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七/被遗忘的人
那个台北项目并不是直接找我去做或者是我个人承包下来的,而是朋友接了项目,刚好碰上他的公司员工跳槽,找不到人,让我临时充数、补差。项目报酬不算很高,不过,这对我而言,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从被调到中国大陆以后,除了欧美国家我偶尔有机会出差,到其他亚洲地区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台湾总是擦肩而过。这一次,我势必好好地认识那座亚洲的城市。
工作是很忙,但是,我总会设法抽空到处溜达,从陌生到熟悉,早已是我咨询工作的主要节奏。住惯北京、上海等城市,也习惯到东京、纽约等都会出差,台北,真的不大,走了几回,还算勉强熟悉了。台北,有一种农耕社会的朴实与憨厚,地方民风也相对较为朴实、实在。我是相当喜欢台北,繁忙而拥挤的城市,但是,不至于过分拥挤或繁忙。在台北溜达,我特别喜欢在西门町一带游晃。毕竟西门町就台北而言,等于北京的西单、上海的淮海路,还有东京的银座,算是所有活动的中心点。
若我的记忆没有出错,西门町有一间靠近戏院的、相当特别的麦当劳。与其他网点较多年轻人的麦当劳不同,那间店里,较多老年人。西门町是台北一个承载年轻人的川河,载着无数的年轻人穿越,在处处透着年轻奢华的西门町,出现一座老人出没的场所,就特别的令我感觉怪异,就像玄幻小说里的结界,与外头的世界全然隔开。这间店里没有西门町正常璨烂而璀艳的色彩,反而颜色黯淡、低调。其他季节的感觉并不算太显眼,到了冬天,店里坐着老年人们,不知道是相约还是习惯如此,纷纷身穿深色袄衣和绒毛帽子,占据着塑料椅子,黯淡的颜色与外头年轻人的艳丽色彩成了正对比。当然,与其他北纬度的城市对比,台北的冬天不算很寒冷,老年人们选择灰暗色彩的衣饰,我不知道是一种意识,还是向冬天示意还是敬礼。那段日子,工作繁忙,虽然说我打算好好认识那座城市,还是没有剩余时间来思考,吃了该吃的、喝了该喝的,有时候更是因为接到同事或客户的电话,必须接近仓促地离开。
离开台北,我去了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方做不少短期项目。可能很多人以为到处去等于免费旅游,很浪漫、很爽快,只有我自己知道,来去匆匆的项目工作岁月,大半时间就认识机场、酒店、客户办公室等三点一线或三点二线经历,跟旅游的浪漫或爽快完全扯不上任何关系。后来机遇又把我带回中国大陆工作与长住,恍惚中我发现,自己从年轻张扬的年轻人、壮年人,突然变成一个上了年级的老头。这段日子,我依然忙碌,忙碌到忘记年级已经逐年衰老。
当时我妈还在,偶尔回家,我们一家子会在长住的城市趁着周末出去逛街、购物。出门就免不了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年轻人、壮年人自有他们忙碌的活动,多数与我们擦肩而过。遇见认识的朋友、同事或客户,大家客气的打个招呼,就在人群里告别,赶往各自的角落。我妈逝世后我把孩子送回家,周末出差回来或者没有出差,缺少陪伴家人逛街、聊天,一个人的物资需求也不大,等于少了购物环节,时间于是多了出来。我常做的活动,就是看书、看电影,自从信息化、网络化以后,看书与看电影可以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完成,就连大门,也不需要踏出去了。我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熟人笑话我,说:“您真的是90后宅男,一台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就能办完一切生活所需。”
他们是误会我了。在天气很好的日子,比如春天花开的季节、夏天荷花田田、秋天落叶扫过街道或冬天初雪的瞬间,我还会出门看景色、纾解自己的心情。或者在街角的小卖部买几块面包,或者在角落头的小咖啡店点一杯咖啡,或者买一本并不是很需要的书,或者什么都不买,只是闲闲的步行。那些时刻,心情是极为安静,以我的话来形容,就是“宁静致远”。
出去溜达,免不了遇见人,上街遛狗的小姑娘、妇女们,赶一场约好的青少年或年轻人等,自然也看到老年人们。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老人们习惯出没的角落,就是各种公园、胡同或弄堂。他们下棋、用大扫把写大字,跟朋友吹牛等。大概因为北京与上海是老龄化的城市,印象中真的很多老年人。他们有的安静、有的喧闹,不知道在追逐生活最后的辉煌还是一种被动的适应。不过,这些城市,年轻人、壮年人也不少,虽然老年人颇多,不过,比例上还是年轻人、壮年人更多,给我的感觉是各种年龄段的平衡、协同,一片主流社会应该具备的景象。
偶尔因为工作需要离开城市,到了乡或村的偏远角落。这些地方的年轻人纷纷出走,到更承诺金钱与未来希望的城市打工,就留剩老人们,成为固守老房子的空巢老人,守着除了春节期间热闹、其他时段被遗忘的家园。寂寞的老年人们用无语却有声的眼神牢牢的注视来客,欲想搭讪又鼓不起勇气搭讪的神情,总叫我不知所措。偶然出现小孩或妇女,可能是他们的家人,与他们的交流,也不外是叫人进屋吃饭。在这些地方流连,我恍惚中有种走进废墟的错乱与错觉。
前一阵子,我退了房子。有项目的时候,任由客户安排住宿、吃喝。没有项目,就选择廉价宾馆。住宿地方,也从北京、上海等城市,伸展到北京周边的唐山、西安周边的长武等县级城市或县城,从必须张罗吃喝、跟水、电、煤气、物业、房屋中介等打交道,直接转入简单的一站式宾馆全套服务,我的时间,也就变得出奇的充裕。没有上项目的时候,我坐在开着空调的宾馆房间,看书、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之外,就会让步给胡思乱想。就像今天这个时候,我从拉开窗帘的大窗,看得到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指引,发起西部大开发的长武县城,沿着街道延伸的是一排排新建或兴建中的建筑,更远的那一头是各种口号,头上可能因为昨夜刮来一场豪雨,看得到蔚蓝的西北天空与天空上漂浮的几朵云。载我来的小兄弟回家卸货去了,说:“宾馆的费用已经缴付,您下去的刷房卡就行了。等我忙完了,再来看您。”
他是在忙,忙着趁政策往他的优势倾斜时候多赚一桶金,最好趁着这个最好的时机脱颖而出,从脱贫到小康,再从小康奔富裕。我是从事服务工作,我卖的是时间、学问、经历与评估判断的准确性。来找他是他邀我来的,替他诊断评估他下一步的商业计划。现在他还需要我,对我的态度比较殷勤也比较好。等我更加苍老已经不能做出贡献的岁月,他的态度还会不会还是一样呢?
我突然想起我妈,想起我为了工作的忙碌出差的那些日子,她,或者就像今天的我,痴等着我从工作的忙碌回家的时候。我还有工作以及不少项目在等着,我等完今天,明天、后天就要忙起来了。我妈的等待呢?从天亮到天黑,从天黑到天亮,那个轮回似的等待,她在想些什么呢?她在做些什么呢?我想起很多我认识、擦肩而过的老年人们,活他们的老年日子,在他们脑海里回旋的,究竟是什么呢?那段日子,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想起台北那间店里的老年人们。他们是在聚会,还是在抗议被社会遗忘呢?
我总是在想,老年人们,无论在那个国家、那座城市或村庄,几乎没有选择的,逐渐变成被遗忘的人。看到他们,我似乎看到未来的我。我在照的,就是我未来的影子。所以,更加急切的想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生活、爱,让感情、激情忘情的输送,在未老去之前,在尚未变成被遗忘的人之前。
我活过童年,也活过年轻壮年,那些年,我可以宣告自己活得不错。无论是学历、口碑、金钱等,我比上不足却比下有余。走在老年的路上了,我得好好学习如何过,因为我不甘寂寞,也不想变成一个被遗忘的人。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我单方面的错觉,那些老人在他们的角落,有可能过得安逸、快乐、安详而平静。
迎着从窗口泄漏下来的长武县城阳光,我缓缓的站起来,从电脑包里翻出笔记本电脑,聆听窗外传来的车声、人声,写稿,记录我此时此刻的感受。
相关阅读:
李国七/四尾鱼(外一章)
李国七/越南河粉(外二章)
李国七/旅途细节(外二章)
李国七/寂寞茶馆(外二章)
李国七/人生的颜色(外二章)
李国七/匠人精神的美(外一章)
李国七/按停时光(外二章)
李国七/晨光中的拥吻(外二章)
李国七/今夜,江南有雨吗?(外二章)
李国七/厨房(外二章)
李国七/记得(外二章)
李国七/记忆小镇与小镇记忆(外二章)
李国七/赶不上的,只剩失落的茫然(外二章)
李国七/斑马斑马(外一章)
李国七/整理(外二章)
李国七/泡馍
李国七/杜鹃海
李国七/南方
李国七/苜蓿草覆盖的土地(外一章)
李国七/空巢老人
●李国七,原名亦是笔名,年4月28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吉兰丹,曾任海事工程师,现从事企业管理与顶层设计咨询师。●曾获花踪诗歌奖、马来西亚马来语国家文学奖、乡亲中篇小说奖、嘉应散文奖,以及中国主办的小小说二等奖等文学奖。
●散文、小说与诗歌散见澳门澳门日报、香港刊物、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刊物。多篇诗歌、散文及小说入选各种年度最好小说、散文与诗歌。●著作年表中文1.散文《來自海上的消息》年,泽吟出版社马来语1、《诗集》2、半岛边缘《诗集》3、一个水手的寂寞《诗集》4、失眠录《短篇小说集》5、爱与恨《长篇小说》
6、吉兰丹来的男人,短篇小说集
投稿须知:凡原创之诗歌散文、语录随笔、诗词歌赋、国学经典、诗画艺术均可投稿,以正文、作者简介和近照的形式发至
qq.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