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过去15年,物价翻几倍,粮价一动不动,农民:靠情怀撑不了多久
今年以来,长武县围绕“六稳”抓“六保”,实施抓项目促投资,抓产业储动能,抓攻坚稳优势,抓环境显魅力,抓民生增福祉等五项措施,攻坚克难,实干担当,按下了经济社会发展“快进键”,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基抓项目,拉动投资增长。该县抢抓省市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大好机遇,紧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民生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聚焦能源化工、新能源电池、服饰加工、管材制造“四张工业图谱”,进一步放大“煤炭、电力、劳动力”三个优势,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盘活土地资源,保障项目需求,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户长武,确保项目建设实现数量、总量的“双突破”。今年,全县安排重点项目40个,年度投资45.2亿元。转型抓产业,蓄积发展动能。该县围绕煤炭、电力、甲醇等重点行业,引导企业技改扩能、产销对接,力争全年生产原煤万吨、甲醇60万吨、发电55亿千瓦时;深入推动锂电池、服饰加工、管材制造类企业高效生产、发展壮大;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以及瞪羚企业培育计划,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万吨以上,新建优质果园1万亩,大力拓展果品销售市场促增收。着力抓好生猪、蛋鸡、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确保新增规模养殖场10个,建成4个场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10家,新建现代农业园区2个。突出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乡村旅游“三大板块”,完善县镇村电商网络体系,做活“假日经济”,点亮“夜间经济”,力争线上交易额达到1.5亿元以上,培育个体工商户户,新增私营企业50家。图为长武县巨家镇马成寺村的扶贫产业,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
打好攻坚战,放大竞争优势。该县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增收等“十大行动”,聚焦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减贫任务,深化苏陕扶贫协作和中行定点扶贫,促进国企合力团、高校、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凝聚社会扶贫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落实工业企业“一厂一策”和中小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确保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天以上,PM2.5浓度持续下降,让老百姓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享受到更美好的碧水蓝天。聚焦行业治理、民间融资、网络借贷,扎实开展防范处置非法金融风险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套路贷”等违法犯罪活动和房地产企业违规行为,坚决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提质抓环境,彰显城乡魅力。该县启动工商局家属楼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高标准实施区中园道路建设、北大街南段道路改造等项目,规划建设便民市场4个,改善路网结构,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引导每个镇(街道)重点打造1—2个“拳头”产业扩大镇域经济规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高标准完成“三北”工程造林亩、“天保”工程造林亩,绿化道路30公里。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建成重要支流泾河治理二期护岸工程,提升生态建设与保护水平。服务抓民生,增进百姓福祉。按照“建机制、兜底线、织密网”的总要求,综合运用社保降费、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政策,全力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健全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待遇保障等工作体系,广泛开展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招聘活动,破解企业用工难题。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扩大门诊糖尿病、高血压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