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血条汤是长武全境及邻县泾川、灵台等个别乡镇颇具特方特色的风味美食。人们用血条汤作为红白喜事、生日满月、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头一顿饭食。血条汤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深受百姓欢迎和称赞,更是永驻长武游子内心深处的家乡味道。关于血条汤的来历,据说可以追溯到唐初李世民率领将士安定西北边防时期。隋末唐初,号称“西秦霸王”的薛举父子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割据,与秦王李世民父子抗衡,屡犯长武,威胁都城长安。公元年秦王李世民率大军与薛举父子决战于长武县浅水源上,时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眼看将士只能啃食干粮充饥,随军伙夫想法设法改善伙食,利用从民间寻来的猪血和面,制成面条,吃过以后三军将士身体有了热量,精神焕发,士兵高昂,一场恶战,唐军大获全胜,从此唐朝西北边防安定,此役史称“浅水塬大战”。此后经过民间不断改良,最终形成了今天家喻户晓、广受欢迎的血条汤。杀猪时将尚未凝固的鲜猪血兑入面粉、食盐、适量水,搅拌均匀,擀制成厚度适中、一拃长、韭叶宽的面条,或者用开水煮熟,或者放入蒸笼蒸熟,抹上食用油以后,在太阳下晒干,形成血条汤最主要食材——血条。血条的食用方式是煎汤,因此汤的烹制便是关键。烹汤一般用肉汤、骨汤最佳,把备好的干血条投入滚开的汤锅内煮泡,五香大料、盐、酱、鸡精等调味品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制的油泼辣子、豆腐条、木耳、黄花菜、肉臊子等。少时,色泽艳红、香辣诱人、香气袭鼻的血条汤便大功告成了。这时锅底的火并不能撤走,以便血条汤一直保持小滚状态。舀一碗血条汤,食用前掌锅师傅再撒上生韭莱、香莱、蒜苗、葱花,泡一个白蒸馍,就一盘地道的凉菜,那叫一个爽,三四碗未必过“岗”。视之,血条红、香菜蒜苗绿、豆腐白,色泽绚丽。食之,汤清味美,鲜香醇厚,具有汪、辣、香、热等特点。辣而不呛,油而不腻,令人垂诞欲滴,堪为长武风味吃食一绝。早年间血条汤并不是平常就能吃到的,长武向来贫苦,物资匮乏,食粮紧缺,这种令人深深眷恋、回味无穷的家乡味道,只有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生曰满月招待贵客时才能够享用。如今,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晾晒血条,准备随时烹制誉满长武、深受百姓欢迎的美食——血条汤。深处祖国大江南北的长武游子们,常回家看看,品尝这令人久违的家乡味道。作者·简介
李勤德
李勤德,陕西长武王东人,毕业于陕西省外国语师范专科学校。现供职于省马栏监狱,任监狱弘义书画协会委员。工作之余爱好写作,有“感恩亲情”、“马栏情怀”、“教坛耕耘”、“狱园记闻”等系列习作近三万字,部分品在《长安警苑》、《当代监狱报》、《望贤新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