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李胜灵作品选追寻泾河魂之

千年万年地流淌。

泾河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泾河儿女,

泾河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泾河文化。

作为泾河的子孙,由于对泾河文化的茫然与无知,让我心底一直叠压着“寻找泾河源”的愿望,这梦想好些年都挥之不去,总想有一天去探访她的前世今生,触摸她千万年来生生不息的脉动。

年9月开始,采风团一行五人历时三个月,从初秋到初冬,行程一万四千多公里,走遍了泾河流域县区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

《追寻泾河魂》之周祖兴农地——庆城县1

从华池县城出发,沿着柔远河一路南行60多公里,便来到了庆城县。

马莲河与蒲河是泾河北支流中两条最大的支流。柔远河在庆城县南端与流经环县的环江汇聚成马莲河;源于环县境内的大小黑河流过崇山峻岭后于太白梁南端汇合并融入蒲河。经过千百年甚至亿万年大自然的风雨侵蚀和地壳运动,这里也有着山、川、塬兼有的黄土高原地貌。

对于庆城,不是很陌生,但又不是特别熟悉。这个矛盾的定位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陕西西大门长武县的我,经常听大人们说到庆阳、西峰、庆城。可是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是怎样的,于我一直都是一本糊涂账,现在可以弄清楚了。

现在的庆城县,原名庆阳县。西峰,原本是庆阳县的一个乡镇名,年,从庆阳县划出两镇七乡成立了县级市——西峰。年,成立了地级市——庆阳,将庆阳县改名庆城县,西峰市随之改为庆阳市下辖的西峰区。

庆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是我国最古老的城池之一。早在年,庆城就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了。

庆城县城坐落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进入庆城县城,要经过一座大城门,有点像西安的古城门。城门上“庆城”两个大字古朴醒目,透着悠远与沧桑。庆城的城门、城墙是泾河流域县区中保存最完整的。庆城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城无池”。这里的城墙高峻,最高处有40米,最低处也在20米以上。城内平地和城墙同高,因此说庆城是有城无池。这里的“有城无池”中的“池”指的是内池。“城池”中的“城”指的是城墙,“池”通常指的是护城河。“城”“池”合起来泛指古代城市中心所在地。庆城城墙外环江、柔河两条河流相护,起到了护城河的作用。

与其他县区不同的是,这座县城有一股原生态的文化气息。

县城中心与郊区衔接处的老街道的民居及旧涵洞,都是由石头垒砌成的。从石头磨蚀的光滑度来看,应该有些年头了。以往只是在南方和青海藏羌聚居地看到过这种风格的建筑。如果不是亲见,我想不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庆城还会有如此的建筑。我把这感受说给庆城的朋友,陪同我们的原庆城县政协主席、“庆城活字典”刘文戈老先生告诉我。庆城有好几个别的称谓,其中有一个就是“石头城”。

老人们都说庆城有三宝:石头垒墙墙不倒,鹅池洞担水不用舀,龙王爷送柴烧不了。

以前庆城老百姓建房,都是用从河滩捡来的石头砌墙,虽然石头不规矩,但工匠们的技术高超,砌就的石头墙经久不塌。“鹅池担水不用舀”指的是庆城县城东南的一处景观。“龙王爷送柴烧不了”说的是每逢暴雨水涨,环江和柔远河水夹杂着上游的枯枝杂草,冲流到庆城,居民们用自制的捞柴戳子。站在河岸打捞浮柴,顷刻成堆,只要捞两三次,就能供全年烧用了。

听完介绍细想一下,庆城的这三宝都与水有关,难怪人们常用“母亲河”来比喻家乡的河流。

到庆城后,我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庆城博物馆。站在长米、宽50米的广场边缘,一座坐西向东的五层仿古建筑耸立眼前。非广角镜头无法将之尽收其内。

走进一楼大厅,一面制作精细、风格质朴的浮雕墙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浮雕以土黄色为主色调,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展示的是庆城县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历史文化:岐伯与黄帝讨论医道的情形,代表岐黄医药文化;周先祖不窋,代表周祖农耕文化;八路军三五八旅旅长王维舟、副旅长耿飚在庆城领导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代表红色文化。

第二层是庆城的历史名人,有刺杀楼兰王、震慑西域各国的西汉名将傅介子;平定康居国之乱的西汉将领甘延寿;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庆州军政事务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明代文坛领袖人物“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

第三层是整个浮雕的大背景,展现庆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

大厅的另一面墙上,镌刻着《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四字歌》以及庆城博物馆平面图。

整个展馆设置了庆城历史沿革、石雕石刻、古生物史前史、岐黄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历史文物精华、唐代彩绘陶俑、革命烽火、书画、经济社会发展等10个大型固定展室,陈列藏品件。内容上起远古,下至当代。有历史名作精品,也有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化石标本。整个展馆耗资上亿元,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让人们进入展馆便如同进入了时空隧道,就让我们在这里一同去认识庆城、感悟庆城。

庆城博物馆历史沿革展厅中央,是一个复原的庆城清代时期的沙盘。刘文戈先生在解释庆城别名“石头城”由来的时候告诉我们,庆城更多为人所知的别称是“凤城”。因庆城城池酷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飞凤而得名。

当时只是一个说法而已,现在站在沙盘前一看。一只飞凤跃然眼前,斗折蛇行的城墙是飞凤的轮廓,以十字街为中心,头东尾西,头短尾长,南北为翼,两翼基本相符,环江、柔远两河护卫着飞凤。当地民间流传的周先祖不窋所乘飞凤落化的美丽传说,诉说着庆城悠远的历史。

考古学家据从庆城各地发现和出土的新时期时代古人类栖息地遗迹遗址推断,至少在2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周先祖不窋为了躲避战乱,率领部族从渭河流域迁徙到泾河流域的庆城,在这里修筑城池,建立邦国,人称其地为“豳”,庆城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理名称。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为庆祝会州大捷,设置庆州,州治在庆城。这是庆城第一次以“庆”为地名。自此以后的多年时间里,庆城一直都是州府驻地,因此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和建筑。

细看展厅清代庆阳府模型,可以看到城中有东西和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胡同和巷道纵横交错,东安远门、南嘉会门、西平定门、北德胜门四座城门完好;文庙、普照寺、城隍庙、鹅池洞等历史文化景观及碑碣牌坊林立于大街小巷;街道两旁遍布商铺、作坊,古朴整洁的民居院落错落有序,配上背景音乐中的街市喧闹声,俨然还原了一个繁华祥和的西部中心城市盛景。

庆城博物馆每一个展室都堪称精绝,只能将印象最深最能突显庆城特色的展室予以讲述。

模拟熔岩石洞的古生物史前史展室,再现了远古时期的地质地貌。两幅滚动的画面上是中生代侏罗纪和第三纪上新世的自然环境,一进展室便听到一声声尖利奇怪的啸叫,有些许恐怖,循声而望,原来是展室上空悬着的仿真展翼的翼龙模型。

翼龙起源于约2.15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灭绝于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年4月,庆阳县州铺公社农民在环江东岸炸山取石时意外发现了一具翼龙化石,取名“环江翼龙”。环江翼龙属原始的翼龙类,身躯短小,头大尾长,牙齿细小退化但坚硬,前肢的掌骨伸长,以皮膜与体侧相连成翼,其翅膀展开有两米多长,翼肢无毛,形似蝙蝠。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陆地上行走,以捕食活鱼为主。在环江翼龙化石发现之前,我国仅在新疆准格尔发现过白垩纪的翼龙化石,环江翼龙是比准格尔翼龙更早更原始的晚侏罗纪翼龙。

展室中还有一匹马的模型,这马个头不大,有点像驴,却又具有马的特征。心中正纳闷这匹马有何特别之处时,讲解员引导让我们仔细看马蹄。这匹马的前蹄竟然是三瓣的,原来这种马叫做“三趾马”。是马科进化中的一个旁支,生存在第三纪中新世和上新世,距今多万年至多万年。三趾马体型小的像驴,大的如马,前肢三趾,中趾明显比两侧的粗大,上颊齿有孤立的圆尖和极多的窝内细褶。这是三趾马和其他马类最显著的区别。

与三趾马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中国麒麟鹿、鬣狗三大类为主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而这些化石的发现者便是前面提到的法国神甫桑志华。这些动物群化石点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被科学家发现的动物群化石点。展室里玻璃柜中还陈列着庆城出土的犀牛头骨化石、大象腿骨化石、鹿头骨化石等。

身处此境,仿佛看到了亿万年以前的晚侏罗纪,环江边是一派万物洪荒竞自由的繁荣景象。茂密的森林,广袤丰美的草地,极像3D影片《阿凡达》中的景象。

来源:《泾河文化之旅丛书》

(李胜灵,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长武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现任泾阳电视台培训部主任。年策划并担任咸阳市政协“泾河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负责人,采风成果结集为《泾河文化之旅丛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xc/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