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游
文
梁炜
灵山
灵山原有九顶莲花山之称。那美丽不言而喻。灵山陲秦川两端,绵吴岳之东岭,南瞻终南之秀峰,北顾千山伏兔。野水赴壑、岩石峻峭,傍冯家山水库于左,依丝绸之路于后,处凤翔千阳及陈仓区三交界处。山中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秴酹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这些将灵山浓妆淡抹。走进慧净寺五殿,处处都是香烟缭绕,钟磬长鸣,那肃穆与清静就让人不教自思,脚下的美一寸拜祭路都是有虔诚铺就。
是的。不论是灵山老母,还是佛法三僧、菩萨“三大士,不论是释迦穆尼,还是大肚弥勒,都是叫人养善心、发慈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喻美好于清静悔悟之中。上山进寺游览,把心灵净化一番。下山后思想为何叫”灵山“?原来,以秦穆公狩猎于此山见灵鹫鸟,随命名为灵山。
秦穆公
在凤翔县街头有一尊秦穆公全身塑像。由此而不得不想到他的英明作为。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姓嬴,名任好。公元前年一前年在位39年。
秦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进入春秋后,秦国逐渐强盛起来,扩大了疆土和势力,但与中原诸国相比,仍显得比较落后。秦穆公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强调取信于民。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谋略。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但在肴之战中败于晋,暂缓了东进的步伐。
秦穆公认真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进一步整顿内政,及时改变战略方向,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泰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这样,东从陕酉、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著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由此史实让人不得不佩服秦穆公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代明君。他任人唯贤。不具一格。他看到把70岁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换回来,让他当大夫,辅佐他成就大业。让人不得不说识人者为俊杰。
左公柳
在凤翔东湖,看到了一棵古老的柳树,旁边立牌解说,才知他叫左公柳。
左宗棠(~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据传,十九世纪下半叶他率领的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岁月无情,从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档案记载,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七千九百七十八棵,而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二百零二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1],有一百八十七棵。看来我十年间两到柳湖还是来对了,这里确是左公遗泽最多处。但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左宗棠的老部下和同乡杨昌浚,途径甘新大道时看到一路湘军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植拂云霄,触景生情,深有感触而写下的诗句,称赞了左公在西征期间动员湘江子弟在沿途广种榆柳,绿化边陲,开花结果的壮举。走出凤翔,思考历史,和名人历史浸润良久。只觉凤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那里值得我们挖掘探究我国古代的历史,以指导今天的历史作为。
作者简介▼
梁炜,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爱之劫》,同年出版报告文学集《足迹》。年出版长篇小说《坎壈人生》。年出版散文集《花开花落》。
??????
约稿启事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
vip.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