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琦丽的鼓励,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生活也恢复了该有的样子……”贫困户尚小某动情的说。因为婚姻不顺,尚小某整天浑浑噩噩,蓬头垢面不出门、不工作,琦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复多次入户给做思想工作,介绍工作,帮忙照顾孩子老人……。用真情换真诚,这些只是咸阳市长武县医保局驻昭仁街道南关村驻村扶贫“主心骨”常琦丽驻村三年来帮扶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三年来,一件件惠民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与赞誉,更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扶贫驻村标兵”、驻村工作队连年来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等荣誉称号。因为工作出色,年常琦丽被单位选派到南关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融入村上工作、融入群众生活,是琦丽初到南关村最担心的事。初来村,她便积极转换角色,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沉下身子,下足“绣花”功夫,手往面盆里塞,脚往泥地里踩,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明确职责任务,田间地头有她的足迹、贫困户家里时常有她的身影,少了机关的舒坦,多了一份担当的情怀。三年来,加班对她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再正常不过了。很快她便与南关村的父老乡亲们打成一片,也正式拉开了她帮扶工作的序幕。充分调研,注重结合,找出南关村扶贫发展新路子。南关村共四个村民小组,全村户人,村上主导产业为苹果种植。她到村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情民情,为贫困户谋发展,响应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经过多次和席淼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洽谈沟通,召开会议研究,终于形成方案,采取“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累计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48户,今年为48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头,增收14万。协调扶贫项目资金52万,其中配套入股资金36.4万元,保证入股贫困户连续三年分红,实现年分红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简单质朴的一句话,就是诤诤承诺。贫困户李玲子由于年迈,体弱多病,无人照顾,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她克服种种困难,为了协调找人照顾,她没少费心思、没少跑路。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和四支队伍,给换了新被褥、新床,购买了小型洗衣机、电饭锅、微波炉等等,让李奶奶的屋子焕然一新,没有了难闻的味道,多了一份幸福的味道。“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幸福”的懒汉思想是影响脱贫质量的羁绊。琦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三年来,她组织贫困户在村上举行扶智扶志培训学习,开展村级道德模范评选,多方联系就业信息,实现了12户未就业贫困户稳定就业。由于崔某某年纪大了,而且还腿脚不利索,失去了劳动力,仅靠儿子和儿媳打零工、种地维持生活,他孙子还在上大学,家中开销比较大。琦丽了解情况后,和崔某某儿子商量后,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帮助他们办理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5头牛,积极联系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崔建文孝敬老人,踏实能干,在短短的时间里现在已经发展到15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春节期间发生新冠肺炎疫爆发,她不畏艰难、积极请战,靠着几年驻村工作中熟悉村情户情群情的丰富经验,想方设法联系疫情防控宣传材料,加快在各进村路口设置检查点,第一时间搭建起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固堡垒。在关键时刻体现了驻村干部良好的政治素养、突出的工作能力和坚强的政治定力。常琦丽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责任为疫情防控尽微薄之力。”她顾不上回家吃饭,就一碗方便面解决午餐。新的反馈数据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排查上报,她顾不上家里两岁的孩子,加班加点统计数据,逐项逐条汇总分析,确保了村民生产生活安全。常琦丽同志不计个人得失,她不改初心一心扑在工作一线,成为昭仁街道南关村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面旗帜,成为广大群众参与配合防控工作的典型示范,极大地凝聚起了干群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情系农村,情系贫困户,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琦丽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汗水与泪水并存,付出与回报共生。她必将在长武县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最后关头,义无反顾,乘胜出击,付出的更多,收获的更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