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彭公镇的彭北、彭南二村以魏姓居多,魏姓家族有一族谱被族人视若珍宝,不论是年代跨度还是保护流传,族谱浓缩的故事都极具传奇。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的体现教育价值,《新长武》小编对魏氏族谱进行了探寻。
一、《彭公魏氏宗谱》的基本概况
先祖魏恩今山西洪桐县有魏氏盖其本户,明洪武初年移民大迁徙始祖魏敬之偕其弟迁于彬(今彬县)且有盖户其后,始祖敬之居彭公堡繁衍生息,为本宗谱第一世葬黑厥?,老坟顶,有石碑为证。
魏氏族谱由魏经主持首次建立(具体时间无考),先后重修、续修共七次,第二次是康熙二十四年,第三次是乾隆四十九年,第四次是嘉庆十四年,第五次是光绪三十年,第六次是民国二十八年,第七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〇〇四年清明。
村中的古城
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形成血浓于水的情结,追本溯源,寻宗问祖几百年来先祖们建立族谱正是入微的详实记录,是氏族兴衰荣辱的历史,更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人类进步的轨迹。因此,先辈们把他们重修、续修、管藏供奉至今实属难能可贵。据考《魏氏族谱》从详实程度、时间跨度、族人数量等方面为我县姓氏志谱中所存独有;它的历史跨度近千年,历时四个朝代,横跨三省八县十多村,七次专修、增续,并点提了历史重大事件,是一部较为完善、不可多得的村志史画和现阶段传统、家风、家训活生生的教育题材,也是继承祖先遗业,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坐标。此次“宗谱”的问世引起了咸阳市高度重视,市文管所所长梁澄清专程来长召开座谈会,指导编撰工作。
村里存留的一段城墙
城上人家
二、《彭公魏氏族谱》管藏的艰辛
◆1.先祖魏经主持建立起《魏氏族谱》以后就由族人中辈份高、有威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专人管藏,供奉。
◆2.几百年来,凡管藏之人要,把族谱当做生命一样珍藏,平时在正堂供桌中央供奉,每年春节除夕请神后把族谱匣子打开翻在首页(始祖),献供品、点蜡、上香,至大年初三灯火通明,每餐要先给先人献饭叩头至初三下午送神。
◆3.每年初一从早饭后开始魏氏族人按房份由长辈带领一同来族谱处叩拜,在路上相见,晚辈要给长辈叩头。
◆4.每年清明节,提前三天筹备,购买供品香纸,杀猪宰羊,清明节当日房份代表们带上族谱到老坟祭奠。净手净手洗面后方能翻阅族谱。
◆5.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族谱一直由十六世魏荣贵老人管藏,供奉和操办祭祖活动。不幸的是文革期间破四旧,《彭公魏氏族谱》被当时红卫兵列入四旧之列,先后冲击多次向老人索要祖谱,魏荣贵老人多次藏在糜子翁等不易发现之处,几经周折,族谱还是被抄走,幸没被烧掉,在办公柜上当时支书魏碎喜用报纸掩盖多年,文革后孝席村魏志选从当时胡生民处借走家谱阅看管藏多年。
留传下来的贞节碑
三、第七次续修《彭公魏氏族谱》设想和经过
◆1.发起:二〇〇三年秋末,由魏世英、魏培智两人发起,向威望、辈分高的族人魏孝贤老人提出续修族谱一事,当时三人一拍即合,流光飞逝、时不我待,当即商定了组织机构。实施方案、时间安排、工作要求。
◆2.组织机构:原《魏氏宗谱》涉及彭公南北二村及高家坡等村,筹备会第三天召开,第一次筹委会决定:总编魏孝贤负责全盘工作,撰写《第七次续修彭公魏氏宗谱》序。副总编魏世英负责协助总编策划、协调、组织会议、编写轶事、撰写本次续修后记。副总编魏培智分工为责任主编,编写轶事,组织业务人员内查、外调、翻阅老宗谱,逐家逐户上门登记新增人员进行衔接新宗谱的印刷、校对审稿等。
责任主编:魏培智
主编:魏拴劳(编写部分轶事)魏永勤
编委:魏孔福魏建华魏宝英魏自勇魏斌魏致和魏德昌魏新喜魏彭德
◆3.编委产生后又讨论了本次续修宗谱的重要意义,定立了实施方案、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
(左起:魏世英、魏孝贤、魏培智)
本次续修宗谱的重要意义:先祖遗训:尊祖故敬祖,敬祖故以睦族为重,顾欲睦族莫先修宗谱。可见续修族谱是魏氏宗族崇先祖,溯根求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事,是一项严肃庄重的全族性搜救工程,其意义重大。况且第六次重修族谱距今七十余年,物是人非,长辈们多已作故,知情人所剩无几,若不及时追本溯源,则穷年不能究其宗,莫世不能通其义,这就是第七次续修宗谱的迫切意义。
◆4.本次续修宗谱的特点:全面、细致、详实、公正。原族谱资料是历史产物,行程单一,局限性强,发挥不了它应有的历史价值,这次撰修我们大胆设想,采取一殿多庭,综合开发,汇总成集,综合装订。
其一,弥补了往次修谱多以流水续记,且只重男丁不载女辈之不足,而当今社会男女平等、想我魏氏男女皆为先祖之后人,是祖宗血缘的延续,对女同胞悉数收录归宗,嫁出地址详实记之。其二,编组人员曾两次顶风雪冒严寒,对宁县早盛的葡萄沟,张掖市三丹县的族人进行联系,及本邑的孝席、高家坡、槐庄、马坊等地搜集资料,理清脉络,使其详尽完善,使族人全部入编;这次续修族谱共涉及两省三县九村四千三百多人,实属量大、线长、面广。其三也就是此次续修宗谱的亮点,魏姓是姓氏文化园圃中的一颗参天大树,它的年轮刻画着历史的沧桑,透视着迎寒度暑的人文史话,解述了伤痕斑驳的苦乐年华,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给我们提供了精神和道德的参鉴宝库,为了培养人性,弘扬祖辈先贤艰苦卓绝、诚实守信的做人真谛,以及不畏艰险面对生存挑战的进取精神,编委会指定专人分头搜集整理魏氏家族历史上名人传略轶事,如魏孝贤整理的《魏姓渊源》,魏拴劳整理的《彭公村的来历》、《举人轶事》、《书法家魏念德》、《庙会与戏楼》,魏培智整理的《清明节祭祖》、《打红头与大柳村》,魏世英整理的《彭公春节文化》及魏彭德整理的《彭公堡七月十二》,魏新喜整理的《阎王殿》,魏宏峰整理的《甲申清明节,盛典祭始祖》等,详实地记述了彭公魏氏家族千百年来经历了千辛万苦,为保卫家园免受侵扰,抗击回纥入侵,谋生活,抗外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涌现出了年举人魏意醇,五品军功魏怀玉登高一呼抗击回贼侵扰,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还有年魏氏家族同仇敌忾参与痛击“红头”逯韬匪帮为民除害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同时还有在中条山抗击日寇英勇阵亡的国民革命军团长魏任子,他的英灵浩气长存。其四,编委会不仅专门搜集整理出历史名人录,而且对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精神新秀、社会贤达、人民公仆,以历史为基点,以史纪实,客观公正,不捧之上天,不斥之入地,达到历史特定的本来面目,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据统计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二百余人,中、高级职称的百余人,例如人民大学魏兴贵;教授魏勤照;葡萄沟高级工程师魏忠健;高级工程师魏峻;教授魏登晋;高级工程师魏德贤;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学位魏炜;后峪村魏志诚,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先后在美国、法国留学,回国后担任阎良飞机试验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眼科副主任医师魏金元;宁县魏利生,甘肃省先进教师,获省政府园丁奖;原武警青海总队魏素云,在年抗击“非典”中被评为“总队优秀共产党”。各类由成就人才比比皆是,他们已成为祖国经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精英。
(本文由魏世英整理撰写)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发布便民信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