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艺文姜宗福树散文

作者简介:姜宗福,男,祖籍湖南岳阳,年9月出生于湖北石首。曾任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主管旅游,因炮轰张艺谋、批评高房价和披露官场潜规则而走红。年5月6日调离行政岗位,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至今。出版有长篇小说《官路》、学术随笔集《中华汉字随笔》、散文集《瓷禅一味》。

——“颠覆说文解字”系列散文之六

姜宗福

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塞外,带着一种逃避,我独自一人上路了。

出发前,在我挂点的那个村里我刚刚送走了一位风尘中的女人。她的村子里有一棵千年古银杏,爹妈就给她取了个“柳杏”的名字。五年前,父母双亡、身边不再有一个亲人的她,为谋生计被迫辍学南下广东打工,后被人诱骗,落入红尘。一年前,她发现自己身患绝症,决定将所有的积蓄捐给村里盖一所小学,条件是学校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村长不知道她在外的经历,很爽快地答应了。就在学校竣工剪彩的那一天,一位混在广东的乡友被请回村里参加庆典,揭了她的伤疤。村民们愤怒了,觉得受了愚弄:“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怎么能为一个婊子树碑立牌?”族长一声怒吼,将学校的牌匾砸了个粉碎。柳杏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带着一桩未了的心愿,不知是去了地狱还是天堂。

冬天,便以这种方式开始冷峻起来。

很想为她写一部小说,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突然想去塞外,便独自一人出发了。出发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雨来,打着绑腿的寒风裹着雨丝一拨一拨从我身边匆匆而过,不知它们又将到哪里去打劫江湖。

塞外依然苍凉。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我和我的老乡,出生在湘阴柳庄的左宗棠不期而遇。掐指算来,他在新疆都已经呆了年,居然还没有死去,精神矍铄地长成了一棵两人都合抱不拢的参天大树,固守着他的精神领地。在塞外人的心目中,那树已再不是一棵普通的大树,而是为纪念左公刻意为他立的牌坊,牌坊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左公柳”。站在左公的对面,我突然想起了那可怜的女人,突然问他一句:“什么样的人才够资格为他树碑立传(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呢?”左公回答:“你去问古人吧。古人是文化的始作俑者,自然懂得其中的奥妙。”

于是我翻开了典籍,试图从文字的起源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文字诞生之初,是没有“树”这个字的,故找不到“何人可以树碑”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甲骨文中,“木”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形字,上部是茂盛的、往上的树枝,下部是扎向土里的树根,中间是树干。“木”的本义就是今天说所的“树”。那为什么到了后来“木”专指木材、木料再也不指树木了,而由“树”来替代?甚至连“碑”都要“树”呢?许慎的解释是:“树,生植之总名。”也就是说人为种植的“木”称之为“树”。把繁体的“樹”字拆开,“壴”是“鼓”的初文,为鼓的象形,下方两点和一横是支架,“口”是鼓,“士”是饰物,“寸”为手,意思是把鼓立起来。尌作为树字的一个语音基础,残留了立的意思,故有树立一词;从木,乃借以表达把树木栽培成长的行为。对于古人的这种看法我是持不同意见的。我认为,一棵树木的种子,埋入地下以后,很快从地下顶破地皮长成幼树。一棵树将自己的根深深扎于土壤之中,从土壤里吸取大量的营养,长成参天大树,生长在村庄部落之中,保护着人类及其住所的安全。它那茂密的枝叶庇护人类,可以把天上的水汽化为甘露,故“木”含有施恩于众的意思。所以木加“氵”为“沐”,其意义为“润泽”,这就是古人把“木”当做神灵崇拜的原因。人们认为“木”越高大越苍老越有灵气,故发明一个“树”字,取代“木”,指可以作为神灵祭拜的大树。简化的“树”字将这一层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木又长一寸为树”。而繁体的“樹”字则极为生动地再现了古人手举鼓槌敲木鼓祭拜树神时的情景。如今我国的阿佤、基诺等少数民族仍然沿袭着祭木鼓的风俗。他们视木鼓为神灵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认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当一个新的寨子诞生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拉木鼓,为木鼓建一个理想的住所;当发生天灾人祸、稻谷欠收时,便会认为,是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安放在木鼓中的木依吉神,便会为木鼓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神的原谅。“树”被当做神灵在人们的心中扎下根来,“木”便被逐渐地淡忘了,偶尔用之,也仅指矮小的灌木。后来,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不仅树种(树木的种类:针叶~、阔叶~/树木的种子:采集~)可以长成大树,栽种并扶正树枝或树苗(可供移植的小树,多栽培在苗圃中),亦可以培育成为大树,故“树”便有了“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榜样、~典型、~共产主义风格)和“种植”的含义。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含有这层意思。因为石头和树的寿命很长,容易传承,于是人们为了纪念某些有突出贡献的人,习惯于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以示纪念,并将这种行为称之为“树”碑,而弃用了“竖”碑;碑的旁边之所以还要栽上几棵苍松,也就是这个原因。

何人可以树碑?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非常的明了了:“如有恩于人类的参天大树者可以树碑。”

很显然,左公即属于可以树碑者之列。同治三年(公元年),阿古柏在新疆发起叛乱,成立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并自立为“毕条勒特汗”(意为幸福之王)。同治十三年(公元年),日本入侵台湾,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停撤塞防之饷,匀作海防之饷”。陕甘总督左宗棠强烈反对,力主收复新疆。他不顾花甲高龄主动请缨,亲自率领10万军队,一路抬棺而行,誓死报国,出塞征战,收复了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路上他看到戈壁滩上除了稀稀疏疏的骆驼草外,就什么也见不到了,一片荒凉景象。他所率领的军队又多是湖湘子弟,害怕长期驻扎在这茫茫的不毛之地,纷纷开起了小差。为了稳定军心,左宗棠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人人身带红柳树苗,边行军边栽树,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她还制定了严格的法令,采取前人栽后人管、老百姓分段管的方式,保证树木的成活。若干年后,左公所到之处杨柳成荫,树木成行。据记载,仅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成活的红柳就达26.4万株,形成了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后来,他还想把他的柳树栽到台湾去。那是公元年,法国侵略台湾。古稀之年的左公弥留之际,仍不忘前方战事,最后的遗言竟然是“娃子们出队,打孤拔(法军统帅)去!”

那一天是光绪十一年(公元年)7月27日,左公与世长辞,大清帝国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追赠他为太傅。

和左公比起来,柳杏的身世自然要卑微得多。可身世的卑微于她有什么错呢?她用她被迫以肉体和血泪换来的钱,为村里在不遮风雨的教室里求学的小孩撑起一片树荫(树阴,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仅仅只是希望让自己的名字活在世上,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她的愿望太简单了,仅仅希望完成作为一株银杏的心愿,就算有一天不在了,能以一本书、一幢楼、一把椅子、一幅树脂(预热变软,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一般为无定形的固体和半固体。分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松香、安息香等是天然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是合成树脂。树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可以制造涂料、黏合剂、绝缘材料等)油漆墙画、哪拍是一个名字的形式留在这世上,对得住天地对自己的恩泽;或者是笔直的站着,让别人看到她就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力量,我们有什么理由将她树敌(使别人跟自己为敌)?

我觉得,卑微并不是全部的理由。是什么理由,我也不知道。我的眼前除了茫茫戈壁,什么理由也没有。

这就是塞外,越走越让人感到苍凉,没有理由。当年左公栽下的柳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也叫树林子)被急功近利的老百姓砍伐得所剩无几,颇有一种“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随之而散)的悲凉。好在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那些以顽强的生命力活下来的为数不多苍劲的“左公柳”,依然在不断地发叶、开花,尽管承受着风沙和严寒的双重摧残,依然将阴凉和清香覆盖冷漠的人间,将思想的光华分成若干宽容的刹那和瞬间,分赠给那些他所敬爱的人们。这让我想起了柳杏村口的那株古银杏,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而风却不停地刮。现在多比喻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阶级敌人总要寻找机会兴风作浪),苍劲的树干(树木的主体部分;树身)上,宋代的箭伤、元代的刀伤、明代的火伤、清代的枪伤、民国倭寇的弹伤,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来自事物内部的创伤,星星点点,像汉字爬满史志一样布满了全身。我不知道这一千多年来,它是如何在这样的白天黑夜里生存下来的,这些伤痕所切中的部位以及创痛要害的深度,都是这个时代的阳光明媚的天空下所无法想象得到的。我害怕再也看不到这样的伤痕,虽然伤痛,但毕竟可以探到历史真实的脉搏。佛家有云,种下什么木就长成什么树,种下什么因就结出什么果。我担心那个种下了“封建的因”的村庄迟早会结出愚昧的果。连一个身体不一定纯洁但心灵洁白如玉的弱小女子都不能容忍,何况一株运进城里就可以换回好几万元的古树?

不敢再往深处去想,越想越孤单。尤其是在塞外。

左公亦忍受不了这样的孤单,死后葬回了故乡。沿着他回家的路线,我在他生命的码头边停下来。尽管他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尽管新疆人民为了树了碑立了专,但他的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仍然没有躲过被挖的厄运。狂热的乡亲们以民间最恶毒的方式招待了他们的老乡――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本来是想抓住他封建剥削阶级贪婪残暴的罪恶证据,可是,墓里除了一具遗体、一身朝服和一串佛珠,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如今,左公亲笔题写的“柳庄”牌匾和“参差杨柳,丰阜农庄”的对联还在,唯独不见了当年的参差杨柳。

而左公一生的最爱,就是杨柳。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树了碑,立了传又如何呢?碑树在心间,传立入史册那才叫永恒。

遗憾的是,柳杏村子里的那颗古树不再永恒。就在我可惜了那些杨柳的同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那棵树被一个不知哪里来的树贩子以一万元的价格给买走了。我没有眼泪,亦无话可说。我的父亲曾对我说,你知道左宗棠为什么那么喜欢栽树吗?因为树上长着许多生活的道理,就如一部哲学,见证着生生不息的历史……

可惜了一部哲学,糟蹋了一段历史。

  

本公号专推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由长江信息报资深副刊编辑专业打理,欢迎来稿,敬请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xw/4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