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月
饼
在这个国庆节撞上中秋节的日子
除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还要和家人一起过中秋啊
对中国人来说
中秋佳节
最重要的事就是吃月饼啊
为什么要吃月饼?
月饼可以当饭吃咩?
怎么吃月饼比较有情调?
小编送您一份
“吃月饼指南”
请查收!
月饼的来由
太师饼每逢中秋来临,赏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胡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胡桃、芝麻,就为“月饼”添加了辅料,这种以胡桃仁为馅的圆饼也就取名为“胡饼”。
月饼再到唐朝,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唐玄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皎洁的月光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这个名字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这个习俗其实源于元朝,朱元璋将起义秘密传递的纸条藏于月饼里,起义成功后在中秋节这天举国同欢,朱元璋下令将传递消息的这种月饼拿出来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于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这么一直流传下来了。
吃月饼的误区
误区一:月饼当饭吃
月饼可不适合代替一日三餐,尤其是早餐。虽然月饼的能量含量较高,但是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含糖量和油脂较高,吃多了还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给人感觉有一种肠胃油腻感,不能安心工作。这样的早餐缺乏优质蛋白的摄入,不能满足我们早餐对营养的需求。
误区二:吃不完放冰箱
冰箱是一个可以将食物保温冷藏的地方,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是往往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长达几个月也不会清理冰箱,导致冰箱中的微生物数量极其庞大。然而,月饼高糖、高油脂的特点也决定了月饼的保质期有限。吃不完的月饼放进冰箱,高糖、高油脂的月饼里很容易滋生细菌,会增加食用者腹泻的危险。因此,月饼最好吃新鲜的,尽量不要存放,尤其是长时间存放。
误区三:月饼馅再利用
月饼富含油脂、糖分,其本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含量就低,放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营养尤其是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会进一步损失。如果把月饼的馅料再拿来“二次开发”,月饼馅里除了热量外,其他可利用的营养价值就所剩无几了。
误区四:月饼馅再利用
无糖月饼真的无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类月饼虽然馅里面没有单糖,但月饼皮还是用小麦等细粮做的,其中也含有淀粉等,进入身体会转化为糖分。而且无糖月饼所含油脂并不少于普通月饼,所以选择这类月饼时,最好还是要先向医生征求意见。有很多人可能会说糖醇类月饼总该可以吧。确实可以,只是大部分糖醇在过量摄入后可能引起腹泻,少数腹泻效应虽小,但是吸收后从尿中排泄出去会加重肾脏负担。
温馨提示:所谓无糖,一般指的是饼皮或馅料中不含蔗糖(≤0.5g/克),而用糖醇(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替蔗糖,保持其甜味的做法。
误区五:偶尔一次吃多关系
月饼属于应景食品,不宜多吃,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还有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多食可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对于三高患者还有可能造成血液凝固或形成血栓的风险;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吃多了月饼的话,容易引起积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一般来说,不管大人、小孩,还是有三高等其他慢性病的人,一天吃月饼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另外,吃月饼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应少吃或不吃,还有就是不要空腹食用。
怎样吃月饼更有情调
中医认为
月饼味甜油腻
遇热则“化”(消化)
遇冷则“凝”(积滞)
易导致恶心、厌食、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品尝月饼最好泡一杯热茶
或备一杯白开水
止渴又去油腻
使月饼吃起来更爽口
戳图,如何健康吃月饼
其实
吃什么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
中秋佳节
小编祝您
阖家欢乐
团圆幸福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生命时报、医院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