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打开长武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早在2-8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的曙光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普照。进入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在泾黑二河两岸茁壮成长。多年前,周祖公刘率部族迁居到此,创造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光辉历史。公元前年,秦太子扶苏在此筑城,设立鹑觚县。汉唐时期,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旱码头”,响彻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声音。春秋代序,岁月更迭。从宋元明清到如今繁荣昌盛的新时代,这片土地在栉风沐雨中一路走来,虽历经沧桑但文脉永续。
近期,长武发布将陆续推出“历史印记”长武的历史与文化线上文物展览,让全县人民感知这片高天厚土的文化脉络,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热爱这片土地,建设大美长武。
公元年,杨坚接受北周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公元年,大隋挥戈南下,灭亡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我们的先祖又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隋文帝时期,我们长武人牛弘为这个国家的发展以及中华文脉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时,掌管图书典籍及修史、著述事宜。牛弘上书,请开献书之路,广为搜集流散在民间的典籍图书,收集图书三万余册。他对隋代以前书籍亡佚进行了历史研究和总结,成为历史上开创藏书史研究第一人。他任礼部尚书时,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又奉敕修撰《五礼》百卷,从此儒家文化复兴。他主持制定了《开皇律》,取消了各类流传已久的酷刑。他任太常卿时,掌管全国祭祀礼乐之事。上书《奏请修辑雅乐》,完成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大融合。他任吏部尚书时,铨选天下官吏,倡“重德行,次人才”。大业六年(),牛弘从炀帝巡幸江东,十一月卒于广陵,终年66岁。炀帝痛惜,赐赠丰厚,追封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宪”,灵柩发往故里安葬。牛弘的后人也非常的有名,他的后代牛仙客、牛僧孺(牛李党争牛党代表人物)都为唐朝时的宰相,历史上把他们三人称为“牛氏三贤”。这尊观音菩萨立像是隋代长武慈福寺的造像。菩萨像头戴宝冠,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观音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高超的雕刻工艺将观音菩萨自在安详的宗教气质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隋代的“十二生肖”镜,直径13.6厘米,厚0.4厘米,重为克。青铜质,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内区缠枝卷叶花纹一周,似曲折盘绕的变形忍冬纹,外区由斜立双线分为十二格,分别配铸十二星辰动物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向左排列,其外饰三角锯齿纹一周。动物造型生动,富于变化,姿态各异,线条简练朴实,整体风格显得古朴浑厚。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式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年,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武德元年6月,刚刚推翻大隋政权,登基还不到1个月的唐高祖李渊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割据金城也就是今天甘肃兰州的西秦霸王薛举忽然大举进兵,气势汹汹地一路杀来,意图夺取长安。这对于刚刚建立、政权还不稳固的唐王朝来说,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西部的强大压力。李渊沉着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确定了先巩固关中,并着手统一全国的计划。他立即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刘文静、殷开山等八大总管,领兵全力反击薛举、薛仁杲父子,双方对峙于长武的高墌城。当时,李世民经过缜密分析,认为薛仁杲所带粮草不足,利于速战,于是采取了坚壁深沟不出的方针,想拖垮敌军。不巧的是,关键时刻李世民却突然得了疟疾,只好将军务交给刘文静与殷开山主持,并且告诫他们不管敌军如何挑战都不要轻易出战。薛仁杲一看唐军不出,就几次前来叫骂。谁知这两人按捺不住,开城迎战,结果薛举以精锐铁骑背后抄袭,唐军惨败,高墌城也被西秦占领。这时,薛举突然病死,薛仁杲忙于治丧,李世民病愈后亲任元帅,趁机调兵遣将,派遣行军总管梁实于长武浅水原设营扎寨,诱敌出兵。正当双方酣战之际,李世民乘白蹄乌率兵杀入敌阵,唐军内外夹击,薛军士卒大溃,死伤数千人。唐军乘胜追击,迫使薛仁杲率兵投降。唐王朝在翦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取得了首战大捷,为唐王朝立足关陇清除了外患。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招降了一位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就是褚遂良。之后,唐王朝又用了七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平定了河北的窦建德、山东的徐圆朗、江陵的萧铣、洛阳的王世充、江西的林士弘、河北的刘黑闼、江淮的辅公袥等割据各地的军阀武装势力,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后来,李世民称帝后,为了纪念在这些战役中双方阵亡将士,在七大战役所在州县各修建寺庙一座,昭仁寺建于贞观三年。这座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由唐代谏议大夫朱子奢撰文,因为没有署名,据考证由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书丹。据说当时为了防止运输时损坏,此碑是在长安皇宫刻好以后采用冬天泼水结冰的方式运过来的。此碑通身高4.56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但碑面、碑后均无损坏,碑文以唐楷书丹,共字,从大哉乾元,开天辟地写起,写到唐初仅用了个字,就将中国通史给写完了。中间的一部分用来纪念阵亡将士,碑文里描述了当时的惨烈场面:“僵尸蔽莽、委甲成山、投过涧而自满,拥秦泾而不流”。后面的一小部分介绍了昭仁寺的规模和当初建寺的一些场景,称这里“高门洞启、曾甍有亢。月殿含影,金波上而相照;日宫吐曜,羲和沉而犹朗”,可与秦始皇的“甘泉宫”和“梁山宫”所媲美。全文涉及唐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宗教等各个方面,语词深奥,用典殊多,为研究隋唐史和佛教史保存了珍贵的资料。当代很多书法名家对此碑评价颇高,认为其法度严谨,外柔内刚,具有中合之美,书法艺术水平高于虞世南的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艺术家蒙中在他的《见南山》一书中写道:近年读碑,越读越喜欢初唐楷书,盖接隋人余绪,若花之初开,一切刚刚好的样子。如《昭仁寺碑》,即便不是虞永兴(因封永兴县主,所以人称虞永兴)手笔,亦足以睥睨其他。此碑是关中初唐碑刻保存最完整的一块,也被国家公布为中国书法艺术名碑。昭仁寺的第一任主持是玄奘大师的高徒慧立法师。当年,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取经路过这里时,便借宿在昭仁寺(前身为慈福寺)那时,两位大德高僧虽是初次相识,却是一见如故,他们从大乘佛教到小乘佛教,从南北地论到摄论学说,谈遍佛家众法,两人思想相近、立场相同,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玄奘大师不顾朝庭反对、冒着生命危险昼伏夜行,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立志统一中国佛学思想分歧,以佛法弘道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慧立大师。玄奘出发时,慧立为他备足干粮,装上行囊,望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祈求佛祖保佑他平安归来。十多年后,这位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载誉回国,并将部佛经带回中土。途经这里时,他又来到昭仁寺,与当年的知音慧立相见。随后,慧立跟随他来到长安,帮助玄奘翻译带回来的经文。当时,玄奘身边有两位高徒跟随,一位是慧立、一位便是大家熟知的辩机。后来,辩机撰写了《大唐西域记》,慧立撰写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被梁启超先生称之为世界上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传记文字。几年前著名导演金铁木根据这本著作拍摄了纪录片《玄奘之路》、著名导演霍建起根据这本著作拍摄了电影《大唐玄奘》,除却人们对《西游记》中唐僧的印像,向世人讲述了这位宗教英雄真实而伟大的一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是一个胸怀世界的大唐,他们的集体人格散发着诱人的青春气息。因为特殊的地理优势和人民近悦远来的优良品德,我们长武曾经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联接关内与边地的咽喉要冲,这片土地上曾驼铃接踵、商贾云集,响彻着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声音。以下是张臣合、张智慧父子墓葬中出土的西域胡俑,一起感受大唐的气象、品读丝路的传奇。背丝胡俑高25厘米,头戴淡红色圆筒折沿尖毡帽,深眼睛大鼻子,黑描眉,口涂朱,眉骨凸高,络腮大胡须,仰面。上穿红色翻领衽窄袖袍,腰束带,下着白裤,足穿墨化靴,身背丝绸布卷行囊,皮绳打结,右手曲肘肩头握行囊背带,左臂下垂向内弯屈,提一细颈单耳白瓶,躯体向前行走,造型十分逼真生动。胡商所经营的商品,当以奢侈品为主,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价格昂贵、利润率高的特点。除了贩卖丝绸之外,还参与了奴仆、骆驼和马匹等交易活动。骆驼俑高51厘米,体长61厘米。颈后曲、仰首张嘴嗷嘶鸣状、背部有双峰、双峰中间有一圆形垫,垫上置饰虎头包裹、垫毯分垂两侧,包架上装饰有勺、罐、瓶等物件。并在虎包上均涂有金色痕。造型完美,栩栩如生,生动地塑造出骆驼长途跋涉的形象。骆驼是最能适应极端气候的动物之一,是人类最友好的朋友。骆驼运输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通往西域漫长的道路上,要不断穿越茫茫无际的沙漠,极耐干渴、善于行走、有“沙漠之舟”“旱地之龙”之称的骆驼,不仅成为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也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不朽象征。黑人舞俑高25厘米。卷发,黑肤,赤足,高鼻,鼻翼较宽,双目圆睁,大嘴微笑,头偏斜,脸庞丰圆。颈短而粗,饰璎珞,手腕,脚脖带舞环。全身大部分裸露,脐,乳俱全,橘红色丝帛绕双肩至下腹及膝盖上部。左臂举至头际,右手五指并拢放置腰部,右腿后蹬呈扭胯状,动感强烈,黑人俑唐墓中多有发现,但黑人舞俑却不多见。唐代时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往来贸易,各种肤色的人在大街上穿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出现在当时唐朝的黑人有两种:一种是皮肤黝黑的黑人,另一种是肤色褐红的鬈发人。这些人作为奴隶,服务于少数显贵阶层,从事着侍奉、驾船或农耕等工作,唐人也称他们为昆仑奴。昆仑奴个个都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趋之若鹜。虽然黑人在唐代社会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在正史和诗人们的作品里都有关于昆仑奴的记载。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攻陷了京城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于公元年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称帝,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兵部尚书郭子仪借回纥兵力的帮助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九月间接肃宗从灵武返回京都。御驾进入长武境内后,他们便住在一个寺庙里等候长安那边的消息,等局势稳定后肃宗便起驾回朝,从此这座寺庙便叫回朝寺,寺庙所在的村子就叫回朝村。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由盛转衰,藩王割据的局面也随之形成。回纥、吐蕃部队经常侵犯长武,略夺人丁财物。大唐在这里修筑长武城,为“神策军”设防的八镇之一。大将军郭子仪为了民族的安危曾在这里与回纥、吐蕃部队多次交战。景福二年,李茂贞叛唐,他的藩镇在邠州,长武一带归其所有。中和四年,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来犯,被邠州军镇压。天复二年,朱全忠占领邠州,邠州人杨崇本联合邠、陇、宁州五六万人讨伐朱全忠。唐室最后还是被藩镇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鹑觚儿女历经沧桑、饱受苦难,在无情的战火中艰难度日,但是他们却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保持着大唐臣民应有的气节。来源:长武县博物馆
编辑:李阳妍
审核:王晓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