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峰今年40岁,陕西省乾县漠西陈家庄人。初中毕业后到台资企业卖了七八年胶水,这里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他后来的徒弟都是大学生,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现在徒弟都开公司当老板了。在这里他知道了文化的重要性,可他学点啥呢?正好他的邻居有位书法家,他看了人家的作品后眼界大开,也买来笔墨纸张,练开了行草。不图啥结果,满足一下精神需求吧。艺术对他来说是不能解决肚子问题的,他现在在西安河址西卖着早点养家糊口。
他和妻子加工的早点主食是锅盔。陕西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泾阳锅盔.武功县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扶风县锅盔,凤翔县锅盔。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个锅盔品种叫“文王锅盔”。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巨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
他们制作的早点主要有乾县豆腐脑,该早点属于“乾县四宝”中的一绝,不仅豆腐细腻,而且嫩滑顺口,香辣可口,且营养价值极高,以“酸、辣”为特色,是补品中的瑰宝。乾县的豆腐脑多用河水泉水,近年来多用天然水制作,虽是半固体,但凝而不散,翻而不碎,用浅勺轻轻舀到碗中一片,如双摺,则摺而不断。加上食盐、姜、蒜泥、酱油、五香醋、油泼辣子,真是红白相映,味浓辣香,引人食欲。图为妻子为食客盛好豆腐脑。
她俩卖早点,即使每年要交两万多元的摊位租金,收入还是比打工强多了。
每天上午,他们的摊位上食客络绎不绝。
许多桌子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