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习俗

长武端午节习俗

●●●

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长武人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

长武端午节习俗有:一是吃粽子。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便有了包粽子是祭吊屈原之说。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次日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用芋子叶,俗称粽叶。粽叶内包掺有红枣的粘米或糯米。民间有吃枣粽,孩子早中状元之说。二是采艾蒿。艾蒿又名家艾。它的茎、叶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暧子宫、祛寒湿的功能。用艾叶灸病是一种民间疗法。也有女子端午晨早起采艾,沾晨露就会心灵手巧之说。三是佩香包、拴五色线。端午节戴香包原本有辟邪驱瘟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工艺品。近年来由于受甘肃庆阳香包节的影响,我县的香包艺术也日臻成熟,市场火热,品种繁多,影响广泛。

五色代表吉祥,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在孩子手腕、脚踝、脖子上拴五色线,叫长寿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四是穿五毒花裹肚。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五种毒虫。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穿五毒花裹肚,能除毒防病。

另外,我县还有用雄黄抹鼻孔、耳孔驱虫辟邪之俗。订婚男家向女方、舅家给不足岁的外甥送五毒花裹肚、粽子等都是为了表达人们驱灾防病,祝福健康的良好愿望。

长武端午节习俗是祈福禳灾的节日,也是我县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已列入长武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掌镇戴岭村妇女,在农闲时节,大量制作香包、裹肚、鞋垫、虎头枕等手工布艺,已有近百年历史。代表性传承人宋桂川、洪彩娥、蔡建瑛,还有鱼秋娥、陈雪玲、郭会琴等人。

投稿方式:1、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xw/2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