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苍茫豳塬》是一部书写长武的散文集,是长武籍作家郝贵平献给故乡的深情之作。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反映长武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风貌、普通人物的时代风采,抒发风物与人生的心灵感悟。
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故乡土地”,第二辑“故乡人物”,第三辑“故乡情怀”,多侧面表达了浓郁的故土情怀。书中的大部分作品陆续在多家刊物和网站发表,部分作品由《长武微天下》首发或转载。其中,《情动黄土塬》入选新视野杯“我与自然”全国散文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选(散文卷),《踏遍青山翠壑》入选《中外当代艺术家代表作全集》;《我的黄土塬故乡》获中国散文华表奖最佳作品奖,《情动黄土塬》获华夏散文奖,《馥郁醇古》获“玉祁酒业杯”华夏散文全国大奖赛优秀奖。
郝贵平是长武县地掌村人。近年来,作者多次从新疆返回长武,采访、撰写了几十篇记写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农村新变和普通人物的散文,作品内容翔实厚重,文字朴实简洁,蕴含丰满的乡愁情思,充溢对故乡的浓情厚意。作者的笔墨注重反映社会生活的情感主调,紧贴现实,情怀宽阔,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
《苍茫豳塬》题叙和各辑篇首语
献给您美丽的山河
——题叙
太遥远了,山重水复的相隔。
云端里鸿雁振翅跨山水飞越,
我却望不到故乡的山塬沟壑。
生我养我是浑厚的黄土高坡。那里有淳朴乡音萦绕的村落,田地枝头是红动中国的苹果。其实很近,故乡就在我心窝。锅盔的烤香绵长地缭绕味觉,风情社俗总是我不尽的言说。一方热土我梦里常把您抚摸。游子归来携乡愁一次次走过,胸膛里涌动一阕阕爱的恋歌。故乡,故乡,天恩厚意如火。我的深情饱蘸一砚稠浓笔墨,依恋绵绵献给您美丽的山河……
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人
——各辑篇首语
“故乡土地”篇首语
故乡的土地,是黄土高原上美丽的画幅。
曾经是发端农耕文化的古豳之地,公刘的石雕塑像峻立在今日的马坊水滨;
一则鹑鸟飞觚的故事,把秦始皇时代的鹑觚县名,演绎得神奇而别异;
昭仁寺里镌刻历史风云的唐碑,与一座彰显智慧的大雄殿完好地珍存至今;
一棵明代古柏依然擎举着蓊郁苍绿,链接记忆中的汉代古柏,见证时代的变迁……
这就是故乡的黄土山塬——她是一方宝地,一方圣土。
故乡的山塬从历史中走来。新时代的灿烂阳光,焕发了她美丽的容颜。
她的街市,她的村庄,她的田园,在春风化雨的新变中,生发着多彩的斑斓。
她的丰饶物产,她的创新奋斗,灌注着美好的梦想,激荡着奋发的追求……
“故乡人物”篇首语
故乡的人,勤劳淳朴的品性里融含着智慧和创造。
老龙山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和县城烈士纪念碑,是仁人志士的精神对后人的激励;
改革勇进中建树事业,经济拓展中造福百姓,故乡龙腾虎跃,百业如春;
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文明之花姿容靓丽,村村镇镇展现清新的美丽;
故乡的英模贤哲灿若明星,光华灼灼,创新的作为硕果满枝,遐迩传扬……
这就是故乡的精神映现——如松柏长青,似江河蜿蜒。
故乡从贫困落后中崛起,处处蓬蓬勃勃,奋进如火如荼。
精准扶贫温暖大地,党和政府的恩泽为故乡再鼓起富裕的风帆。
政策铺路,时代聚力,人人鼓劲,故乡的航程同样行稳致远……
“故乡情怀”篇首语
故乡,满眼都是昂扬、生动、感人的抒情诗。
平展的塬野上,麦穗结出饱满的颗粒,玉米挺举圆实的棒子,那是诗;
田园里挂满枝头的苹果,犹如一盏盏红艳艳的灯笼,一盏就是一首诗;
乡村养殖大棚里畜壮禽肥,发育着脱贫致富的喜悦,一头一只都是诗;
人生之路上带着乡音的脚步,步步踏着韵律,长长的脚印就是长长的诗行……
行走故乡的热土——时时、处处都会捡拾到美丽诗篇。
那是林荫里春鸟的悦耳唱和,山壑中泉流的清丽鸣溅。
还是乡情乡意中的淳厚民俗,红火节庆中的铿锵锣鼓。
抚摸故乡的一草一木,释放殷殷的乡愁情怀,笔墨就浸润芬芳的诗韵……
评论:情到深处文自美
作者/申尊敬
“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为家乡写美文?郝贵平不仅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三十多篇,洋洋十几万言的散文作品结集为《苍茫豳塬》出版,写出了故乡方方面面的美,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情思和爱恋。
故乡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郝贵平的故乡情结却与众不同。他的家乡陕西省长武县与甘肃的庆阳、平凉地区交界,“泾渭分明”的泾河从县境蜿蜒流过。这个西北小县在我国两千多个县中并不出名,但在郝贵平心中却是一方宝地甚至圣地。近年来,这位以写新疆石油题材见长的作家,在石油题材创作的同时,又扩展农村题材的写作,屡屡从大漠边城库尔勒跑回长武,上山下乡,多处走访。他挥笔当歌,把自己对故乡的情和爱,化成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乡愁美文。所谓乡愁,是游子们常常拿得起放不下、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缕又一缕乡思乡情。将乡愁化为一篇篇丰实的文字,正是他故乡情结的与众不同之处。
郝贵平身在他乡,常怀故乡。在他看来,与其身在他乡思念故乡,不如投身故乡的怀抱,从故乡汲取乳汁,把故乡深情咏唱。长武土地把他养大成人,这里是他的人生起根发苗的地方。这里有长武人为《大雅·公刘》中的周祖建的公刘祠,有唐太宗敕令在昭仁寺树立的浅水塬之战记功碑,有柳毅传书故事原生地的柳毅庙、牧羊山和马刨泉、笔礅井,还有习仲勋同志领导两当兵变后秘密疗伤居住的窑屋,又有十八万勤劳勇敢、与时俱进的乡亲和诸多民间高人。郝贵平热爱家乡的山水,也热爱朴实智慧的家乡人,他笔下的这些篇章,就是游子唱给故乡的组歌。
故乡写作,情字当头。读郝贵平的作品,我们体味到了他对故乡的大情大爱。他在书中说:“我是黄土地上的一粒土,黄土高原的地气塑造了我,灵魂里灌注着黄土山塬的色泽和气息。”“故乡的一切,在我的血脉里深深地扎下根须,缠绵不绝的味道让人难以释怀。”在他的故乡作品里,我们发现,他的笔墨几乎没有涉及家长里短式的私情小意,字里行间流淌的尽是对长武历史人文、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大情大爱。他以这样的大情大爱,抒写对故乡恩泽的感念,语语含情,意长味浓。
三十多年前,郝贵平从故乡远赴新疆,成为一名石油人,也成了一个游子。再回故乡时,当初风华正茂的他,已是两鬓沧桑,而故乡情愫仍像一坛老酒,在心里愈发醇厚浓郁。他在《情动黄土塬》中有这样一段归乡告白:“身心一旦融入熟悉的黄土高原、熟悉的故乡山塬,我就像扑进散发着热暖体温的亲切怀抱,一种止不住的情感之流在全身澎湃。我在心里默默呼唤:我的黄土地故乡,我的故乡的黄土地,你养育成人的又出走黄土沟塬、远足千里的游子,又回到你的怀抱,闻到你的气息,触摸到你的脉搏了!”这诗一般的故乡情话,朴实得像浑厚的黄土,字字都是情筑成。
故乡山水故乡人,是郝贵平的挚爱。他写故乡的风物美景和民风民俗,但重在写人。长武虽小,堪称人物的人并不少。从数千年以前的周祖公刘,到隋代的礼部、吏部尚书牛弘,再到我党杰出的革命家习仲勋……他怀着敬仰之情,讲述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传颂他们的佳话。在公刘祠,他吟诵《诗经·公刘》中的诗句,缅怀这位“务耕种、行地宜”的远古先贤。在塬坡上的牛弘墓前,他感悟后人将本地的地名称作代指牛弘官职的“相公”的内涵。在亭口镇山腰上的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他端详习仲勋17岁时英姿勃勃的戎装照,似乎闻到这位青年革命家特有的气息:“丰圆的面庞显然未脱青少之气,却显露着深沉的思虑,思虑里又蕴含深邃。”寻访杰出人物在故乡土地上的踪迹,他的笔下流淌着浓浓情,深深意,绵绵韵。
郝贵平用更多的笔墨摹写平凡中见不凡的故乡人,他们是长武经济的建设者,地方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故乡人群中的佼佼者。他们之中,有发现秦代宫殿遗址的考古专家,有地方民俗文化和文史研究者,有发掘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倾力建设诗词之县的文化工作者,有富裕之后自费绿化美化县城山壑的老人……郝贵平怀着赞赏之情讲述他们的故事,颂扬他们的精神。在《复活遥远的风景》里,主人公忍受种种委屈,苦苦奔波,不惜心力,花费数年编撰县域文物志终于得以出版。郝贵平满怀深情地写道:“他的辛勤两只脚板知道,他的辛苦风风雨雨知道,他的熬夜月亮星星知道。”在《踏遍青山翠壑》中,郝贵平写一位退休干部“脚印子踏遍了咱县”,“长期搜集、调研,而后埋头于书案、土里淘金,持续采访,积累素材,研究资料,运笔成书”,打捞了许许多多流传口头的丰富的民间文化蕴藏,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民俗文化挖掘者、整理者。在《小东庄村的“牛羊经”》中,他讲述村支书创办畜牧养殖合作社的脱贫致富故事,在《耕耘诗词之乡》中,他记叙诗联学会会长“诗咏新风,韵拂俗尘”,创建诗词之县的文化自信、文化情怀。阅读这些作品,我屡屡被那些饱含深情的记叙所感动。
郝贵平在故乡作品中讴歌故乡人的拼搏,畅写故乡人的情感,无论怀古,还是颂今,都情浓意厚,即使是小品式的短章,都与外乡人写长武大不一样。他的抒情纪事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回乡走访的感怀为基点,独特视角有别于他人。他的作品内容厚重,表述独特,文字洁美,加上浓郁的故乡情结,对篇章的精确锤炼,字里行间就情味洋溢,正所谓情到深处文自美。
注:(转自《作家联盟》,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出版《品悟毛泽东》《善变的中国人》等著作)
作者简介:
郝贵平,长武县地掌村人,现居新疆。高级政工师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十余种。散文集《大荒漠眺望》获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我的绿洲河》获第四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散文金奖、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本人获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散文创作奖、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成就奖。多篇散文入选《中国散文大系》等多种散文选本及中学语文试题、中学语文阅读课件、地方语文校本教材。创作和作品研究载入《中国散文百家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散文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理论著作。
大家都在看长武方冠杨氏周年庆开始啦!更多超值尊享等着你长武县这12名老师在省上拿奖啦~~短暂人生,闪光足迹——悼新余长武顺利执结一起涉及人的执行案件,执结标的元!大片来袭,长武端午节早市,永远的经典········投稿/合作(注明来意)
微小武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