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今天是立冬,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终于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古人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由此“万物归避寒冷,粮进仓,菜入窖,动物眠之”。
春秋代序如生命,阴晴变幻如悲喜,一切物色都与情感,与内心相牵连。
左河水《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中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此时的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
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以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暖颈:
颈部充满血管和穴位,而冬季又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所以立冬之后,尽量穿立领或者戴帽子的服装,避免血管受寒,预防心脑血管等病。
暖胃:
立冬之后,晨起可以喝碗姜丝粥、大枣粥、茯苓粥。胃里一天都暖暖的,更有利于御寒,预防感冒。
暖脚:
寒从脚生。立冬之后在睡前,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并同时搓揉脚心,增进血液循环。
暖腰:
肾主冬日,又喜温恶寒,所以要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早晚可以多按摩腰眼,来使气血通畅。
立冬后,天气寒冷,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白昼短了,叶子黄了,寒风起了,叶子落了,还没来得及好好的感受这个秋天,冬天就要来了。
秋风萧瑟,大地白霜,漫山的红叶是最美的色彩。迎着风霜绽开的菊花,在杂乱的枯草中,自有傲气。
秋收冬藏,立冬这日,不必感叹天地苍茫与萧瑟,冬天可远离俗世喧嚣,安享悠闲。冬之凌雪傲霜,来年,萌发春之明媚,绽放夏之明艳,收获秋之静美。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一岁一枯荣,岁岁又年年。
来源:诗词天地
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