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古人没空调,何以幸存

-有诗-

“时有微凉不是风”,

古人怎么从暑热里“幸存”

撰文

吴画成

杨万里《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暑热难耐。不知道是人越来越不耐热了,还是天真的是一年比一年热了。有个“段子”也顺便一年比一年流行:空调是现代最伟大的发明。被热得急了,可能还会加一句“没有之一”。也有人调侃,打败我们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

不由人不揣度,现代之前,人们是怎样在暑热中“幸存”下来的?杨万里的小诗《夏夜追凉》,是“幸存”的故事之一。

杨万里是和陆游等并称的诗史上“南宋四大家”之一。最著名的诗作,我们大多熟悉,比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比如“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应该可以称杨万里是写夏天与荷花的好手。毕竟“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基本可以称是写荷最著名的诗句之二了。他还有一首比较著名的诗是写夏天的——《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几首看起来都是闲适轻柔的。但《夏夜追凉》这一首看起来就比他们要“激烈”了。我们一般说“乘凉”“纳凉”,杨万里不急的时候也说“日长睡起无情思”,但这首诗里他用的是“追凉”,明显是被“夜热依然午热同”给热得急了。

晚上还和白天午后一样热,这种体验,我们也熟悉。不过一想到八九百年前,有个四十多岁的诗人被热得睡不着,还没有空调,也吃不到冰饮,开了门去树林里找凉快,这番场景与“苦处”,还是让人仍俊不禁。

大概在月光下的林子里听了一会儿虫声,站了一会儿,终于没那么燥热了,杨万里说:“时有微凉不是风。”不是风,是什么呢?大概是找到“心静自然凉”的前空调时代避暑真谛了吧。

“心静自然凉”这秘诀,可不止杨万里这宋代人有。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销暑》诗,比杨万里还直白:“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其实仔细读读,也有杨万里那首诗里“追凉”的那种急切和无奈之意了。天太热了,热到别的什么都不能干,唯一的选择就是“端居一院中”默念心静自然凉了。无奈的白居易,无奈的杨万里……这么想起来,空调确实是伟大的发明。

诗词里,以“避暑”“消暑”等为主题或入诗的,其实不少,印象深的,还有一句看似打油其实正经的:“城里今年热异常,出城肃寺未全凉。”作者是宋时南渡名将张俊的曾孙张镃。苦夏的解药,宋末的枢密使文天祥提过一个凉方:“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题目是——《西瓜吟》。

来,吃瓜。

来源:学习小组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并注明来源,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大家都在看

长武县古树名木集锦,看看有你们村的吗?

长武苹果,渭北高原上的天赐佳品!

长武县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指南

长武苹果,我的眼里只有你!!!

长武苹果熟了!快来长武吃苹果!

我为什么要在网上卖长武苹果

孝子刘霞的故事

长按即可







































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
偏方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wuzx.com/cwxly/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