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子民,出门在外,邂逅陕(秦)菜,不谝一谝陕菜,那就不是真正的“老陕”。远在他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么,来到京城,老陕见陕菜,恍如他乡遇故知,不吃不谝才算怪。
随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参展团队,赴京参加中餐世界锦标赛期间,知晓并邂逅了京城的知名陕菜馆,除了大名鼎鼎、如火如荼的“秦门陕菜”外,还有京郊百多公里外的隐秘在“密云”深处的集住宿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吃陕菜的好去处——“鹿鸣山居”。
“鹿鸣山居”潜藏深意初闻诗情画意的“鹿鸣山居”名字,就觉得这名字起得好,富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定有不少向人们要暗自传送的信息。此时,便想起曾经读过的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入的一首《鹿鸣》诗歌,现复录在此: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首诗歌的现代白话文的释文是: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之所以想起《诗经·小雅·鹿鸣》的诗歌,是因为它与饮食有关,以此断定“鹿鸣山居”的名字,其中深含有饮食之意在内。诚然,还有诸多只可意会,需要用心去揣摩体会的元素暗含其中,能引出世人无限的遐想。
《鹿鸣》原是古代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的诗歌,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此诗三段的开头皆以“呦呦鹿鸣”起兴,面前出现的是这样的场景:在空旷的原野里,一群鹿儿悠闲地吃着草儿,伴随着“呦呦鹿鸣”之声和“鼓瑟吹笙”的和悦旋律声,一个充满欢快热烈而又浪漫和谐的宴饮场面,强烈地感染着参与宴会的宾客。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试想在这种意境下,置身于密云山中的“鹿鸣山居”,聆听着大自然里的“呦呦鹿鸣”之声,与“鼓瑟吹笙”音乐旋律的宴飨之乐,品吃着陕菜美食,畅饮着人间佳酿,享受着密云山中风情浪漫的野趣,是多么令人神往和心旷神怡呀!
距北京最近的世外桃源
“鹿鸣山居”,地处距北京市约一百二十多公里的密云县冯家峪镇西百莲峪村南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坐拥亩山地,享有“山上之城”之美誉。被北京市评为“养生山庄”,许多曾经来过这里的人们说它是:“距离北京城最近的世外桃源”。
工作和生活在常住人口两千多万人的国际大都市北京,也许有一天,你厌倦了京城的繁华,看烦了都市的楼景,烦透了城市的喧嚣,突然之间觉得身心俱疲,好累好累,感到繁华之后是迷离,钢筋水泥是桎梏,喧嚣之后是压抑,盛况之后是失落,雄心之后是沉重……不妨一咬牙,一跺脚,走出“围城”,来到“鹿鸣山居”,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迎来一片山清水秀的天地,一个美好静谧的人间仙境,带给你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真切体验和深切感受。
“鹿鸣山居”是一座由美国名设计师,历时8年打造的中西结合的园林风格休闲养生山庄。山居走的是国际化的休闲度假路线,充满野趣与奢侈浪漫的结合。这里不提供烟酒,客房不配置电视机和电脑,意在让人们体会真正的纯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如此纯粹的山居,真是不多见的最为清净的休闲度假胜地,独特而难忘。这里春有新绿野花娇,微风轻轻拂过树梢,嫩绿的枝叶颤抖着欢呼生命的复苏;夏有凉风身心爽,近俗不生烟,远山不起霭,美秀风景如诗如画;秋有硕果叶烂漫,漫山的红叶,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冬有飘雪裹银装,潺潺的小溪,奔流的瀑布,仿佛在这一刻都沉静如睡美人。这里的四季之美,收获之美,灵动之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真实含义。
正值初冬,这个清晨开始飘雪,只有四个轱辘的车,承载着车上人的向往和期盼,出了京城,奔驰在京承高速公路上。一路冲破了飘洒的小雪联手灰色雾霾的封锁,穿过了肆虐寒风的围追堵截,向着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的“鹿鸣山居”奔去。
道路两边的广阔原野上,已覆盖了白茫茫的雪,左右两侧披挂上了雪花的行道树,如银花盛开。车从京承高速16号出口出来,进入密云城区,走密关路,沿着密云水库一直北行。见到了黑龙潭自然风景区标志后,车过白河大桥向东,走冯家峪镇方向,沿着西火路北行,公路两边不时出现的满头白发般的小山包,一个个地被甩在了身后,道路逐渐变得蜿蜒曲折起来。雪花迎面扑撒在汽车挡风玻璃上,与左右开弓的雨刷器不停地交战着。虽是万木萧条的冬季,可小雪飘舞中的沿途景色,也很美丽迷人。
没有多久,看见了路西西白莲峪村牌楼后拐入。沿柏油马路穿过民居,行驶约两三公里后,突然出现了一条石头铺就的路,前行不远,透过车窗玻璃就看见了传说中的“鹿鸣山居”的山门。只见已被白雪覆盖的群山环抱里,一座院落,依山傍水,掩藏在落满雪花的树木之中。车停稳后,下得车来,听得脚下溪水潺潺,走过木头栏杆的一座青石桥,就是“鹿鸣山居”的山门。
走进两扇朴实又结实的木门,正面石块砌成的墙壁上,有着鹿头和“鹿鸣山居”四个汉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不规则图形,给人以图腾般的神圣。走进长方形的院落,一个个长廊,有盆栽的花草点缀,墙壁的爬山虎叶落将尽。建筑特色感觉有西方元素,散发有异域风情。进入有地暖的标准间或豪华套房、景观房,敞亮、雅致、艺术、高贵,甚觉温馨舒适。
坐在门外的沙发,或是院里的藤椅上,雪落无声,寂寥宁静。抬眼环顾,雪山包围,一眼望去,四周就是森林,从早到晚,都格外静谧,一切都是那么安然,那么悠然自得,烦躁的情绪,奇迹般地平静下来,忽然间就有了闲适的心情。满目清新的风景,一地山水的宁静,一隅安然和谐的氛围,令身心感到无比的惬意,让心灵在寂静中,得到放松栖息和沉淀净化。
山居有格调高雅的小型会议室外,居然还有一个能容纳二百多人就餐、联欢和开会的多功能大厅,令人惊喜。以实木铺饰的高高的屋顶上,悬挂着几盏铁艺吊灯。大厅一头的西式大壁炉,炉火熊熊。两侧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类图书。又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两架钢琴默然伫立在此,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钢琴师居然是这里的一位27岁的年轻厨师,大名叫李贵武,他放下手里的菜刀,过来给我们弹奏。琴声,歌声,飘出大厅,回荡在山谷中,美妙无比……
有缘来到这里的客人,在庭院中,在回廊上,或在大厅里,亭台楼阁上,可以心无旁骛地慢慢品茶,安安静静地看书,和风细雨地聊天,悠闲自在地聚餐,欢歌笑语地弹琴唱歌,坐在茶桌旁,品茶香氤氲,观满天繁星,还可以点燃篝火,翩翩起舞,乐享其中。
沿着木楼梯上至二层,站在长廊之上向下俯看,四四方方的院落,又仿佛置身于云南丽江的客栈。手捧一杯香茗倚栏而望,远处山峰迷蒙,近处木廊回转,时光瞬间柔软,岁月变得悠然,我们个个都仿佛如神仙。
后山之上,别有天地,独具匠心。一条小路蜿蜒而上,陡峭处,修有木栈道;开阔处,建有观景亭。带上照相机,走走看看,停停拍拍,轻松自由。半山之上,有一座两层木楼的客房,居高临下,可以扫视一切。仰面躺卧,可看星赏月。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山间之中,还修建有篮球场、迷你网球场,腾挪跳跃、一试身手后,享用一顿大厨精心烹制的特色陕菜美食,或川菜粤菜,来此世外桃源一游,可算是今生无憾。
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鹿鸣山居”这里,曾经是神仙居住过的地方。有一天,山谷里有呦呦的鹿鸣声,不时地从远处传来。四处云游暂住这里的神仙,仔细听来,感到与平时听到的鹿鸣声有所不同,仿佛十分哀伤凄婉,又似有几分企盼。便起身走出居所,打算去看个究竟。循声走出大约半里多地,只见前方山谷的一片空地上,半躺着一只小鹿,似要挣扎着站起来的样子,旁边站着一只显得很是焦躁的成年鹿,看来是只母鹿。
神仙脚步轻轻地走近了小鹿,那只母鹿只退后了几步,为了小鹿,没有一点害怕要逃走的意思。小鹿却惊恐万分地挣扎着,可就是站立不起来。神仙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原来小鹿的一只前腿受伤骨折,估计是从山崖上失足摔下来造成的。神仙便将受伤的小鹿抱回了居所。再说那只母鹿一边鸣叫,一边不远不近地跟随抱着小鹿的神仙,一直走到了敞开的山门之外五六丈远的地方,便站立在那里,呦呦地鸣叫着。神仙在一间茅草屋里安顿好小鹿后,便上后山采回了草药,捣烂敷在小鹿受伤的腿部,用树叶树皮进行了包扎。就这样两三天一换药,十来天一清洗,精心治疗饲养了大约一个多月后,小鹿竟然能够慢慢地自己站立起来,在茅草屋里蹒跚行走几步了。
那只母鹿,天天来到院外徘徊鸣叫,却并不踏进山门。山谷里呦呦的鹿鸣声,一直鸣响了百天之后,小鹿在神仙的照料下,已经基本痊愈,神仙决定放鹿归山。当打开茅屋门,小鹿刚露头后,那只母鹿仿佛知道神仙要归还它的孩子似的,没有了往日的顾忌,义无反顾地冲进了山门,母子相见,不停地亲昵鸣叫,转身母鹿带着小鹿跑出了山门,没走几步,突然母鹿转身,两条前腿跪地,只见小鹿也学着母鹿的样子前腿跪地,仿佛是在表示深深感谢之情似的,母子俩一先一后,重重地点了几下头后,起身带着小鹿,渐渐地隐没在了山谷之中……
“鹿鸣山居”的严姐讲,几年前,本公司农业部的人员在这里进山踏勘时,曾经遇到一只受伤的鹿,带回“鹿鸣山居”救治,因伤势过重,没能救治过来,大家都很恓惶,深感惋惜,痛恨自己没有神仙妙手回春的医术,便将其安葬在了“鹿鸣山居”水溪旁的树林里,为这头鹿,还举行了一个简单而神圣的葬礼,如今说起来仍然令人唏嘘。
为什么传说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我想,大约因为这里有神仙一样的山水风光,这里有适合神仙秘而不喧的隐居生活环境,再一个来这里的人一定有神仙的情怀。只要在这里能把萝卜白菜吃出神仙的滋味,那这个地方就是真正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里的陕菜美食四季香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都成了新时代的神仙,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地上跑的“范跑跑”不吃,草丛里爬的“周老虎”不吃,地下钻的地铁不吃,水里游的核潜艇不吃,一条腿的拐杖不吃,两条腿的圆规不吃,三条腿的三脚架不吃,四条腿的桌椅板凳不吃,长着毛的鸡毛掸子不吃,带壳的原子弹不吃,有肉的屎壳郎不吃。但凡来到传说是神仙居住过的地方“鹿鸣山居”,这里的陕菜美食还是必须要吃的。
现任“鹿鸣山居”厨房主管的张灵华厨师长,出生于年这个吉祥的年份。当年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做过服务员,修车工等。年来到“鹿鸣山居”,第一次接触到了厨师这个职业,师从淮扬菜大师叶水松师傅学习。因厨房需要,特地两次派他来到著名的“陕西官府菜制作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的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学习陕菜厨艺,先后得到中国唐文化精品酒店的领导者、古城西安精品酒店的一张金质名片的大唐博相府酒店的几位陕菜烹饪大师们的传帮带,在这里学习高端陕菜官府菜、养生陕菜和陕西特色主食小吃的制作技艺。他还触类旁通地学习粤菜、川菜的制作技艺。聪明好学、悟性很高、勤学苦练、善于钻研的张灵华进步很大,很快就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厨,把许多陕菜和特色小吃,做得口味纯正,像模像样,颇得陕菜师傅的真传,同时他的川粤菜、淮扬菜厨艺也不错。
“鹿鸣山居”的餐饮,主打的是养生和休闲及绿色、健康、安全的菜肴美食。“鹿鸣山居”设立的农业部,在亩的地盘上,有自己一年四季栽种的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和自养禽类。夏天有辣椒、油菜、茼蒿、四季豆角、豇豆、紫苏、薄荷、金芥、韭菜、生菜、香菜、黄瓜等有机蔬菜,还有桃和杏,野菜有马齿苋和野苋菜等;春天野菜有荠菜、灰灰菜、白籇、苦菜、榆钱、野小蒜、香椿、茉莉芽等;秋天有山楂、核桃、板栗、枣等食材;冬天有萝卜、大白菜、红薯、土豆、冬白菜、南瓜等。
“鹿鸣山居”热菜有:老陕葫芦鸡、滋补羊肉、自制山楂酱烧牛肉、板栗烧牛腩、香椿摊鸡蛋、清炒莴笋、砂锅红焖牛尾、干炸红薯丸、孜然羊肉焙紫苏、金牌蒜香骨、青笋烧豆腐、木耳熘萝卜丸、芦笋千叶小秋耳、蜜豆炒山药、农家小炒豆、腐肉汁萝卜、孜然烤羊排、红扒牛肉、碧绿虾仁、清蒸石斑鱼、橙香鳜(桂鱼)鱼、红烧海参斑、水库鱼头泡饼、黑椒牛肋骨、蒜香脱骨烤鸡、菠萝咕咾肉、如意响螺片、梅干菜烧牛肉肋骨、青花吐艳、酸瓜培根卷等。
凉菜有:养生灰灰菜、香椿拌豆腐、养生茉莉芽、蒜泥白蒃、籇白蒿、苦菜蘸酱、凉拌莜面、桂花糯米藕、百果蹄、自制泡菜、翠蝶蛋皮卷、盐水鸭、手撕凤鹅、葱香豆腐丝、自制牛肉、手抓骨、手撕腐乳肉、酱香板鸭、蒜香鲈鱼、蒜泥白肉等。
陕西的特色小吃主食有:锅盔、葱花饼、莜面鱼鱼、槐花摊饼、荠荠菜饺子、黄米炸糕、榆钱麦饭、地皮(耳)菜包子、茉莉芽包子等。
这里的陕菜美食四季飘香,每个季节的时令蔬菜轮番供应。低碳、环保、养生,绿色人文的休闲方式,纯粹的品质生活。贴心的服务,真挚的微笑,在“鹿鸣山居”得到的是全新的休闲体验。因此北京和其他省市很多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以及驴友、吃货、摄友、夏令营等特殊的个体或群体,也都慕名来到这一片纯美的世外桃源,在高贵、纯粹,回归心灵净土,在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独享此间山水相融的静谧世界,品尝千里之外周秦汉唐源远流长的陕菜特色美食。年12月29日写于西安城南
鹿鸣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