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让群众享受到更加满意实惠的医

医疗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医院医疗改革纪实

  年,医院改革。年,长武县被国务院列医院改革试点县。   全县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医院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医院公益性质和政府办医的主导方向,坚持“质量强院、科技兴院”的办院宗旨,通过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选派人员进修学习,加大设备投入,加强学科建设,创新考核体系等多措并举,初步医院管理运行新机制,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出现大幅提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场里程碑式的急诊手术   年2月20日下午4时,医院急救中心接电,10公里开外的亭口镇某村,一名52岁的刘姓患者突发胸痛,心慌气短。15分钟后,医院急诊科。   结合其症状、心电图等,刘某被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一种治疗起来与时间赛跑的病症。对于这种病情,医学界甚至有“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之说。   虽然近年来,国内整体医疗水平日新月异,尤其是心脏介入术的出现,更是大大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不过,直到今年以前,长武,这个素有“鸡鸣一声醒四县”、“陕西边陲县”等称号的小县城,却因地理位置、交通、医疗技术等各种因素所限,境内患者似乎并未享受过冠心病领域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诸多裨益。   一般而言,心脏介医院才有条件开展,身为一个县级“二甲”医院,医院此前根本无条件进行这种手术。因此,溶栓,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不二选择。   可较之于心脏介入术,溶栓的成功率较低。一旦溶栓不成功,患者必须转院,医院只能将患者紧急送至距长武最近且有能力进行此手术的咸阳市。但残酷的事实是,长武距离咸阳足足多公里。路途遥远,加之市区动辄遇堵,知情人士介绍,实际上,在刘某之前,长武县每年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死亡的冠心病患者,就高达十几例。   一组组冰冷的数据,一个个生命的消逝,无时无刻医院的领导班子,将心脏介入术请进家门太重要了。   借着医改的东风,今年1月初,医院投资万元成立了介入手术室,并于1月19日开展了首例心脏介入手术。   抛开病患所带来的不便,刘某是幸运的。当日,在介入手术室、放射科、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密切协作配合下,约40分钟后,医院的医生们给刘某成功开通了血管,并植入支架一枚。手术后,当恢复良好的刘某得知自己竟是医院开展的首例急性心脏介入术后,不禁感慨自己“真幸运”。   “之前都是些平诊,但刘某不一样,是急诊病人,病情非常紧急,手术难度也就大。”作为刘某手术的主要参与者,直到现在,医院内一科主任尚保军对于当时医生们在术前表现出的紧张、以及术后的喜悦仍记忆犹新,“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长武的冠心病患者,以后不要出‘家’门,也可以进行心脏介入术了,很开心,很兴奋。”   截至3月3日上午,医院介入手术室已成功完成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28例,全部恢复良好。医院来讲,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在极大方便了辖区患者、为患者赢得了最佳治疗时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旧对照分明的就医环境   “很方便,很省时,很好。”3月2日下午,医院门诊楼二楼大厅,一台崭新的检验单自助打印机前,36岁的高血压病患者李建华对着屏幕熟练地操作着。   放置身份证,滑动屏幕,右手食指轻轻一点,“哗”,仅仅几十秒的功夫,李建华的检验单便打印成功了。“以前也在西安用过这种机器,这次回家检查,本想着得跑上跑下取检验单,没想到在医院里,也有这么高大上的设备。”李建华高兴地说。   医院大楼,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舒适养眼的院内绿化。上下楼有电梯,出门有健身器材。在门诊大厅等人流密集区域,还有专为患者提供的饮水、轮椅、座椅、纸杯,专为候诊者提供的报刊杂志。前往放射科检查,患者会被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体检中心提供免费早餐,院内设有自动取款机、自行车棚。   走进医院,若非事先知晓,外人很难将眼前的就医环医院联系起来。同样,很多人或许无法想象,在年6月前,这所如今看上去医院,还是一处仅有三层楼的破旧逼仄大院。   “管道老化,房顶掉渣,一层楼共用一个卫生间,冬天暖气热度不足,夏天酷热难耐,患者意见较大。”医院副院长赵金瑞回忆,除了环境差,医院旧址内,一些医疗设备同样不尽如人意。比如,当彩超技术已非常普及的时候,他们却一直只能给患者提供黑白超声,为不耽误病情,医院往往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转医院。再比如,建筑面积仅有医院旧址内,所有科室加起来才有张床位,远远不能满足境内患者住院所需。   一边是群众对就医环境改善的急切呼声,一边是时不我待的医改大趋势。年,医院改革工作没多久,长武县财政便斥资1.8亿元,决定对已严重拖改革“后腿”的医院进行改造升级,医院。年6月,医院正式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   建筑面积00平方米,张床位,科室布局科学,功能齐全,每个病房都有独立卫生间,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床头呼叫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供应室、手术室设计依照国内外最新标准,手术室配备专用净化机房,达到百级层流净化标准,产房、新生儿科更达到了十万级空气层流净化标准。   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GEDR摄影系统,日立四维彩超,GE公司E9彩超,西门子X彩超,岛津公司数字胃肠机,射频消融治疗仪,贝克曼AU、AU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公司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德国狼牌腹腔镜……   如今,医院新址对应的,是诸多诊疗精准、功能齐全的高端医疗设备。据介绍,过去一年多,仅万元以上设备,医院就购置了台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坚持公益性质政府办医为主导   “医院大楼修得这么气派,估计费用也会随着上涨不少吧。”搬迁新址后没多久的一日上午,医院院长魏宝民在乘坐电梯上楼时,听得两名年纪较大的老妈妈在这样议论。   对此,魏宝民介绍,事实上,早在医改伊始,长医院公益性质和政府办医作为医改主导方向,不断加强财政保障。比如,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按实际采购金额的15%予以补助,对大型设备检查费下降20%部分予以补助,对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实行财政负担。   同时,医院历年聘用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既往沉淀问题,从年起,长武县有关方面会同人社、劳动监察、新农保、统筹办、法院等单位多次商榷探讨,最终拟定了合理合情合法的解聘补偿方案,医院多年的聘用人员退休问题,目前已经平稳解除劳动关系19人,发放安置资金50多万元。   经费有了保障,人员得到精简,医院自能轻装上阵。   此后,医院主动调整服务价格,广泛下调大型设备检查费,比如,彩色超声检查从65元降到了51元,CT检查从元降到元,数字化摄影从45元降到37元,各类检验费下降了18%,取消了取暖费、降温费,切实控制了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就以刚刚过去的年与年为例,前者年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比后者年内分别下降7.55%、7.88%,药占比、参保患者个人支出比例、医保目录外费用比例均有所下降。   当然,百姓医药费用的大幅降低,医院在医改过程中积极创新,探索总结出的一套全新考核体系密切相关。   医院新的考核办法规定,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再将药品收入和特殊材料收入纳入医生绩效分配,每月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和抗菌药物进行通报,停用个别使用量连续排名靠前药品,处方和医嘱点评结果进行全院通报等。新绩效分配及考核方案突出了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向一线倾斜、向风险程度高科室倾斜,将质量指标、收入指标、患者评价指标纳入考核主要内容,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医院改革精神。“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学科建设   3月2日下午2时,医院血液净化科,肾病患者鱼某在老伴的陪同下,来这里进行透析。2年多前,鱼某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根据医嘱,他每周需接受3次透析。此前,由于长医院有条件开展这项治疗,鱼某便不得不每周3次地往返于咸阳与长武之间。因为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治疗费用并未给鱼某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反倒是每趟往返多元的班车费让本就工资不高的他陷入痛苦。为省钱,除非病情严重,否则鱼某根本不敢让家属前往咸阳进行陪护。   年9月8日,医院血液净化科正式开始运行。鱼某,成为该科室前来就医的首批患者。“原来来回多,现在坐公交两块钱,对于需要长期坚持化疗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这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见笔者采访,鱼某主动上前兴奋地跟笔者介绍情况。   不论是被成功挽回生命的心脏介入术患者刘某,还是鱼某,他们,其实都是医院在医改过程中注重学科建设的真实写照。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康复医学科、标准化手术室、肿瘤内科、供应室、急救指挥中心……医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继续坚持“质量强院、科技兴院”的办院宗旨,促使了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医院落地生根,极大地方便了境内及周边群众就医,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缓减了群众因病致贫现象。   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人才培养。医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坚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选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深造的同时,还聘医院医院开展讲座、会诊、手术。   比如,作为医院医院,医院长期派驻医疗专家在医院坐诊、手术,同时,医院派医务人员到医院进修学习。医院有对口帮扶关系的陕西医院,也常年安排医疗专家在医院上班,医院业务服务范围的同时,医院各科室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截至目前,医院派出的医务人员已达多名,其中16名医院进修深造。医院先后成为西医院、医院技术协作单位、医院联合体理事单位、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医院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全国肿瘤远程医疗医院、卫生计生委病理远医院、咸阳市儿科医疗联合体技术协作单位。此外,医院还将加强院内外人员培训及宣教工作,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据介绍,仅去年,医务科进行全院性的技术操作培训6次,89人参加省市级各类短期培训和学习,举办业务讲座25次,参加人数余人次。护理部全年安排三基培训70次,各科室分批培训两次,护理人员外出学习43人次。全年开展院感知识、职业防护、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洁净手术室管理等方面知识培训11次,其中针对全院医务人员8次,新调入(新入职)职工培训2次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人群数量也逐年攀升。统计数据显示,年,医院门急诊病人14.7万余人次,收入院病人1.4万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余例。到年,医院全年完成门急诊近17.6万人次,收入院病人2万余例。医院先后获得卫生部“医院”、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省卫计委授予的“医院”称号、市卫生局授予的“医院”、“新农合先进单位”称号等20余项殊荣。

来源:陕西日报文/图黄香梅任荣花

投稿方式: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ly/6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