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以陕西秦商为背景的“七字真言”电视剧刷遍各大社交网络,正是孙俪“娘娘”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剧情如何不再多说,令人惊喜的是其中对于陕西美食的表现,直叫人隔着屏幕流口水。
电视剧在第一集里以女主孙俪爱吃甑糕为引子,带着镜头走上街市溜达一圈,羊肉泡馍、大刀凉皮、肉夹馍、扯面……一系列美味便轮番上演,让观众恨不得直接飞来著名的美食城市西安解解馋。
一闪而过的镜头里,藏着肉夹馍的身影↓
还有这碗暖心的羊肉泡馍~~
厚厚的芝麻,颜色鲜亮的红油,就是这个镜头一下子戳中了我,圈粉圈的死死的↓
当然,在众多小吃里,最亮眼的当属“陕西女首富”周莹亲自认证“方圆五百里最好吃”的甑糕了↓
想知道八百里秦川美食有多好吃,那可是连著名作家贾平凹都无数次在自己的文章中疯狂为它们打call的~
图片丨《那年花开月正圆》
关中人能饮,关中人更能吃,八百里地面,县县都有传统小吃。这里生产小麦,米不多见,人也视米不能饱肚。每几省人开会,饭桌上吃白花花米饭,见狼吞虎咽者,必是南方籍人;而一边吃米饭一边啃馒头的,十个有十个是关中人。一样的面粉,吃法百样,仅烙吃的有礼泉的石饼,以大油、鸡蛋和拌,摊饼在锅里炒焦的泾河石子之上,饼酥、干、脆、爨,而白净色不能变;有耀县油旋,面擀薄如纸,敷之油辣、葱花卷团压扁,食之油而不腻,脆而不散,又觉层层叠叠,工艺叹为观止;有乾县锅盔,那竟是一多厚,形如磨盘,硬如石板,用牛耳刀方可切下。若论起面食,更是千奇百怪,渭南的是乒乒面,以蘸辣醋水吃之;有长安的粘面,以拌大油、蒜泥搅匀吃之;有岐山吊面,以韧、薄、光、煎、稀、汪为特色;有兴平涎水面,数十人捞面回汤而出名;兼之武功扯面,三原削面,大荔拉面,其形不同,味不同,各领风骚。但是,关中人最喜吃的,也最能吃的,却是牛羊肉泡馍。将牛羊煮熟,切成碎块,在炒勺匀匀炒过,加汤放料,汤是骨汤,色清而存味,料是生姜、大茴、辣椒、葱花,量重而味浓,再将烤饼掰成碎末倒入,滚成糊状,放香油香菜,盛粗瓷海碗。其整套做工,该粗即粗,该细即细,以土为洋,以奇反正,以丑变美。吃起来,碗比头大,馍比碗高,蹲在凳子上,直吃得咂声一片,汗流满面。南方人初见此食,大为惊骇,一是惊其野蛮,二是骇下肚难克,但吃之则香美绝妙。此饭是关中“国饭”,入秦不吃牛羊肉泡馍,犹如进京不吃北京烤鸭一样,将为人耻笑,终生遗憾。
而周莹最爱的甑糕,贾平凹先生也曾在《陕西小吃小识录》特地写过,名家文字vs影视表演,看看哪个更让你口水留下三千丈?
甑糕
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甑为棕色,糕有枣亦为棕色,甑碗小而粗瓷,釉舟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合谐安心。
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吃甑糕易上瘾。有一作家,黎明七点跑步,八点赴甑糕摊吃三碗,返回关门写作至下午四点方停歇,数年一贯,写书十年,体壮发黑眼不近视。
吃甑糕,对于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来说,是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甑糕有多好吃呢?现在想来也不见得是什么山珍美味。其实所用原料,大抵不过是红枣、糯米、葡萄干、红豆这些。蒸上五六个小时,这几种食材的滋味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卖甑糕的伯伯用铲子这么一抄,被蒸得熟透的红枣立刻成了枣泥,与葡萄干一起将晶莹剔透的糯米饭染上一层淡淡的蜜色。
吃的时候,最好吃的部分莫过于红枣、葡萄干、糯米粘在一起的那部分。红枣入口即化,糯米嚼之香甜,葡萄干的酸甜则在唇齿之间时隐时现。
那么,这一口入魂的甑糕到底怎么做?
甑糕的做法
甑糕,口感软糯香甜,只需四种材料就能做成,原料简单制作方便!!这个肯定没有毒~
(做法来源:
烘焙食记)so~家常甑糕的做法,动起手来~为自己打call!!
有热心网友留言:陕菜小镇在哪里?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具体位置:西安市近郊蓝田县三里镇三里头村。该项目目前处于设计规划状态,布局效果图已有雏形喽!时尚?艺术?民俗?色彩?究竟哪些关键词是对它最好的诠释呢?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