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县城买房去!
——长武县移民搬迁与存量现房结合调查
巨家镇马成寺村贫困户选房团合影。
记者乔佳妮
长武县洪家镇司家河村贫困户李元民买房了!而且是和村上63户一起先后组团去县城买的房!
李元民新家在县城西边的致通花园小区11栋楼4单元8楼,93.8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有电梯、有暖气、也有天然气。附近就是长武中学、医院。如今,老李憧憬着一家五口人从山坡上窑洞搬进新居的生活……
长武县移民搬迁对象共有户人,其中扶贫类户人。今年1至8月,县城销售各类存量房套,占县城存量房总数的36.9%,其中搬迁贫困户购买的有套,占到35%。这要搁以前,贫困户想都不敢想。
贫困户组团买房,两月订购户
9月21日,虽然距离组团进城买房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了,但一提起那天的事,张星录仍然激动不已。
老张是长武县巨家镇马成寺村的贫困户。这个村位于长武县最南边,与甘肃省平凉交界。不仅是长武最远的镇村,还是最穷的村之一。3个村民小组各占一个山头,村民大都住在破旧的窑洞里。受条件限制,全村人只能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为主,靠天吃饭,去趟县城还得翻两座山。
因为穷,近10年来,村里新添人口不到5人,20到40岁的光棍就占到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张家3孔窑洞,老母亲因病常年卧床,50多岁的他要照顾老人无法外出打工,二十好几的儿子还未娶妻。好在全村人赶上了国家好政策。老张知道自己若选择进县城或集镇现房安置,母亲看病方便,居住环境更好,娃好找媳妇,自己打工也方便,而且这次能享受到中省补助金10多万元,自己掏不了多少钱,于是下决心搬迁进城。
7月22日,小雨。在镇政府的组织下,老张和村上23户贫困户,以及其他村共40户贫困户,一起坐上了镇上雇的两辆看房大巴车。“镇上先后组织了好几批人去看房,政府提供的放心小区有6个。”老张记得,那天从早上7时一直到晚上8时,每个售楼部都是“前脚擦着后脚跟”,大伙上车就讨论,下车就看房,既问价钱、面积,也看户型、环境。老张结合自家情况,最终选了炳华居小区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
当天,除了巨家镇的贫困户,还有其他7个乡镇的搬迁户也组团来看房。“小户型的最受欢迎,不少都是镇村干部包车陪着,有的镇还做了横幅。”炳华居小区销售部经理陈明说,短短两个月时间,全县就有户搬迁户在县城订了房。
低价竞拍去库存,搬迁群众笑开颜
遵循“政府主导、群众自主、公开竞价、量力而行、市场运作”的原则,绝不搞拉郎配,让开发商让利幅度和搬迁群众入住意愿达到契合,不足部分政府统筹资金补齐,正是长武实现去库存和移民搬迁双赢的奥秘所在。长武县委书记任杰坦言,长武最大特点就是对群众选购的县城存量房源进行公开低价竞拍!
“那架势,大家都从未见过。”提起竞拍当日的情形,致通花园项目办公室主任魏建超回忆说,7月20日当天,县宾馆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与会者有各乡镇村的干部、搬迁群众代表,还有县公证处的人员。会上,每一轮竞拍,都先由工作人员发放一张竞价表,等大家填完价格后再收回,然后将当天参会的9家企业所报价格,全部打到投影幕布上。此时,企业间才知道相互报价情况,各自再根据整体情况,以及搬迁群众的反馈意见作调整,逐步下调。几轮下来,9家企业的报价均大幅下降,其中瑞成天地房价降到一千五六一平方米。
其实,开发商心里也有一本明白账:虽然以略低成本价销售,但全县开发在卖的房地产项目就有22个,年以来一直都量价上不去,与其压在手上摊大成本,还不如借移民搬迁的契机,去库存快回款,实现双赢。
哪些存量商品房,可以成为供搬迁群众选择的房源,也有着完整的程序和要求:首先政府向社会发布存量商品房竞价的各种信息,其次审核项目必须五证齐全、质量合格、配套完善、面积为平方米以下的小区,最后核算企业楼盘成本,为竞价提供参考,并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竞拍,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整个过程,聘请县纪委、“两代表、一委员”,以及镇村干部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代表进行全程监督。8月20日,长武县又组织了10家企业参与第二批公开竞价,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更多优质房源。
千方百计让搬迁群众早入住
尽管政策利好,房地产商和搬迁群众积极性都很高,但当前也有个难题亟待解决——资金问题。
目前,搬迁群众基本都缴纳了元或1万元定金,与开发商签订了认购协议,更多的支付资金则需要依靠政府补助或贷款。虽然长武县已收到省移民(脱贫)搬迁公司拨付的首笔万元周转资金,但由于相关的资金拨付使用办法还未出台,包括长武在内的关中及陕北各县区都没有动用这笔资金。
为了让搬迁群众尽快拿到钥匙装修,长武县先行出台了移民(脱贫)搬迁实施细则,自主探索对这笔资金的拨付及使用,并委托银行作中介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农户提供贴息贷款。“目前正加快推进文件的实施,同时贫困搬迁户除了享受中省补助,县上还将统筹各类资金,确保搬迁群众不因购房举债返贫。”长武县国土局局长赵群昌说,“最迟年底前,已在县城认购了房子的搬迁群众就能拿到补助款,领钥匙装修。”
据悉,为解决资金问题,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陕甘宁革命老区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武县还将充分用足用活我省提出的56县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可省内流转的政策,筹集更多资金,提升移民(脱贫)搬迁质量。
为了让搬迁群众进城生活无忧,除了加大产业扶持以外,长武县还明确至年,将为贫困搬迁群众提供多个公益岗位、企业爱心岗位,今明两年就能提供个。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就业范围。目前,一家南方老板在长武投建的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义乌商城,正在火热建设之中,预计未来将为搬迁群众提供至少0个爱心就业岗位,并为有能力创业的贫困户,提供免费3年的门店使用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