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水豆腐,俗称“连浆豆腐”,是关中地区颇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它产生于清代,至民国时期已十分普遍。全县以昭仁镇尧头村鱼、冯两姓人家为主,代代相传。建国前夕,城区仅有数千人,尧头村豆腐坊就有冯生华、冯九虎、鱼孝孝、鱼三民、冯黑黑、冯麦运等28家。旧有“有女不嫁尧头汉,整天跟着磨子转”的说法,可见尧头豆腐作坊的广泛。
长武水豆腐采用黄豆、槐豆或黑豆等原料,靠人力手推小石磨或畜牲推转的大石磨,将豆料磨成豆黄,然后将豆黄加水浸泡后磨成豆浆,经滤渣、烧煮、点浆而成。
制作时,取60%黄豆掺和40%的槐豆,晒干磨制去皮成豆黄,清洗干净后在水中浸泡7—8小时,用石磨磨成粗糁(即豆浆),在盛器内杀冒去泡。再将豆浆用沙布或罗纱过滤去渣,慢火烧煎,舀出部分豆浆(俗称白汤)备用,之后注入浆水(卤水),轻轻搅动,仔细观察,水浆分离,显成豆花。这个过程叫“点浆”。盖上锅盖焖浆10分钟左右,即成水豆腐。(如果要制作干豆腐则将水豆腐舀出置于方形或圆形木筐内,衬以干净白棉细布,分层挤压至高10厘米左右包紧,上压平行木、石物,排出水分即可)。水豆腐,色白鲜嫩,口感细腻滑爽,味道清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久食不厌,并具有软化血管、调节血脂等医疗保健作用。食用时,先将豆浆入锅烧开,加入水豆腐,调以食盐、油泼辣子,味美可口,老幼皆宜。也可用水豆腐泡锅盔,既经济又实惠。过往客商,街市广众,随时可餐。
长武水豆腐制作技艺,已列入长武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有冯生华、冯九虎,还有冯小民夫妇、鱼群发夫妇、鱼金玉、鱼惠民、鱼兴龙、鱼忠虎、韩元斌、韩寿寿、郭小刚、白俊厚等人。
往期精彩内容点击下方↓↓↓↓↓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关车亭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街马故事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家沟背芯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崔少峰社火脸谱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赵秋娥剪纸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子刘霞传说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姑圣母传说
连载
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毅传书
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