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武元宵民俗漫说鱼亚强

医院订阅哦!        

长武元宵民俗漫说

文丨鱼亚强

在长武县,每逢除夕辞旧迎新之时,家家关门团年,人们暂时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围桌团坐,吃年夜饭,把酒拉家常,其乐融融。那时,周围皆静,人心也静。然而,与之相对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以喧闹的户外活动,打破静寂,“元宵闹春”调足了年味,将人们对于新春的祝福和期盼,用极富表现力的形式,宣泄而出。

长武“闹元宵”之“闹”生动地映射出了一方人民的精气神,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构成了独特民俗景观。元宵民俗,就像胎记一样烙在长武人的身上,融入了血液,成为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逢正月十三至十五,长武县会举办盛大的社火表演。在这三日,人们偕老扶幼,纷纷走出家门,去县城看社火。街道上,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人们找寻最佳的观赏位置,阵地而立,偶遇熟人,寒暄拜年之语,却舍不下足下方圆之地,相互道别后而翘首而待。

锣鼓是庆祝元宵节必备的道具,节日气氛的营造离不开锣鼓,当远处传来“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咚呛”的鼓点声,人们心血喷张,欢喜无比。锣鼓后是整齐有序的社火队伍。

长武社火已有千余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傩舞。社乃土地,火有红火、热闹之意,社火就是祭祀土地,舞之蹈之,祈祷在新春第一轮圆月下,在惊蛰大地复苏之际,在农耕农活将忙之时,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者,长武向来豳州地,上古便繁息,自古祭公刘,保得水土安。故而社火之源更为悠久。

在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中,与社火相关的民间技艺已成为长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和文化基因,比如司存虎社火头帽制作技艺、崔少锋社火脸谱、武家沟背芯、西关车亭、东街马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认知价值,既是长武民众长期生产劳动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自发自觉的反应,体现出了长武最为丝路节点城市,文化兼容并蓄的发展特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代表性。

长武的社火表现形式多样,用流传的民谣可总结之:“历数两千载,正月社火弥:东街马故事,西关车亭子。南关舞龙狮,北街栽橛把。灵凤高车亭,武家沟背芯。相公电蹦子,枣园五彩旗。巨家跑竹马,王东划旱船。尧头耍海蚌,姜曹举龙灯。东大吉秧歌,龙头扭腰鼓。”

人们站在街道两旁,观看五花八门的社火形式,乐在其中;听着激昂奋发的震天锣鼓,乐在其中。不仅有感官的享受,更有德育的教化。表演时,西关车亭一车一景,武家背芯上下一景,北关高跷一组一景……一景背后,有历史演义,如《三顾茅庐》、《书春秋》、《吕布战三英》、《挑黄袍》、《穆桂英挂帅》等;有民间传说《断桥》、《祭塔》、《芭蕉扇》、《劈山救母》、《七仙女》等;有戏剧剪影《三娘教子》、《窦娥冤》、《马武告状》、《秦香莲》等;而东街马故事又多以封神演义见长,比如《黄河阵》、《八大锤》、《黑虎坐台》等。因此,在长武社火,又称“故事”。观看时,常见大人带着小孩,边看表演,边讲故事。民俗表演和文化熏陶完美结合,让元宵节成为儿童寓教于乐的节日,道德品质塑造的课堂。

如果说白天的表演是静态的,“地故事”则是动态的。在晚上,没有过足瘾的人,顺着锣鼓的疾步而趋,赶着看“地故事”。长武“地故事”表演时间一般在夜晚,数名至数十名演员,在打击乐伴奏下,分别着不同服饰或脸谱,扮演不同人物角色,仅依靠动作、手势、步伐等哑剧手段,表现传统历史故事。其中《千里送京娘》、《保皇嫂》、《三结义》、《五台会兄》、《秦琼卖马》等较为常演。人们围成方寸地,饶有兴味地细品故事情节,几步或许就是千里,几人的小场地就踏着九州江山,几场角色对垒就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历史。表演“地故事”的人进入了历史人物角色,一招一式传递出传奇经历;观看的人则循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交织出“地故事”更为宏大的场面,如痴如醉。

长武元宵是色彩鲜明的节日,元宵的色彩除了社火表演者的衣着、头帽、脸谱打扮华丽光鲜外,主要是灯饰。元宵作为“灯节”,长武人自有其诠释的方式。

正月初七过后,街上渐有买灯的摊点。再者满目琳琅的花灯中,以传统手工制作的花灯最为畅销。旧时,逢元宵,母亲要给出嫁未孕的女儿送灯,老人要给未满三周岁的孙儿送灯。前者祈祷女儿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后者祈祷子孙健康平安,长命百岁。美好的祈佑寄托在美好的花灯上,故在长武地区,寓意“和和美美”的莲花灯,“多子多福”的石榴灯,“红红火火”的红灯笼常见。这些灯笼雅称“宫灯”,是民间艺人绑蔑折字,手工黏糊,制作较为复杂,每道工序都寄托着情感和祝福。人们成双入对购买,取意“好事成双”。

除此外,长武的兔儿灯也受人青睐,竹蔑绑扎骨架较为复杂,用不同颜色的彩纸糊好后,还需描绘兰、梅、竹、菊等吉祥花纹,点睛画眉。元宵作为新春第一个月圆夜,兔儿象征月宫,兔儿灯在元宵时十分应景。长武花灯,以小见大,虽没有四川自贡灯会的大气磅礴,山西太古灯的品样繁多,但在元宵之夜,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百病”,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手挑花灯,互相观赏,互为映衬,星星点点,构成了一道流动的灯河,也热闹非凡。

同时,长武地区的家家户户讲究蒸“牛犊馍”的习俗。旧时,每一户人家的母亲,在女儿出嫁前都要把这一手艺传给女儿,让她带到婆家,成为检验巧媳妇的一项重要标准。制作时用小麦精粉发酵好的面团,经过充分揉压,捏成牛头、猪头、十二生肖及各种鱼虫鸟兽的造型,用提前泡软的黑豆点上眼晴,用红萝卜片或条做嘴巴,再用剪刀剪出耳朵、眉毛、嘴巴等外型,入笼蒸熟。长武牛犊馍圆溜溜、粉嘟嘟,像憨态可掬,天真稚气的孩子,充满生活气息和活泼的生命力。牛犊馍蒸好之后,先不能动,讲究元宵节晚上,将蒸好的牛犊馍置于院中献月、祭神,俗称“看灯”。小巧的牛犊馍,挨挨挤挤在一起,黑溜溜的眼睛灵动地闪着亮光,红润润的小嘴仿佛在攀谈交流,诉说着主人家的五谷丰登,合家吉祥。

正月十五一过,一切都归于日常。长武的春节,在锣鼓喧天中结束,社火表演吊起了精气神,花灯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牛犊馍展现出了长武人的智慧勤劳。人们不会因狂欢之后而暂缓脚步,因为来年还会再见。不忘初心,踏着春的鼓点,在醇鸪大地开辟更为广阔的未来,待到丰年到来时,还把春来闹。

作者·简介

鱼亚强

鱼亚强,毕业于黑龙江佳木斯大学历史系,先就职于冉店九年制学校语文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咸阳市教学能手。

大家都在看长武首届萌宝大赛圆满落幕,价值元的头等大奖原来被这个小萌宝抱回了家!!!

长武这个年可谓是“社火之年”!!!

走!长武南街广场更热闹,嘣等了!

记忆里的那些长武“年”

陕西华隆集团诚招英才!!!

投稿/合作(注明来意)

鱼亚强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如何治白癜风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ly/2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