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0805/8096390.html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中国银行2名个人和2名集体受到表彰,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从年开始,中国银行连续7年在福建省龙岩市的上杭、武平、长汀、连城4个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年,根据中央部署,转战至陕西咸阳,连续19年定点帮扶永寿、长武、旬邑、淳化4个县。中国银行,以一个大国大行的担当,在一片片红色热土上,燃起脱贫的希望、致富的梦想,以一场脱贫攻坚战硬仗的全面胜利带领革命老区告别贫困,汇入时代发展大潮,用一抹新时代的中行红传承红色精神,树立起金融企业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的标杆。
坚守红色初心,勇担社会责任
怀抱“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梦想而生的中国银行,在扶贫工作上,创造性践行“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历史使命,凝聚“自身、员工、客户、国际”的“四种力量”,通过“安排一批信贷资金、帮助引进一批企业、推动落地一批金融政策、协助销售一批优质农产品、建立一批村镇银行、用好一批慈善基金、引入一批国际资源、帮助培训一批地方干部、增派一批扶贫干部、推荐一批就业岗位”的“十个一批”帮扶举措,中国银行探索出一条贫困人口持续受益的扶贫模式。
帮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让贫困群众搬出了土坯房、黄土窑,住上了砖瓦房、小高楼。在关中旱塬建水塔、铺水管,让贫困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医院、诊所、养老院,捐赠医疗设备,开展医疗培训,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养老安居问题;实施清洁取暖、环保厕所、“点亮乡村”项目,让乡村地区更加美丽宜居。开展“爱心中行”保险项目,为4个定点扶贫县16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购买意外医疗保险,解决贫困群众吃药看病的后顾之忧。
年,中国银行在年援建永寿县永平镇翠屏特困群众易地搬迁安置项目的基础上,出资万元配套建设村级扶贫光伏项目,为该村及周边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帮助贫困群众安居乐业。
年中国银行无偿援建永寿县深度贫困村供水工程,为相邻的2个深度贫困村建设人畜安全饮水体系和灌溉工程,解决近千人的饮水问题,间接受益群众超过人
中国银行着眼建设美丽新农村,大力支持北四县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年中国银行援建的淳化县“点亮乡村、光明万家”路灯项目,解决了26个行政村1.47万名群众夜间出行照明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银行及时从全球采购防疫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实施抗疫扶贫项目,第一时间为定点扶贫县捐赠负压救护车、口罩、消毒液等价值余万元的抗疫物资。援建传染病医疗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持。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将工作重心转到助推当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上,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创新线上模式,高效推进工作,加快项目落地,支持复产复工,保证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同步推进落实。
年,中国银行出资万元,向定点扶贫县捐赠负压救护车和转运救护车26辆,有效提升了当地疫情防控和县乡医疗保障能力
脱贫攻坚期,中国银行累计投入无偿资金7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扶贫项目近个,助力40万贫困群众脱贫。发起设立国有商业银行首家慈善基金会,从海内外募集资金余万元,实施50余个扶贫项目。
发挥金融优势,助力产业振兴
年10月,中国银行利用自身金融优势,把金融扶贫作为重要突破口,在咸阳市4个定点扶贫县各县均设立一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采取“贷款本地化、税收本地化、员工本地化”策略,大力向县域涉农中小微企业、农户发放贷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这也使得中国银行的精准扶贫手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年,中国银行投入1.2亿元资本金在定点扶贫县设立4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立足县域支农支小,积累客户2.7万户。图为员工上门为农户办理扶贫贷款业务
“扎根县域、支农支小。”中银富登秉承这样的理念,既服务于脱贫攻坚,也服务于乡村振兴。在中银富登的支持下,曾经“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的贫困户纷纷获得低息贷款,并由此发展产业,推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成立10余年来,已发展成全国最大村镇银行集团,是国内机构数量最多、地区分布最广的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了支农支小作用。截至年末,中银富登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91.6%,扶贫贷款余额28.59亿元;设立法人机构家、支行网点家、助农服务站家、普惠金融服务点6家,其中中西部地区占比65%,在34个贫困县设立了机构。
中国银行投入1.2亿元资本金在定点扶贫县设立4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发挥金融力量,立足县域支农支小,产业带贫户,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图为当地群众在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办理业务。
中行持续发挥行业优势,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年末,扶贫贷款余额.91亿元,承销扶贫债券6支,发行金额.7亿元,位居商业银行首位。连续15年承办国家高校助学贷款,累计投放超过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余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推出了“益农贷”、扶贫小额信贷等产品,发挥了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持续加强贫困地区网点建设,完善贫困地区金融设施,截至年末,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机构家,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设立机构89家,“三区三州”所在分行投放移动版智能柜台台,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家。
中国银行注重斩断贫穷代际传递,大力开展教育扶贫。连续三年在旬邑县的11所学校建设“梦想教室”。图为当地学生正在“梦想教室”上素质教育课程。
脱贫依靠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中行人最清楚这一点。年6月7日,在锣鼓喧闹声中,一辆载有头繁育母猪的大卡车缓缓驶入永寿县杜家庄育肥场,这标志着陕西省最大的产业扶贫项目——正大集团一期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项目正式投产。项目计划建设万头生猪、配套70万吨有机肥的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全部采用正大集团世界领先的系统技术与设备,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并与贫困县脱贫长效机制建设有机融合,年可惠及农户近万户。
年,中国银行引进的正大农牧项目正式投产,一期固定资产投资7.52亿元,为1.2万名群众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图为该项目24个场点之一的永寿县南邵种猪场。
年5月中国银行无偿援建长武县马坊村中华蜜蜂养殖产业园,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中行人最好,泾河水最甜!”依靠产业摘掉穷帽子的乡亲们,永远忘不了中行扶贫干部像泾河水一样无私、甘甜的恩情。
将当地红色资源“马栏革命根据地”与现代农业元素相结合,支持定点扶贫县打造“咸阳马栏红”品牌,通过进博会、央视、新媒体等渠道将“咸阳马栏红”苹果推向全国市场,赋予品牌价值,有效提升农产品销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热闹了,中国银行投资万元新建在小区门口的双孢菇厂,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定要把老乡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卖出好价钱!”年10月,中国银行上线“公益中行”互联网平台,由此开启了智慧帮扶之路,如今平台已累计上线销售农产品3.1万种,全行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金额达7亿元,70余万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26年的接续帮扶,激活了革命老区创新发展的基因,激活了贫困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志气,让贫瘠土地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幸福之花,让群山沟壑再也无法阻拦追寻幸福的脚步。
冲锋,全行高位推动,扶贫铁军向前!
王汉文,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干部、内蒙古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吉日嘎岱嘎查驻村工作队队员。
周洪宁,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干部、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第一书记。
2月25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榜上,中行扶贫人赫赫在目。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摆脱贫困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中国银行在定点帮扶过程中,高位推动,细处着手,一支扶贫铁军在攻坚战场上驰骋飞扬。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银行累计派出挂职扶贫干部余人次,目前,仍有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名帮扶干部奋战在定点帮扶一线。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从雪域高原到南疆沙漠,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扶贫的任务在哪里,中行人的扶贫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中行扶贫干部的足迹就镌刻在哪里。
对于脚下的这片热土,他们爱的深沉。他们有的说:“驻村扶贫使我对家国热土有了更深意义上的感悟,对初心使命的理解、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加强。”有的说:“扶贫不是镀金,而是一段珍贵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扶贫村成了我永远的牵挂,是我的第二故乡!”还有的说:“在基层一定要能做事、巧做事、做好事、做实事,用心用情用力,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才能赢得老百姓信任与尊重。”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正是这样一群中行扶贫人,响应党的号召,抽身而出,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尽己所长,为人民谋取更大的幸福。
“卓越服务,稳健创造,开放包容,协同共赢”,秉承着这十六字的核心价值观,中行人把红色老区的底色擦拭地更加鲜艳夺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千千万万中行人信仰与初心的体现,这是一个百年大行的责任与担当。
历史照进现实——中行红与革命先烈的热血融为一体,让沉睡千年的土地再次迎来新生。从龙岩到咸阳,乡亲们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来形容26年来的巨大变化。
现实辉映历史——26年风雨兼程,26年砥砺前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银行正以一个百年国之大行的担当,为乡村振兴谋大业,为人民幸福再奋发!
那一抹亮丽的新时代中行红,已然成为老区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春天!
(供稿单位:中国银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