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思聪的英文名,我肃然起敬hell

侃哥的第次原创

前两天偶然刷到《南华早报》这样报道王思聪被孙一宁怼事件

标题的选词很有意思啊:

ScionofDalianWandaaccusedofsendingabusivetextstoonlinecelebrity

译:大连万达的公子(王思聪)被指责向网红发送骚扰信息。

这句话里的Scion这个词惊到我了,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文雅的关于“富二代”的表达。

scion(读音:/?sa??n/),意为“ayoungmemberofafamily,especiallyafamousorimportantone”,即“尤指名门望族的子弟”。

王思聪叫Sicong,这里用scion,好像啊…作者故意的?

说到王思聪的英文名,我心血来潮查了一下。

他曾经发过一条微博,说得很经典:

虽然万达的大少爷平时有点玩世不恭的感觉,但他这个理念还是值得大大点赞的。

说来也巧,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这个帖子—国人烂大街的英语名…

不知道你们咋样,反正我中枪了。

我叫kevin,也是大学期间随便给自己取的,我名字里不有个“侃”么,就找了这么个谐音。

不过目前来看,Kevin好像是仅次于Tony的“洗剪吹”风格的英文名了。

再回到王思聪的“英文名”Sicong,其实我觉得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很独特,辨识度很强。

跟老外介绍自己的时候,完全可以说自己中文名的拼音。

比如你叫“李明”,那英文名就是MingLi,我认为“Ming”就很好听,一点都不土啊,并不一定非得叫John、James、Henry等。

不过,在一些情况下,你确实需要一个英文名,比如你的中文名可能会让老外产生误解。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叫“戴莹”,如果她跟老外介绍说:Hello,I’mDaiYing.听上去就像“I’mdying.”(我快死了)。

所以,她的英文名根据中文名字的发音做了调整,叫Day。

还有一种你需要英文名的情况是:你的中文名老外不太容易念。

比如歌手“张杰”的名字,其实“zh”和“j”开头的字对老外的挑战很大,一般都念不对,所以每次去纠正他们很麻烦。

张杰很聪明,根据“杰”的谐音,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叫Jason。

我们也不能否认英文名的好处,特别对于那些经常跟老外打交道的人。一个英文名能让老外方便地念出来和记忆,省去解释读音、解释拼写的麻烦,更便于交流。

比如说相声的加拿大人“大山”,如果他一直用本名MarkHenryRowswell(马克·亨利·罗斯韦尔),那每次观众叫起来烦都烦死了。

不过,如果按照其英文名的发音,起一个中文谐音的名字叫“马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尽管英文名有一定的好处,但我内心深处还是坚信这样一个观点:

YourChinesenameisthebestnameforyou.It’syouruniquesymbol.Yourparentschoseitforyou,sodon’tchangeitforforeigners.

你的中文名是你最好的名字,它是你的独特符号,是你的父母为你而选,本身就是很独特的存在,不要为了取英文名而取英文名。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对想取英文名的朋友们有点启发。

猜你喜欢:

推荐:中文译名美爆的5首英文老歌,你最喜欢哪个?

上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gr/10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