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过节,过各种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年轻人过国外节日的热情高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是因为如此,许多传统节日的地域民俗文化也在逐渐的被边缘化,碎片化,继而逐渐消亡。
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没有端午、中秋那显著的民俗特点。估计在许多年轻人看来,长武人似乎从来不过重阳节。而你所不知道的是,重阳节的民俗文化已经融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长武这片土地上也曾开出无比绚丽的民俗文化之花。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它包含着人们期望健康、长寿、平安、幸福的强烈期望与诉求。重阳节为夏历的九月初九。因“九”与“久”同音,便有长久之意。因此重阳节也有敬老及祭祖的活动。
重阳时节的长武正是秋收大忙季节,昔日塬面糜谷金黄,高粱通红,山坡河滩大枣,柿子成熟。现如今,红彤彤的苹果,满山坡的柿子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沟梁岭峁菊花盛开,芳香四溢。长武人过重阳节,就是庆祝秋季的丰收。
苹果红了,要收购的客商抓紧了
满山坡的柿子喊你来收购
长武大枣,蒸枣馍,做枣糕
长武高原,每到夏秋季节,风高气爽,草木丰茂。不同于江南水乡,重阳节的习俗易有所不同。没有“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的活动;可有着漫山遍野金灿灿的,黄彤彤的攀岩菊。没有重阳花糕;可有着枣糕、枣馍等传统美食。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白面,抿一口大秦韵味醇古酒。撩得很!
枣馍,看的小编都饿了呢
羊肉白面,下雨天吃起来刚刚好
酒恋故乡人醉爱金醇古
在我们长武,重阳还有一项习俗就是走亲访友,赠送枣馍,俗称“送枣糕”“追九月九”,意为早早登高,家业兴旺。
说道走亲访友,出游赏秋。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的制约,人们的出行方式只能依靠步行或驴马驮运。喂一条毛驴,农忙时合套耕地,碾场;农闲时推磑(wei)磨面,出行访友,驮运物品。除此之外还有推车(独轮车),架子车等。而随着科技与文明的发展,长武人民的出行方式从步行,骑马到自行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汽车、火车的巨大飞跃。
集市上散乱的手推车
出行驮运的驴车
80年代的记忆,二八大梁
拖拉机,刚开始是村长家有的吧!
北京吉普,不是领导就是富豪
走进千家万户的小轿车
客运公司的电动公交,环保又节能
长武火车站,出行新方式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一个标志符号。
长武,自古以来,尊老、敬师、互爱、互助、宽厚等“孝道”文化在长武这片土地上萌发、传承、发扬,人人向道德模范看齐,博爱、爱人的理念和孝道行为已贯穿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根植于他们的血液里。
长武●孝村,则是长武孝道文化的一个符号,也是长武人孝行天下的一个缩影。
孝村起源历史悠久。孝村村名的来源,则是孝行天下,动人心扉的孝行故事。
据长武县志记载,明天顺年间(年),孝子刘霞父母漂泊至南磵里(孝村)居住,当二老过世后,他孝心不泯,守墓三载,在全县影响极大。明成华三年(年)地方官员呈奏朝廷,保举刘霞为孝廉,并赐田地,耕畜。还把刘霞所住地取名为“孝子淮”,由此更名为孝村。沿袭至今,时有五百余年历史。
近年以来,长武县政府大力推行“文化乡村”建设,紧扣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塑造“魅力长武”。实施长武本土传统文化广场建设工程,通过建设“孝”文化广场,“丝路古驿”、“豳国故都”、“柳毅传书”等推出一批弘扬主旋律、歌颂新长武的文艺精品。并且在全县范围内推进道德文化教育。开展“十大孝子”“最美家庭平安家庭”“长武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并通过“文化墙”“民俗主题广场”“民俗农家乐”等。大力推进长武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厚德长武●德善长武”道德讲堂
枣园惠家村民俗文化墙体画
长武青龙山乡村生态旅游区
“最美家庭平安家庭”颁奖典礼
“长武好人”颁奖文艺晚会
丁家镇“好媳妇”、“好公婆”、“敬老孝子”颁奖典礼
建设文化现代乡村,传承长武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的深沉记忆,民俗风情的充分显示,日常生活的厚重积淀,精神信仰的一种依赖。传承长武民俗文化,了解长武地域乡俗,是我们每一个长武人的责任。
海纳汽车孝行天下
世界那么美
带父母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将维护客户的利益,坚持诚信服务的原则
顾客满意是我们的目标,维修到位是我们的职责。
为每一位车主提供专业、便利、周到地服务。
专业、专注、专心——海纳长武汽车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