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为0的时候,宜昌是什么样子?
城市就像一部大大的书卷,我抱着它,捧着它,读着它,于是我开始读懂了。
原来,宜昌城是这个样子。
我该如何寻找它的来路呢,就沿着历史的足迹去琢磨?是的,于是,我找到了它的起点,它的分界点。
摸索宜昌的经济,能够找到的文献记载里,欧阳修留下的几乎就是最久远的文字。
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位诗人,为宜昌描述了最初的宜昌经济。
“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市不可入”。
“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养于四方。贩夫所售,不过鱐鱼腐鲍(干鱼腌鱼),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市亭插旗斗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赊”。
这说的是年的事,也就是宋朝的时候,宜昌人几乎是自给自足,商业贸易只是一点花椒,漆和纸张的买卖,再就是一点干鱼腌鱼,不过既然有人有市,小酒馆还是有的,但确乎没有富商大贾。
峡州知州朱庆基在年的时候,规划建设宜昌城,“始树木,增城栅,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也就是用树木围成栏栅,建成南北对立的街市,以做商业之用。
第2年欧阳修来宜昌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简陋的宜昌城市,或者应称为宜昌集市。
一直到年,也就是明朝的时候,宜昌开始筑城,建成了城墙高2.2丈,周长丈,三面挖了护城河,一面临江的城市,这个时候的宜昌城拥有8个城门,南北宽三里,东西宽一里,城内可以走马。
明朝初期,夷陵码头开始繁荣,城池做好之后,城内的手工业作坊增加,商业开始繁荣,人口增加,逐渐建成了书院,会馆,宗祠,寺庙,戏院,客栈等公共设施,比如在宜昌比较出名的六一书院,墨池书院,锁堂街,中书街,都是在明朝建立起来的。
有记载,“闾里由荒寂而殷盛,财货由俭瘠而本衍”,这说明明朝曾有一段时间,宜昌比较繁荣,但没过多久便随战争而凋敝。
宜昌真正的贸易兴盛起来,已经是到了清朝,东湖自改为府之后,“为附郭邑,五方杂处,风俗稍变,开邑十倍其初”。
这一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粮食的运输。
清康熙年间的粮运是非常繁荣的,长江作为主要的水运通道是粮食运输的主渠道。
四川的乡民用粮食换布匹和其它商品,汉口的布匹棉花,杂货朔江而上,在重庆形成交易市场,宜昌作为川鄂的咽喉,承载了转运码头的角色,宜昌城市商品经济因此而发展,宜昌城逐步形成了13条街市,柴米鱼肉,山货药材,布匹百货,钱庄税号应有尽有,外地客商已在此设立分支机构,购地建房,商业贸易成了宜昌的支柱产业。
可以说,宜昌的第一次繁荣是因为粮食运输而带来的,宜昌城是因为商业而繁荣的。所以,宜昌城自带一种天然的商业消费的基因。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镇江阁的修建。
到年,已经有多家米行自明末的时候经营粮食,历经了几代人,八家粮食商人为了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合作建成了镇江阁米行,挂牌为“粮食行公所”。
宜昌从此有了统一的交易场所,促进了川米和湘米的流通,粮食的购进主要由本省的公安、石首、江陵、荆门,浙江、四川、湖南,甚至也从仰光和西贡购进大米,销往宜昌及周边地区,如秭归、巴东、长阳等地。
仅秭归县一年就需要万斤粮食,整个市场平时的销量每月达到75万斤,高峰可达万斤。
如果以人平每月30斤口粮算,镇江阁的销售,可以供应4万人的口粮。
到太平军轻取宜昌城的年,镇江阁米行已经营了年。
太平军年攻占南京武昌之后,淮盐西运线路被切断,开始“川盐济楚”,宜昌便开启了近代商业的繁荣之路。
所以,我们将年作为宜昌经济的起点。
之前的GDP因为数字太小,且没有记载,所以暂且以0为计。
工业
年之前的宜昌工业是什么样子呢?
据记载:
年,远安第1家茶叶生产作坊诞生,名“鹿苑茶”。
年,五峰渔关生产红茶。
年,枝江洋溪建石灰窑,这是后来洋溪水泥厂的发源地。
年,枝江马店建官窑7座,烧制日用陶器及砖瓦。
年,枝江善溪窑开工,发展到18节龙窑1座,瓦窑25座,从业人员余人。直到现在,善溪窑还保留着烧窑的传统,善溪窑也成了一个地名,现在成了一个陶器市场。
所以宜昌的陶器还是很发达的,这也与中国的名字China一致。
年,宜都县枝城楼子河一带,有制陶室。
年,五峰清水湾创办天坑舷窑厂,即后来的五峰陶器厂。
年,在远安银子岗办有陶器厂。
年,兴山响水洞夏家下湾办陶瓷碗厂,年产碗1.2万件,几经兴衰,持续经营年。
年,枝江江口镇兴办织布业,这是宜昌最早的纺织行业。
年,宜都古老背“江泰丰”花行挂牌开业,最高每天收购棉花20吨。
年,宜都县开印刷店,采用水刻水印信封、信签、账表等等。
年,兴山县开办青龙口纸厂,生产古连纸。
年,宜都县开设酱品作坊。
年,枝江江口镇开设“谦泰吉”号酿酒槽房,到现在已延续年,这即是枝江酒业集团的前身,所以说,百年枝江是名不虚传的。
年,秭归有盐井两口,年产盐约24万斤。
年,归州志记载,秭归产铜、铅、煤、绢、白布,葛布等等。
年,长阳云台山南有煤矿产煤。
年,秭归香溪泄滩煤矿是鄂西最重要的矿产,煤田最广,仅香溪一带矿主就有7家。
可以看出,宜昌当时的工业主要是资源型和手工业,如煤矿、茶叶、酿酒、陶瓷、手工织布。到年,宜昌区域基本形成了矿业,酒业、茶叶和布匹为主的轻纺手工业,和建材工业三大门类,总的企业规模约在20多家。
这些产品的产出也为宜昌城区的商业提供了一些商品。
因为这些工业品的实际产量和收入都没有记载,所以GDP的数字是多少,也无从得知。
同期的西方国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国在唐宋元期间的时候,欧洲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代。
明朝时期的14~16世纪,欧洲正在文艺复兴,文学艺术氛围空前活跃,随着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成为了社会的基础,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业的竞争导致了自由和创新的气氛,促成了各种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相继的发展。
年至年,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年,蒸汽时代开启,手工业被取代。
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基于市场竞争的需求,英国开始将触角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年,美国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市场,从而也产生了大量的杀戮和侵略。
当宜昌还沉浸在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生产的封建社会之中的时候,西方国家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宜昌地处偏僻,第1次鸦片战争虽然对宜昌本土并无多大冲击,但随之而来带来的鸦片却成为了宜昌最受欢迎的商品,虽然具体的鸦片消费数据没有记载,但年到年,这一段时期的鸦片已畅销中国,国人已经上瘾,吸食鸦片成为了国人较为普遍的状态。
漫漫年的封建统治,虽然期间经历过看似繁华的过程,电视奢靡的古装剧,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现状,不过,从荆州博物馆和宜昌博物馆出土的文物看,年前的楚国工业已具有了非常精湛的青铜器冶炼及铸造技术,漆器工艺非常精美,丝绸织物细腻美观,可以说,19世纪上半页的荆州宜昌工业,仍是赶不上年前的楚国工业。
公元前年,战国时代,白起火烧夷陵,白起的铁骑踏碎纪南城,随后楚国的消亡便是工业生产的一次巨大的倒退,直到年,荆州宜昌本土甚至连祖先创造的曾经的工业文明也不知道。
许多许多年之后,当大量的青铜器出土,才揭开了曾经灿烂文明的一幕。
所以,文明是可以消亡的,是可以被战争毁灭的,文明更是可能倒退的。
年洪秀全起义,持续10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拉开序幕,川盐得以由宜昌转运,从而开启了宜昌商业繁荣的一页,也开启了宜昌真正的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历史。
.6.13
珠宝诗人君和陈军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