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宽理简历
张宽理,笔名张力。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担任过文化馆美术干部,职业高中美术教师,工艺美术厂厂长,长武县美术协会主席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分会会员,咸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咸阳画院画家。中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等。在西安美术学院上学期间,师从刘文西、萧焕、刘保申等人。
部分作品被香港、澳门、台湾、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际友人收藏,其业绩载入《当代中国美术家》《陕西美术家》等典籍。年《中国艺术经典收藏》杂志第九期收藏书画作品3幅。在美术基础教育上,先后为高等、中等美术院校培养输送了一批人才,为美术工作做出了贡献。
张宽理的书画情结
文/亦云
看画,是无言的过程,在文人的笔墨下,或白云出岫,或惊涛拍岸,或万物舒展,或灵山秀水,一笔一画一丝一缕无不饱含着浓浓的情缱绻的意,穿过画卷中的山林云海,楼台庙宇,你会看到一种物我两忘的从容和淡定,你会感知天地之间的庄严与纯然,这已经超越了我们眼中的那山、那水、那树,突破有形释放禅意。好的画就是一首诗,正如我喜欢张宽理的画。静止的风物,流动的思想,似微风拂袂,那是一种无声的牵引,张宽理的画风属于他自己,平淡中有奇趣;法度外有妙理。他的张家界系列创作作品营造了天人合一的理想之境和生活意趣,给人以精神升华。画里有文才可读,画外有余味才可品。同样,他的画风的改变也凸现了他的人文理念的特征,从他最初颇为激进的姿态,过渡到兼顾传统和创新两者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水墨画创作的新认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实践背景的制约关系。其实在任何时候,画家都会面临某种选择,正如袁枚论诗时所说的,好的诗人,才、力、识、胆四者缺一不可。就是说,艺术的高度是倚赖于多种因素,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环境和氛围的制约几乎是致命的。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我看到我身边那些曾经才华出众的画家身陷欲望的泥沼,被日益高涨的名利心所拖累,完全偏离了画画的轨道,成为不折不扣的钞票印刷机。我想指出,画家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参与其中,获得应得的份额,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一个即使是才华卓著的画家一头钻进钱孔,而对艺术本身失去热情,那就真正偏离了艺术的轨道。真正有作为的画家,需要按艺术史的视野来对待,因而不是由一朝一夕的贫富、声望和地位来决定。而张宽理甘愿摒弃纷扰,一生寻求艺术的真谛,哪怕依然两袖清风,也是决然无悔,不求绚烂至极,旨在孜孜以求,这正是我最敬重之处。近几年来,水墨画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向,即前面所讲,朝传统回归。所谓的“回归”,实质是实践背景发生变化后的逼迫,也就是说,由于受众的原因,更由于市场的原因,审美和欣赏的惰性占了上风,画家普遍趋向于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以博取自己的地盘。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水墨画实践的自律在起作用。说到底,作品本身是胜过言谈的,反过来说,一切言谈的基础都是依据于作品的。他强调的是笔墨的表现力。例如,在用笔上他力求将力度和韵味结合起来,力求变化和节奏感,并着力夸张它在画面中的主心骨作用,在用墨及用色上,由于他的整个观念已经脱离了传统窠臼,自然而然获得了一种自由。他把墨和色交融在一道,墨是色,色也是墨,但画面给人的感觉却是笔简意繁,使人对生命存在有某种憧憬。传统水墨的“空白”代表了以往绘画的自然观,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空白”所蕴涵的“虚”是相当有讲究的,“虚”与“实”之复杂关系,是传统画中的要素之一。当代画家与此拉开距离,目的性显而易见,就是要突出自身经验的符号意义,从而取得自己的制高点。宽理画的云彩富有神秘感和想象力,但是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优点,因为云彩的“实”可能会堵塞观画者的思想空间,仅仅作为一个视觉的内容,我认为这是处理“虚、实”关系的关键所在。宽理画自己的画,追随自己心灵的足迹,一步步向前探索,他画山水、画人物、也画花草。他认为这些类别的画不应该是割裂的,而是互补的。只有涉猎面广,才能境界开阔。生活亦应如此。他已走过的路大家有目共睹,他前面的路包含着大家的期待。我想补充一点,他尽管超越了地域性限制,对各种资源和养料都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但他仍然需要进一步跨入当代文化的开阔地,眼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获得一种真正的艺术的自觉,摘去他的理想之果。宽理的书法,初学“二王”,于右任、后专心揣摩怀素草书。其书法潇洒飘逸,兼具苍浑朴厚之趣、跌宕起伏、刚柔相济,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气脉相连,神形相会,时而风起云涌,时而缓路幽泉,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书法是诗文的载体,诗文是书法的魂魄,宽理在书法绘画之外,更喜欢研读诗词文学,重视画外功夫。所以他的书画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亦具有很好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他所达到的意境,受到藏家的珍爱和收藏。张宽理山水作品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