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战场上的生死较量胡宗南vs彭德怀

年4月22——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发起的西府陇东战役收复延安。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胡宗南军队2.1万人。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据关中”之说。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场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山城堡之战,彭德怀初射天狼

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 的上将军之一,黄埔一期毕业生。周恩来曾评价说:“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由于他骁勇善战,老谋深算,善于收买人心,为人狡猾奸诈,加之又深得蒋介石的宠爱,便得以在短短的十年军事生涯中,在西北迅速站稳了脚跟,成长为威震大西北的一代枭雄。

年9月,胡宗南率领 军第二次入甘。 军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国军中的精英,号称“天下 军”,装备精良,人员充足。“西北王”胡宗南也是杀气腾腾,入甘后就展开了对红军的猛烈攻势,迫使红军不得不从已经占领的会宁、静宁一线向北撤退。胡宗南军则对北退的红军加紧攻势,步步紧逼。天狼在逞威。

胡宗南率领 军二次入甘的消息传出后,曾在红军高层内部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张国焘先前领教过胡宗南的厉害,深知形势的险恶,对阻击胡宗南的战略决策犹豫不决;中央红军也曾有过深刻教训,对阻击胡宗南也缺乏底气。胡宗南确实是一只凶悍的天狼,不可轻视。

针对红军内部这种微妙的“惧胡”气氛,彭德怀挺身而出,欣然接受了“射狼”的重任,被委任为前敌总指挥兼政委,统一指挥红军三个方面军的作战。

当时红军退到靖远后,已经无路可退了。靖远一旦失守,红军将落入被南北夹击的险恶境地。蒋介石也看到了靖远的军事重要性,命令胡宗南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靖远。

面对胡宗南的步步紧逼,彭德怀制定了“射狼”的初步计划,为这只凶狠的“天狼”布好了口袋。彭德怀欲借胡宗南的轻敌情绪,诱其深入,断其数指。他在军中训话时说:“胡宗南是一只狡猾的狼,红军是一个猎人,而且是一个 的老猎人。”大大鼓舞了全军的士气。然而,胡宗南狡猾成性,并没有轻易冒进,钻进彭德怀布下的口袋,而是多路并进,并由另一路攻下靖远。彭德怀 次围歼胡宗南的设想落空。

靖远被占领,红军只好一路向东,且战且退。此时,胡宗南也产生了错觉,认为红军已经“不堪一击”了。他把 军放在了追击的最前方,又兵分三路,直追东退的红军。

由于“狼群”紧紧咬住红军不放,彭德怀的处境更加严峻。红军再退就要将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暴露给敌军了,就意味着红军要放弃陕北,再做一次长征。此时,在保安的毛泽东、在南京的蒋介石都坐不住了。毕竟这一仗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毛泽东不敢怠慢,几乎一日数电彭德怀,讨论围歼胡宗南的计划;蒋介石更是对胡宗南寄予了厚望,鼓动胡宗南一举而下保安。

再狡猾的狼,也躲不过猎人的枪。被迫背水一战的彭德怀,经过仔细分析比较,将设伏地点选在了山城堡,准备在这里给凶狠的“胡天狼”以当头一棒。

胡宗南与彭德怀之间的追击距离,始终只差1至2天的路程。红军指战员以极高的热情,率先在山城堡四周部署好了伏击计划。20日黄昏,胡宗南部冒进的丁德隆七十八师进入山城堡。21日黄昏,彭德怀一声令下,红军对山城堡之敌发起猛攻。敌军除少数突围外,大部于22日9时被歼灭。山城堡伏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共歼敌一个旅和两个团,基本上消灭了胡宗南 军的主力七十八师,在扭转恶劣局势的同时,大大震慑了“胡天狼”。

山城堡之战后不久,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与山城堡之战的胜利不无关系。彭德怀在后来评价山城堡之战时曾说过:“此役虽小,却成为促成‘双十二事变’的一个因素。”

山城堡之战,客观上促使了长达十年的国内革命战争的结束,国共两党开始联手抗日。同时,也标志着彭德怀 次“射狼”的胜利结束。

西北野战军

彭德怀视察西北野战军

宜川战役,彭德怀打狼崽、钓老狼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无视全国人民渴求和平、希望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家园的迫切愿望,肆意挑起内战,西北战场再次成为国共较量的主战场之一。时任中共西北野战兵团 统帅的彭德怀再次展开了针对西北国民党军事 统帅胡宗南的“射狼”行动。

在“射狼”行动初期,西北野战军攻势凌厉,胡宗南又一次领略到了彭德怀这个精明老猎人的厉害,一失青化砭,再失洋马河,三失蟠龙,紧接着沙家店战役失败。一连串的军事失利,掩盖了胡宗南一举“夺取”延安的“辉煌功绩”,使这只凶狠的“天狼”气焰全失。

但凶狠顽固是狼的本性,面对颓败的形势,“胡天狼”仍在垂死挣扎。

年底,胡宗南在西北战场转入“战略防御”态势后,靠着其精良的装备,曾一度挽回了局部战场上的劣势,面对着“胡天狼”的垂死挣扎,彭德怀提出了 的“打狼崽,钓老狼”的战术,即消灭胡宗南剩余的两大主力之一——刘勘的二十九军,斩断胡宗南的手臂。

有经验的猎人,都会预先挖好陷阱,先掏出狼崽子,打得它嗷嗷乱叫;老狼一急,不顾一切去救狼崽子,结果便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成为猎人的猎物。彭德怀深谙此道,将其具体成了作战计划:打宜川,钓洛川,歼灭刘勘。

作为一只长期同中共打交道的老“天狼”胡宗南,对共产党的“围城打援”战术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但西北战场上长期的军事失利,已经令这只老狼丧失了原有的沉稳理智,他开始一步步地走进猎人摆好的口袋。

年2月24日,彭德怀发动了宜川战役的外围战,“狼崽”张汉初急忙向胡宗南求援。胡宗南接到电报后,立即命令刘勘的二十九军前往宜川驰援。2月25日,“老狼”刘勘被钓起,率领3万大军,驰援宜川。

长期接触共军的刘勘,深知彭德怀围城打援战术的厉害,虽然他自有一套作战计划和救援战术,却被志大才疏的胡宗南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面对胡宗南的救援方案,刘勘虽知后果,但却不得不执行。

彭德怀早已在刘勘的前面布下了大量军队,2月28日,彭德怀挥军包围了驰援宜川的刘勘二十九军,并迅速于3月1日发起围攻,全歼二十九军。3月2日,又乘胜攻下了宜川。这样,具有重要意义的宜川战役就以彭德怀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宜川战役,胡宗南损失了最精锐的二十九军,两个整编师部,5个旅,共计2?郾9万人,首开西北战场上一次被歼灭一个整编军部的记录。彭德怀在这次战役中狠狠地教训了胡宗南一顿,既杀了狼崽,又钓了老狼,断了胡宗南的一条手臂。

西府、陇东战役,彭德怀“被狼咬”

但再精明的猎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彭德怀也不例外。他低估了胡宗南这只“天狼”反扑的能力。也正是由于他的轻敌,给了狡猾的胡宗南一次报复的绝好机会。彭德怀也由此在西北战场上犯下了他军事生涯中的 失误,也就有了胡宗南后来大吹大擂的“西府陇东大捷”。

宜川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迅速出击,欲趁势攻取洛川。结果洛川一月未下,胡宗南也没有再让彭德怀钓走一只老狼。围城不下,打援不成,彭德怀便率军深入胡宗南后方。野战军西进河谷,初期进展顺利,接连攻克九城,切断了西北交通大动脉西兰公路,后又攻克了西府重镇宝鸡,对胡宗南的大后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虽然西北野战军初期作战进展顺利,连战皆捷,但由于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胡宗南瞅准时机,连同马家军共11个旅的强大兵力,分两路驰援宝鸡。两军行动迅速,作战主动,对野战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面对突然来临的危险,彭德怀 次感到了紧张。他迅速组织分散的队伍进行集中突围,不得不毁掉大量缴获的军用物资。当彭德怀率军撤退到陇东地区时,又遭到了胡、马两军的第二次夹击,被迫与优势敌军展开了极为残酷的血战。

胡宗南一改过去的稳扎稳打的战术,对西北野战军展开了穷追猛打的凌厉攻势,加上马家军的全力配合,使得彭德怀深深地看到了“天狼”的凶悍:野战军主力部队与救援部队里外夹击胡、马部队,竟只能勉强突围,并且还是在西北野战军的兵力占 优势的前提下。

5月7日,彭德怀又一次陷入了胡、马的包围,战斗异常残酷,形势十分严峻。所幸经过西北野战军第二总队的拼死掩护,主力部队才得以从胡、马军队的严密围攻中成功突围,回到关中地区。

对于这次西府、陇东战役的失利,彭德怀很是自责。两次战役虽然有所收获,但给西北野战军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共计损失兵力1.5万人。后来彭德怀也谈到了西北战场上的两大失误:一是二打榆林,“近月未下,妨害部队休整训练”;二是西府、陇东战役,因轻敌而给胡宗南造成可乘之机而失利,“被狼咬了一口”。

胡宗南(中间)

蒋介石和胡宗南

胡宗南则借这次战役的“胜利”,向蒋介石大大吹嘘了一番,以此来重塑“西北王”的威名。但这只“天狼”却不去整顿军队,而是整日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为以后遭到更大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面对西府、陇东战役的失利,彭德怀作了深刻的反省。他开始整顿军队,严肃军纪,对失职的将领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处分,并进行了自我检讨。经过一个月的政治、军事整训,部队面貌迅速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大地提高。

与此相反,胡宗南则在忙于以“西府陇东大捷”邀功请赏,部队作风更加腐败,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在西北战场上的较量日益剧烈,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越战越勇,锐不可挡;而胡宗南则是屡战屡败。尤其是扶眉战役后,胡宗南的主力4个军被歼灭,在军事上处于绝境,受到蒋介石的一再斥责。蒋介石甚至产生了让胡宗南坐困挨打,为党国尽忠的打算。

年10月,国民党政权灭亡,蒋介石逃往台湾,胡宗南失去了靠山。在西北战场上,胡宗南也已无处立足。念及多年的“交情”,彭德怀向胡宗南伸出了援手:“策反胡宗南。”这也是“射狼”行动的 一步。然而胡宗南自知罪恶深重,无以面对中共,断然拒绝了彭德怀的援手,逃往台湾,从而失去了 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年,名震一时的“西北王”在台湾孤独谢世,一代“天狼”从此逝去。

西北战场上猎人与狼的较量,最终以猎人的胜利而告终。彭德怀虽然没能猎到胡宗南这只狡猾的“天狼”,但却使自己“猎人”的声名威震整个大西北。胡宗南晚年曾感慨地说:“我有两个克星,如果周恩来是我的政治克星,那么彭德怀则可以说是我胡宗南的军事克星。”

胡宗南曾经无数次地思考过:为什么自己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还是输给了农民出身的彭德怀。他至死也没弄明白。对此,彭德怀一句话点破了天机:人和。历史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民心,无论你曾经多么强大,多么显赫,都会被历史无情地抛弃。以彭德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代表着中国的民心所向,当然会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作者:杨飞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兵败西府战役——彭德怀戎马生涯中 的遗憾

  西府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西部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和马家军进行的进攻作战。战役胜负略有争议。西北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黄龙解放区,收复了被国民党军侵占1年零1个月的延安。而解放军在撤退时却遭到了失败。

  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 ,可以说无役不予,为建立和保卫共和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军事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役典范。然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彭德怀元帅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也留下了为数不多的遗憾,西府战役便是其中之一。

  年3月,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大捷之后,彭德怀鉴于当时西北敌我两军的形势,为了歼灭胡宗南部有生力量,并解决我军远离后方作战粮食和给养困难等问题,决定发动黄龙山麓战役。

  3月4日,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等西北野战军领导向全体指战员发布了作战命令。彭德怀实际上是打算通过围城打援来调动敌人主力在运动中歼灭之,并相机收复延安。

  3月9日,西北野战军三、六纵队到达了洛川城下,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西北野战军由于缺乏攻城的重装备,数次爬城均未能奏效。敌我两军在洛川城下形成了对峙。

  4月13日,彭德怀在马栏镇召开西北野战军旅以上干部会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西府战役是调虎离山,解放军威胁胡宗南的战略后方,搞他的补给基地,他就顾不上延安了,可以迫使敌人不战自退,撤出延安。只要能把敌人调过来,就可以在运动中消灭他。根据野司部署,西北野战军三纵继续围攻洛川,二、四纵队为左路,一纵为中路,六纵队为右路。渡过泾河后,左路和中路目标直指宝鸡,右路切断西安至兰州的公路,监视并抗击马步芳部随时可能的来援。16日,西北野战军三路大军同时开拔,揭开了西府战役的序幕。

  西府战役打响后,西北野战军主力突然间从北起职田,南到高王庄30多公里宽的正面上,在胡宗南与马步芳两个集团的结合部,以雷霆万钧之势,长驱直入,席卷南下,先后攻克麟游、扶风、岐山等9个县城,切断了西兰公路。兵锋直指宝鸡。

  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多年来已经将宝鸡这个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经营为他的军事供应基地,在这里建有兵工厂等相当一批军事设施,并储存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守将徐保与刘戡、严明等人同为胡宗南手下的悍将,异常骄横。

  西北野战军于21日收复延安,25日解放洛川,并追歼国民党军一部;第1、第2纵队于26日攻占宝鸡,歼整编第76师师部及2个团。23~27日,整编第82师4个步骑团在飞机配合下,突破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教导旅在长武、亭口的阵地,抵达崔木镇;第5兵团部队突破第4纵队在杏林、扶风一带的阵地,抵达凤翔附近。战役中,徐保和刘戡、严明等数名国民党高级将领接连毙命。

  年4月23日,整骑八旅旅长马步銮接到进攻长武策应西府战役的命令后,立即召集一团团长马英,二团团长马福寿及有关人员开会决定:“整顿军备,速行动”。即于当晚黑夜在群众静寂的沉睡中拔营出发。宁县城由一百师马璋团留守。拂晓,多骑兵就已穿过和盛镇进入太昌镇。这个市镇是董志塬东南角的前沿,在马莲河和泾河汇合处,隔河和长武相望。从此镇通往长武有两条路,一条是汽车公路。另一条是小路。在进行了一阵侦察之后,旅长马步銮决定分两路进发:东路即由 团团长马英率该团全部人马,从小路过泾河爬上平塬,主攻长武县城西北角及西城。二团主攻东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zz/9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