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为帆逐梦前行行走在泾河边的女子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www.sjqbdf.com/

泾水为帆逐梦前行

——行走在泾河边的女子李胜灵

很多人的梦想常常是挂在嘴上,而她始终走在追梦的行动上。正是泾河人这种敢说敢为、刚毅坚持的精神,给了她超凡的勇气和毅力,带她走完了整个泾河流域,实现了“行走泾河,触摸泾河文化之脉”这个异想天开的梦想。人们这样评价她:“走遍泾河流域第一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年轻的优秀新闻“老兵”等,这就是李胜灵,一个行走在泾河岸边的女子。

年轻的优秀新闻“老兵”

年7月参加工作的李胜灵,工作之初,在陕西省长武县广播电视局担任记者、编辑。年11月调至泾阳广播电视台工作,年取得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历。年至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研修班进修学习。

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研修班进修学习期间,曾兼任旅游卫视《中国往事》栏目组节目编导,编导节目40多期。学习结束后,将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地方台实际情况相结合,打破传统观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策划并编导制作了一批突出地域人文特色、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参加工作21年来,一直坚持奋战在新闻记者编辑岗位一线,积极好学、善于钻研和创新。先后担任泾阳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办副主任、专题部主任、总编室主任等职务。

年由她策划创办的《东西南北泾阳人》栏目,和泾阳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次走出泾阳、走出陕西进行采访。通过采访雷抒雁、白描等泾阳籍在京知名人士,将地方电视台的功能予以拓展和延伸,节目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各方好评。特别是对已故作家、诗人雷抒雁的采访视频成为了珍贵的独家资料。

她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新闻通讯、深度调查、杂文、散文作品上百篇。40余件作品在省市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获奖。年她被评选为泾阳县第七批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

走遍泾河流域第一人

在中国传媒大学近两年的专业系统进修,使她对传媒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她不再满足停留于人们对记者编辑就是“拍拍片子、写写稿子”的传统认识。

年,她在撰写非遗项目《泾河号子》专题片后,萌生了策划大型文化活动“寻梦泾河源—泾河文化之旅”的想法。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多次的游说给予支持的单位和领导,最终得到了支持和认可。正如她在《何谓泾河魂》一文中所说:“以‘寻梦泾河源’为主题,是因为作为泾河岸边的女子,我想知道家乡之外的泾河是怎样的、泾河的源头是怎样的、泾河流域的每一片土地所孕育的子民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是怎样的。”

她坚信,只要坚持,梦想定会成为现实。

年7月,大型文化活动“寻梦泾河源—泾河文化之旅”方案被咸阳市政协采纳。

年9月,她担任“寻梦泾河源—泾河文化之旅”活动采风执行人,历时3个月,行程多公里,走遍了泾河流域3省5市29个县市(区);年6月策划召开了泾河流域3省5市29个县市(区)专家、学者参与的文化之旅活动后期成果研讨会;年8月,她被关陇民俗学会聘为特邀研究员;年9月,她完成了50万字的“泾河文化之旅”系列丛书《追寻泾河魂》稿件撰写及画册《图说泾河》的编辑工作;年3月“泾河文化之旅”系列丛书《追寻泾河魂》、画册《图说泾河》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该社推荐参与优秀涉外出版物评选。

她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以新闻工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敏锐触觉,将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继承传扬有机的“泾河文化之旅”大型文化活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文化考察。《追寻泾河魂》这本系统记录泾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书籍,既有史料保存价值又对泾河流域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宣传和促进作用。

咸阳日报、中国泾阳-泾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gr/8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