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倾情打造弱势群体10分钟服务圈

今年以来,长武县聚焦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和幸福院居住老人照料监管等突出问题,以“党建+农村养老服务”为抓手,建立农村爱心协管员制度,开展农村弱势群体照料协管、巡查探视、生活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水平,打造弱势群体10分钟“服务圈”。目前,在全县个行政村选聘名农村党员担任爱心协管员,服务全县名协管对象。

网格管理,联系服务“点对点”。以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为基础,建立起党员联系服务协管对象“全覆盖”工作体系。示范带头“联”,村级后备力量、青年党员带头联系村组困难群众,深入开展关爱服务,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作出示范。就近就便“联”,针对协管服务对象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1+X”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途径,推广“党员中心户长”制,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巷道、庭院和血缘关系为单位,让党员直接联系周边分散居住的特困供养人员,构建起“1对多”的网格化联系服务体系。需求对接“联”,采取“自愿选择+组织安排”的方式,由服务对象选择联系党员,党支部根据服务对象申请及党员状况,合理安排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户数,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设岗定责,服务群众“零距离”。制定农村党员服务群众基本制度,着力打造服务群众新模式。强化联络监测,农村党员至少每三天到服务对象家中探望巡查1次,了解协管对象的身体状况、居住条件、日常生活、人员流动等情况,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人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协管对象身体是否突发疾病、居住是否在认定住所、生活是否有必需品等情况进行定期核查。服务应急处置,重点针对幸福院应急管理、独居老人突发疾病等应急事件,制定服务预案,划分责任片区,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响应,及时处置,确保协管对象日常生活有保障、应急情况有人管。推行红色代办,采取群众“下单”、支部“接单”、党员“跑腿”的模式,为农村空巢、失能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物资代购、日间照料、事项代办等服务。

承诺践诺,争当群众“贴心人”。坚持三个结合,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党员承诺践诺相结合,把爱心协管员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党员服务承诺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会上讲、墙上贴、入户谈等方式作出公开承诺,并将承诺践诺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细则,倒逼党员扎实认真履职。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把爱心协管员制度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使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倾听、回应,各类困难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解决,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孺子牛”的奉献与担当。今年以来,全县名爱心协管员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件。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后备力量培养相结合,坚持把爱心协管员岗位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和年轻党员培养锻炼的“主战场”,规定村级后备人才和农村新发展年轻党员必须在爱心协管员岗位上工作不少于半年时间,并将其作为个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村级年轻党员的为民情怀和服务意识。(尚建华范琨魏晨)

作者/来源:爱咸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ly/12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