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御史村的红火焰文
耿军平在永寿县甘井镇的北部,有一个名叫岳御史的小村子。这个籍籍无名的村子,坐落在一条棒槌梁梁上。这条山梁像狭长的兽脊,两侧沟壑深切,梁峁纵横,绵延起伏不绝。沿着它的山脉走势,往北可钻进麟游深山,通往西府之地,往南可到达永寿县西塬面,通往关中腹地。也许你一看到村名,就颇有些思量。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事务。为什么这个村会起这样的名字?究竟有什么来头?有人说,这个村子本来就可能没有名字。我打听了一下,原来口耳相传,真的有故事,只可惜没有文字记载下来。传说,明代这个村里出过一位响当当呱呱叫的大人物,他姓岳,在京城任监察御史。就这样,天长地久,人们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岳御史村。隔壁的党史主任办邱俊彦是个饱学之士,确实熟知永寿的近现代历史。他娓娓而谈,说岳御史村是一个颇有故事、值得永远记忆的村子。在国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村字曾经发生过两次我党领导的起义部队在此被打散而失败的战事。说真的,他的话一下子提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永寿县甘井镇岳御史红色纪念馆请原谅我孤陋寡闻。对于我来说,真正知道这个村子,却缘于好几年前的一次新闻采访。记得那是年9月份,由凤县县委宣传部联合西部网记者、媒体达人共计20余人,组成重走红色线路采风团,从“两当兵变”策源地凤县凤州镇出发,途径陕甘多个区县,经过四天三夜的行程,开展了“追寻凤县光辉历程重走红色革命路线”活动。由于我在永寿县委宣传部工作,为了尽快熟悉情况,充分掌握史料,配合他们采风,公函发来以后,我及时联系县委党史办邱主任,在镇村干部带领下,提前来到岳御史村,入户走访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希望能找到目击证人。老人年近八十,瘫痪在床,形容枯槁,精神颓唐,说话颤颤巍巍,经过我们引导,终于慢慢回忆起来。他断断续续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所听到的岳御史村遭遇战的经过。他说,过去他们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山梁上有条官道,曲里拐弯通往麟游,通往西府。那个年月,兵荒马乱,匪患横行,经常出没乡里。一旦抢了财物,转过身就钻进山林里,没了踪影,谁也抓不住。那时,这条弯弯转转的山路边,根本没有像样的村子,老百姓住得七零八落,只是东一户西一家,蜗居在沟前沟后的土窑洞里。若遇上过部队,或者土匪来了,老百姓早吓瓜了,东躲西藏,钻进了窨窒。像这样的情况,村里哪有人亲眼看见过那场战斗。不过听大人们说,后来有人在现场捡到过损坏的大刀、枪支,还有零星的子弹壳。那天,我是第一次来到岳御史村,也第一次听到两当兵变在这个村子失败的革命故事。很快,采风团一行就来到了永寿,邱主任指着战斗遗址现场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这次遭遇战的经过。说是年4月24日,刘志丹率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渡过泾河进入永寿地区,猛攻县城,歼灭监军镇民团30多人,收缴长短枪30余支。4月30日,歼灭永寿常宁镇民团五六十人,收缴长短枪五六十支,有力打击了永寿当地的反动武装势力。
(左)两当兵变主要领导人——习仲勋(—)
(右)两当兵变主要领导人——刘林圃(—)
也就在这一年的同一月,习仲勋、刘林圃、许天洁等地下共产党员,利用换防之机在甘肃两当县成功组织发动兵变,拉出了约人的起义队伍。在两当县太阳寺,他们把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刘林圃任政委、习仲勋任队委书记、许天洁任队长。在一张残图的指引下,他们带着起义部队向北走,意欲同刘志丹率领的陕甘游击队会合,沿途同当地民团发生数次战斗。走到甘肃灵台县蔡家河时,前边有国民党正规军堵住了去路。习仲勋他们召集营委会议,决定由许天洁带队向东绕道赴永寿县岳御史村休整待命,自己前往长武县亭口镇做渡泾河的准备工作。不料,起义部队在岳御史村宿营时,遭到本地大土匪头子王结子部的突然袭击,由于寡不敌众,部队被打散,许天洁被捕。得到消息后,习仲勋只得暂时栖身于长武县一个骡马店。两个月后,他秘密返回家乡,后以驮盐换粮为掩护赶到照金,同谢子长、刘志丹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太阳寺革命旧址后来,乾县永寿地下党策划组织发动的铁佛寺起义队伍,几经辗转,开展游击战,最后也在岳御史村失败了。那是年5月,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派吕剑人和中共乾县特别支部书记张庚良,负责开展对乾县“非法”武装的改造工作。10月7日晚,中共永寿地下党组织领导人严克伦,秘密来到铁佛寺,与张庚良、刘庚等人开会,研究了策反乾县保安分队武装起义、攻打永寿县城、收缴地方武装、破坏国民党东北军西兰公路交通等行动部署。当晚,铁佛寺保安分队到达乾县阳峪乡新店村,在张庚良、刘庚作了战斗动员和部署后,立即北上,猛烈攻入永寿县城,全歼国民党永寿县警卫队,缴获长短枪80余支,击毙永寿县县长祁芸石等,砸开监狱,释放囚犯。翌日晨,张庚良、刘庚率保安分队撤离永寿县城,在乾县梁山乡坊里村宣布起义并改编为陕甘边抗日联军,张庚良任司令员,刘庚任政委兼参谋长。起义人员分编为3个大队、1个特务队,共余人。接着,陕甘边抗日联军向西挺进,先后攻占了永寿县店头镇和扶风县天度镇。一路上,他们打击土豪劣绅,给老百姓分田产,张贴标语,宣传抗日。国民党紧急调集两个团前来围剿,联军在岐山、麟游一带同国民党军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游击战,终因孤军奋战,补给断绝,作战难以为继。11月3日晚,部队决定趁夜色返回乾县,分散隐蔽。但在途经永寿县甘井镇岳御史村时,被国民党东北军独立十团和麟游县保安大队包围,由于敌强我弱,武器弹药严重不足,起义最后失败。前几天,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永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传海带领我们宣传部职工和学教办干部,前往云集生态园岳御史战斗博物馆参观学习。一位策划永寿革命博物馆建设的陈校平老师,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这段悲壮激烈的革命故事。最后,他代表云集生态园充满自信地说,他们目前已聘请专家,对永寿的红色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整理,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加大力度改造提升,力争把这个革命博物馆打造成很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出了博物馆,我忽然欣慰地想,永寿的革命党史就在这里,也一定会呈现在这里。再回过头琢磨,岳御史村真不愧是一个有故事有记忆的地方。虽然两当起义部队在此失败了,铁佛寺起义部队也在此失败了,但在全国大革命失败,在那个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的历史时期,它们带来的革命影响却是深刻而巨大的。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他们为永寿带来了革命的火种,是他们在永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然后,颠沛流离,前仆后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不久——年12月初,共产党员严克伦在甘井镇甘井村成立了中共永寿第一个党支部——西塬支部。年3月,严克伦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回乡组建了中共永寿特别支部,支部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有党员51名。总而言之,革命不易,幸福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作者简介:耿军平,笔名耿峻平,陕西永寿人,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写过小说、诗歌、散文,陕西省作协会员。已出版散文集《生命之花》、《生命之根》,现有散文集《生命之羽》、诗集《生命之火》等待出版。麻亭驿文化微刊您的垂青是爱,您的鼓励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