工作,不久即回乡务农。文革中因历史问题受到批判,年不幸辞世,年仅六十五岁。

先生自幼酷爱书法。少年时常扎一把麻刷,和一盆泥水,在地上练写。就业后一直从事缮写工作,业余亦“坐则画地,卧则画被”,渐渐写得一手好字,誉满乡里,书迹遍及全县各地及周边地区。解放前后,县政府及各机关单位的招牌多出于先生之手,城乡各地的门斗也多为先生手笔。年初,当时彬长旬为一大县,县政府设在彬县,曾派专车赴长武请先生到政府为县委、政府及各机关单位书写招牌等几天,受到广泛好评。

先生的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他写的是颜体,又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著名书法家曹伯庸评价他的楷书时说,既“有鲁公之浑穆雄健,又有何蝯叟之圆熟精到”。他的行草以颜为筋骨,以羲献为血肉,劲健而又清秀,沉雄而又灵动。其书法的整体风格是:筋骨雄强,血肉丰润,体态健美,意韵清畅。可以说,在长武地区的现代书法中,他是独树一帜的了。先生的书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他既写过政府机关的招牌,也写过商号会堂的匾额;既为重大事件写牌书碑,也为平凡小事挥毫舞墨。他对求书者全都一视同仁,只要求之有理,不论是谁,他都有求必应;三年困难时期,他曾串乡书写;上世纪六十年代,他还应县文化馆之约书写了许多门斗,印发城乡各地。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法流布社会各个角落,服务社会各个方面,成了社会的一份不可多得文化财富。先生的书法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比如门斗,他写过“谦受益”、“德为邻”,也写过“向阳家”、”爱祖国”;比如中堂条幅,他写过唐诗宋词,也写过鲁迅和毛泽东的诗词。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曾把当时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全部用中楷写出,文革中虽受到破坏,但多半被其子装裱成册,一直珍藏不舍。

先生的书作多流传民间,爱好者视之为宝,县博物馆亦有收藏。先生为参议会、长武中学书写的会议记录全都保存在县档案馆,上报省上的参议会记录一直在省档案馆珍藏。先生的代表作长武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至今巍然屹立,还将永远矗立在长武人民心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xw/9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