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就好比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十个儿子在母亲——咸阳的孕育下,诞生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出现了各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今天三原吃喝玩乐将给大家推荐每个县的必吃美食!
1、永寿安宫大麻花
永寿县安宫桥大麻花生产历史悠久。采用细白面,经多次揉制,再用菜籽油两次炸制而成。成品长尺余,粗如手臂,个大色亮,香味扑鼻,干脆爽口,宜于存放,为馈赠、佐餐之佳品。
2、三原蓼花糖
蓼花糖,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里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蓼花糖,于明代已有生产。原名辽化糖,清代改为蓼花糖。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型等三十余道工序制成。特点是:底色金黄,面粘芝麻仁,内为絮网状、酥脆香甜。
3、泾阳县让饸
"让饸",按照谐音即为软和一意,才上饭桌,热气拌着香气,早已让顽皮稚童急切地咂吧着嘴巴,吐一下舌头,大声疾呼"让饸上来了",一边麻利地伸出筷子,一边再也忍不住口水呼啦从口角流出。
4、乾县豆腐脑
在南北方人争论豆腐脑应该是咸还是甜的时候,乾县人争论的是豆腐脑辣子多少的问题。乾县豆腐脑,辣子是绝对的灵魂。红艳艳的一碗,嫩嫩的豆腐冒出个尖儿,犹如火山积雪。初次看到的人大多会被吓一跳,殊不知,这辣椒多为咸阳本地兴平一带产的秦椒,颜色鲜艳,香而不燥。
5、长武锅盔
锅盔泡在长武羊肉泡馍、水豆腐里,耐煮耐泡,越煮越泡,越有筋丝,越有味道。它耐贮藏,冬季天寒,十天半月,味道如初;酷暑炎夏,三两天内也不会变质。它是长武人的传统主食之一。长武人外出办事,走亲访友,常要带点长武的锅盔作干粮或作为馈赠的地方特产;外地人到长武,不仅要常吃长武锅盔,临走时还要带上三五斤继续享用,或供亲友品尝。尤其是吃的时候夹上红油辣子,那叫一个爽!
6、淳化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是淳化县独具特色的地方吃食,其中以淳化的官庄、胡家庙、卜家、润镇等乡镇尤为著名。婚嫁丧葬、节日祝贺、来客招待,常以吃饸饹为习俗。荞面饸饹不但鲜香可口,为饭菜主食之上品,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及肠胃疾病亦具有食疗功效,故而深受人们欢迎。
当地有民谣:“荞面饸饹浇羊汤,油泼辣子分外香;吃在口中酿筋光,凉拌热吃美名扬。”
7、礼泉县烙面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8、旬邑花子馍
花子馍分两半,看似莲花,又似两颗心,其中用意和故事想必不少。多少年人们的生活自然赋予了这道馍馍不同的用意,也正是因为这,再加之不是一般的好吃,才有了众多重要事宜,重大活动,人们乐此不疲的一盘接一盘的吃个不够。
9、彬县荞麦凉粉
将晾好的凉粉用凉粉专用搂子搂成丝,加入盐、醋、蒜末、味精、辣椒油、酱油等调料即成清凉爽口的风味小吃。凉粉也可切成条状食用,冬季还可以用平底锅热炒食用,平时可晾晒凉粉干。凉粉干可以凉调,也可以热炒、做汤。食后清凉爽口,增进食欲,醒脑提神,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年4月,彬县城关镇东关村一组农民纪银虎制作的荞麦凉粉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10、武功普集烧鸡
普集烧鸡制作极为讲究,首先,严格选鸡,一年生的嫩鸡,鸡冠要鲜红、毛色光滑顺溜,禁忌病鸡、死鸡。宰杀时要让鸡血流净,水温适中,太热会烫伤鸡皮;大凉鸡毛拔不尽。宰好的白条鸡用清水冲洗,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再用热水除腥,晾干后抹上蜂蜜和香油。其次,用大火将菜油烧滚,进行油炸。
今日话题:你们县还有哪些没有说到的美食?欢迎留言。
看完记得点+分享,谢谢支持
乾县百姓传媒发布信息广告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