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做好人才工作,凝聚发展动力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0174.html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长武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深耕县委“兴长人才计划”,立足发展大局,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全县人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政策支持,形成人才发展“强磁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定期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组织部门负责、机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大人才”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兴长人才计划”加快推进长武追赶超越的实施意见》《关于县委常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长武县县管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关于做好“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攻克人才政策兼容的“难点”,打通人才政策落地的“堵点”。建立了分工协作、报告通报、信息报送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评价、激励、保障和项目资助等工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顺利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丰富培育模式,铺设人才成长“快车道”。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开展网络培训、外出学习、异地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力促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业务素质。近年来,先后输送专技人员人(次)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医院、科研院所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安排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54场次,培训人。抢抓苏陕协作机遇,扎实开展人才交流协作,先后选派15名医护人员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进行为期6个月的交流学习,选派51名教师开展短期学习,选派23名中小学校长进行跟岗学习。全县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95%。积极探索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放宽职称评审条件,进一步扩大职称外语、计算机能力考试免试范围,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推荐上报职称评审不论资排辈,坚持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体现业内认可和岗位需要。

加大引才力度,搭建人才发展“大舞台”。积极落实“兴长人才计划”,突出招才引才。近年来,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定向医学本科生公开招聘、免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转岗招聘、大学生村官转岗招聘等途径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为我县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持续搭建人才实践交流载体,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新秦农农业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华北科技学院亭南煤业公司科技创新与教学实践基地、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实习就业基地等3个校企合作平台,创建了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市级“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个、县级“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2个,柔性引进各行业知名专家人才60名,带动培育本地人才余人,实现人才由“零星分散”逐步向“抱团集聚”转变。

深化人企融合,助推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县各企业通过各类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帮助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天丰农业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专家团队帮助该企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攻关,指导建成㎡的冷链物流园一处,建设双矮苹果示范园亩,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双矮苹果2万多亩,产业受益户人,累计返本分红余万元。陕西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安博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组通过对企业现有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帮助企业提出可行性优化方案,攻克制约系统生产力最大发挥的难题,降低企业单位产品消耗,提升工艺水平,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达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实施“兴长人才计划”这一中心,统筹推进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专技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四大工程”的工作思路,为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来源:陕西网咸阳站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zz/11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